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前無綫記者吳曉東 在「新聞自由」戰場當死士……

2015-08-21


年初無國界記者公布「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再次下跌,在180個國家及地區中排第70。

從九十年代開始先後在無綫和有線新聞部工作的吳曉東,看到如今傳媒的新聞自由和公信力大不如前,難免覺得憂戚。對此他最近在網上進行集資,打算成立獨立和深入的調查報道為定位的新聞通訊社FactWire,希望資金上的獨立性, 能讓其公信力得到保障。

集資目標為300萬元,聽上去異想天開,即使完成集資,要營運也艱難,如同做死士。在過去,吳曉東也做了許多別人眼中的死士,放棄成為助理採主的機會,跑到危險之地做獨立記者,又自行成立通訊社與外國通訊社爭奪市場,只因他相信:「如果個心告訴你有些事想做,就不應想太多。」

如今距離集資完結還有約半個月,支持者已逾1500人,籌款額也衝破200萬元大關,創本地網上平台FringeBacker最高集資額。吳形容,這次籌款是「出乎意料的理想」,認為證明了不少人均認同FactWire由公眾集資,為公眾服務的理念。

在吳曉東的辨公室,細小會議室的牆上,貼滿支持者的姓名,上面寫着「FactWire remains an idea until you make it real.」他算過,以300萬的集資目標計,起碼平均每天要籌5萬元才能達標。

在這次集資中,吳曉東選擇「不達標就退錢」的方案,而非把籌到的資金「袋住先」尋找其他出路。「這件事的確需要這樣的資金去推行,而且我們只是計了人工,還沒把辦公室和器材的開支包含在內,但那些可慢慢解決,最重要是請到最好的人。」

為免利益衝突,在建立平台後,他並不會參與其中,就算其後提供幫助也是義務性質。「我不想引起太多人的猜疑,只是孵化它。FactWire不是公司,而是公共服務,非牟利的新聞機構,沒有股東可分紅,賺到的錢將會投入將來的營運中。」就如英國廣播公司(BBC)以信託基金支持,不靠單一金主或廣告去維持營運,不會為吸引商家落廣告而做相關新聞,也不會因一個人的恐懼而全盤推倒。

Image description 資深媒體人吳曉東有感本地新聞自由和公信力下降,於是決定在網上集資創立獨立調查新聞通訊社FactWire。

加了味精不是新聞

要搞這個獨立調查平台,想法始於今年4月,當時他在港鐵聽到有人說:「現在的新聞選擇多了,但不知道可信誰。」為他的信念帶來不少衝擊。「媒體最重要的不是公信力嗎?」仔細思考下,他看到如今傳媒生態有許多問題,「如今主流傳媒都習慣引述他人所說的事,卻不怎麼去找出事實。事實正能消解爭議,也是公信力的基礎。」

曾在有線新聞台工作,為了追求收視,同一單舊聞改換少許,加一兩個議員的Sound Bite當新聞也是常有的事,如今隨着更多網媒的興起,即時新聞的需求更是大為提高,點擊率增加,廣告收入也隨之上升,卻把新聞變成流水作業式的工作。「許多同業為此疲於奔命,沒有發揮空間,最後受不了而離開。」

近年不少網絡媒體興起,他也指出當中的弊處。「網媒習慣以立場先行,有個鮮明的立場就有一群相應的支持者。就如『圍爐取暖』,人們只愛聽合聽的新聞。再建立多一個網媒,記者人數不足,也是抄即時新聞,又有什麼意思?香港的記者編輯這麼多,卻全都一股腦兒做即時新聞,實在很浪費人力,而香港是否真的需要?」

吳曉東又表示,一些網媒用出位、很「爆」的言詞包裝新聞,讓人們大大關注,有人指出這是新聞的出路,他卻認為是走了歪路,「那些其實不是看新聞,這只是享受消費資訊的快感。要爆,難免要扭轉一點,不告訴人全面的事實,是有味精的資訊,這會影響到年輕人對自己和社會有錯誤的想法。我不太欣賞。」

因此他將平台命名為FactWire,以獨立和深入的調查報道為定位,堅信新聞應要以事實及公信力為大前提,「好像好old school,但我覺得這樣才是正統。新聞就是新聞,加了味精就不是新聞了。」

中四那年,吳曉東已立志做記者,後來進入樹仁新聞系,1992年畢業即加入無綫新聞部。當時有線開台大量挖角,無綫又有不少空間讓新人發揮,是記者的黃金年代。他形容那時無綫新聞部仍很獨立,「你不會看到老闆或行政人員進來,也不會有人帶投資者來參觀,做新聞也不會想這是否TVB的投資者,也不擔心影響廣告收入。」

Image description 吳曉東曾在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中,遠赴巴格達和科威特採訪,圖為他在美軍基地採訪一名海軍陸戰隊士兵。

Image description 往外跑一直是吳曉東心願,在大學二年級便已自資到泰國與緬甸邊境採訪,累積經驗。

不想升職決定辭職

今天「CCTVB」之名不脛而走,但當時無綫新聞仍有相當公信力,因此他處處感到受尊重,「記者會也要等埋TVB才開始。」記者的報道立場和角度沒有受到干預,只是回歸後編輯多了修改,但由於是從新聞角度出發的判斷,因此記者會與編輯據理力爭,「我也曾與編輯走進梁家榮的房間為新聞的處理進行辯論。」

