當模特兒、嫁入豪門和享受奢華是不少人的心願,但對Sofia Trotsenko來說,讓更多人認識俄羅斯當代藝術背後的博大精深才是她的理想。15歲時曾為俄國著名設計師Slava Zaitsev旗下時裝屋擔任模特兒,Sofia最喜歡的打扮卻是褲子套裝,更直言不喜歡追捧潮流。
儘管拒絕盲從時尚,她在2004年仍被選為「莫斯科夫人」,即該年度俄國最美麗的已婚女性。雖然夫婿Roman Trotsenko貴為聯合造船公司的總裁,但是她的事業卻不比他遜色──她不但為國家文化部部長擔任顧問,而且更經營莫斯科最大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的溫薩沃德當代藝術中心(Winzavod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當代藝術化作生活方式
「對我來說,俄國當代藝術的精髓在於藝術家身處的時代和他們看世界的角度。俄羅斯藝術不只流於美麗的影像,影像背後還有博大精深的哲學和深入細膩的感情。由於國際社會對俄藝術認識不深,它在藝術市場儼如是一件未被發現的寶藏。」Sofia說。
她認為俄羅斯的藝術市場很小,而國際社會對俄國藝術認識不深,當地年輕的藝術家發揮空間有限。因此,她透過溫薩沃德當代藝術中心為藝術工作者提供空間,並定期舉辦展覽和活動,令更多人深入了解俄羅斯的當代藝術。
「在2007年成立溫薩沃德當代藝術中心的時侯,我們希望將俄羅斯的當代藝術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我們的心願是令俄國藝術走進普羅大眾的生活,不只是局限於收藏家、藝術家和畫廊的小圈子。」她補充。
重質不貌相室雅何須大
Sofia在10年前開始收藏藝術品,而目前她收藏的藝術品約有400件。其中,她特別喜歡Pavel Arsenyev的《Spelling Saved》(2012年,混合媒體)、Aslan Gaysumov的《Elimination》(2013年,混合媒體)和Viktor Pivovarov的《Moscow Gothic. Cycle of the Immortals》(2008年,布面油畫)。她表示:「每次我決定買一件藝術品以前,我也會問自己:這幅作品是否為我帶來共鳴?我會否每天也想在家中看著它?」
問到她是否把所有藝術品也放在家中,她笑說:「我的家很小,容納不了所有的收藏品。」
不少收藏家初哥著重藝術品是否與家居設計相稱,而Sofia選擇藝術品的時侯,卻重視藝術家本身。作為收藏家,她表示樂意支持有潛質的藝術家。
覓俄國當代藝術千里馬
伯樂相馬,並非易事,更何況是在佔全球大陸面積8分之1的俄羅斯。Sofia與各州各省的藝術機構緊密合作,尋覓俄國當代藝術的千里馬,並把藝術家帶到莫斯科,為的不過是培育本地藝術新晉。
她說:「我對我國家的人才充滿信心。我相信有潛質的藝術家遍佈俄羅斯不同的角落──他們或在西伯利亞,或在遠東地區,但只有莫斯科才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會給這些藝術家走出國際。」
比如說,近年莫斯科舉辦不少國際展覽,當中包括《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Moscow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Cosmoscow當代藝術展》和《Art Moscow藝術展》等等。
目前溫薩沃德當代藝術中心支持的藝術家之中,有九成並非來自莫斯科。她認為俄羅斯當代藝術家主要面對兩大挑戰:第一是語言不通,令藝術家難以向國際收藏家推廣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妨礙他們從外國作品中吸取靈感。第二是大部分外國人對俄的了解不深,令他們難以看懂俄羅斯的當代藝術。
態度開明遠勝口舌便給
事實上,收藏俄國藝術的收藏家確實以俄羅斯人為主。去年佳士得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高達74% 的俄國藝術買家為俄羅斯人。要打破這個困局,Sofia認為需要更多的藝術機構,在海外推廣俄國藝術與文化。不過,她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藝術家與收藏家同樣保持一顆開放的心。
她表示,藝術的意義正正是打破語言的局限。她說:「態度開明比語言能力更重要。」
Sofia從未當過藝術家,而她對於藝術的熱情始於大學時代。她畢業於莫斯科的電影藝術學院(Institute of Cinematography)。峰迴路轉,經過多年的模特兒事業生涯,她回歸與藝術相關的事業。
美人如玉鍾情姹紫嫣紅
她的前半生彷彿便是一件俄羅斯的當代藝術品──在嫣紅姹紫的花花世界之中,尋找人生在世的深層意義。
這也體現於她鍾情的藝術品。Pavel Arsenyev在Spelling Saved這幅作品上寫著這樣的一席話:「對不起,您應該明白⋯⋯但您並不明白,也不是真的希望去明白。」
明不明白,儘管只是一線之差。不過,在藝術的世界,或許如Sofia所說,最重要的還是一顆開放的心,讓更多的可能性豐富自己的人生。
「我不留意時裝發布,也不會掃清品牌時裝系列。其實,時裝和藝術同樣是很個人和感性的事情。但若要我兩者取其一,我會選擇藝術。」---- Sofia Trotsenko
文:楊立明 圖:Winzavod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