吳曉東的事業發展順利,在無綫一做9年。入行3年後,他便有了外派採訪的機會,難忘事自是不少,一次到廣東農村採訪因超生而被囚禁和強迫墮胎的家庭,村民一看到他,就哭着說「香港記者,你終於來了」,是他採訪生涯中最深刻的經歷,更覺得記者一職任重道遠。

往外跑是他的心願。讀書時,他已常到訪金鐘的美國圖書館,看各種新聞學的書,其中一本駐外記者手冊最讓他着迷,他常閱讀相關資訊,準備將來在外國採訪。

由於吳曉東準備充足,因此他經常被派到外國採訪災難現場,被同行戲稱為「災難東」,也在這些經歷中急速成長。記者夢寐以求親身一到的北韓、東帝汶等,他都一一踏遍,有時電視台為免勞師動眾,更要他一人出發,直接租用當地攝影師和收音師,是獨立採訪的最佳訓練。

2001年,新聞部有意將他晉升為助理採主,但大部分時間只能留在辦公室,就算外出也只能擔任領隊,在他來說如晴天霹靂。就在此時,他看到美聯社的余偉建攝影寫稿一腳踢、獨立自主的採訪模式,覺得非常吸引,而作為電視新聞記者,處理新聞往往需要經過重重關卡,於是也萌生去意,選擇辭職,轉為獨立攝影記者。「那時候很年輕,還不想太穩定。」

離開無綫不久,碰巧遇上911事件,他馬上一個人飛去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採訪因美軍轟炸阿富汗而逃難到該地的難民,靠賣相給不同地方的報社賺錢,卻發現無法維生。「幸好辭職後拿到一筆公積金,因此也很放心,當成是興趣去做,打算拍多些照片成portfolio再去美聯社求職。如果換了現在可能不會這樣選擇,可能拿了去做首期,那年代的人不流行置業。」

為了出師有名,他自己成立了小通訊社亞新社(EyePress),作為賣相的名號,隨後連結其他亞洲獨立攝影師,有了穩定的相片源頭,同行以為這所小小的通訊社做幾年就玩完,卻一年接一年地營運下去。愈做愈穩定,他索性辭去有線新聞部的工作專心發展。

2006年金融海嘯前夕,許多外國報紙都削減預算,他們的生意也隨之一落千丈,吳曉東又想到創立為商戶電視而設的「戶外電視新聞網絡」(ONN),為客戶度身訂造即時更新的新聞圖片及短訊,並結合他們本身的廣告資訊,為新聞圖片找到另一出路。如今公司生意漸上軌道,不少連鎖店和大學校園都有採用。為了讓其得以持續營運,如今他也少了拍攝專注管理,似是一個生意人多於攝影記者,「就算有理想也要顧及生活,要找方法令它能持續。」

似在這一行以外,又在這一行以內,他自言身分也有點尷尬,卻是搞FactWire的便利條件,「這樣才有某種自由去做這件事,不會被自己工作的新聞機構綁住,因此拋出這個主意來,讓大家想想。」

面對如今傳媒生態,作為過來人和旁觀者,他也有此感想:「如今傳媒生態不如當年,就算是最近的粉塵爆炸,香港也很少派記者過去,都是轉載為主,記者成長空間被窒礙。我覺得傳媒老闆有責任透過這些機會栽培記者,但近年來相關機會也較少,最後只會讓記者一代代地斷層。」他認為,其實香港也有很多有心人,要創立FactWire絕非難事,只是資金上有煩惱。「香港要找到好的記者不難,只是他們被綑綁太久,沒有機會可發揮。」

Image description 從昔日當電視台記者,到成立小通訊社亞新社(EyePress),吳曉東半生在捍衞新聞自由。

Image description 吳曉東在無綫工作多年,圖為他(右二)1998年與採訪隊完成直升機空中直播啟德機場搬遷後,在石崗直升機場留影。

為死前未圓夢難過

在吳曉東心中,還有其他與電影或慈善有關的創業意念想完成,「如今整個世界也在說Start-up,我也想多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只是他覺得FactWire有先做的必要。在辦公室的牆壁上,他也貼了許多與創業有關的警句。「創業要成功,必須要為既有問題提供答案。FactWire也要是對傳媒現有問題的答案,才會得到人支持。」

急於推出這個新聞平台,也是出自他對生命的領悟。「今年我參加了兩次喪禮, 一次是從前在TVB合作過的攝影師周達輝,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七十年代CBS曾想請他做攝影師,但當時他不想離開香港而拒絕,他只有五十多歲,就爆血管走了。第二次是我已故好友謝家賢的爸爸,謝家賢是EyePress的攝影記者,工作時心臟病發走了,只有三十多歲。」

「連續去了兩個喪禮,過程中心中有很多想法,看着遺體送進火化爐,如果有一天要離開世界,也只能這樣了,想做的已無法再做。若果有一天只能躺於床上,才發現想做的一直未完成,這將比死更難受。」

Image description 近年本地新聞自由愈縮愈窄,令同業十分關注。圖為記協《2013年言論自由年報》記者會。

撰文:張綺霞

攝影:陳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