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啖說差不多先生

2016-01-28

Image description

姪兒和母親的笑語,我看就是一篇風景,我頃刻回到四十多年前跟母親一塊,又看到自己的未來,是相對論和佛語皆有所喻之「一念萬世,萬世一念」的初景,亦是某罕有人知的文學理論中,「有限時空跟無限時空統一法則」的顯現。

每年年終時候,香港的中國人都特別多機會聚在一起吃飯,因為「冬至」總在十二月中旬之後,隔幾天就慶祝平安夜、聖誕直至除夕新年。有文學家大概這般說過,中國人世的安樂風景,就在一桌飯菜。不在乎豐盛與否,一家團圓固然喜氣,能夠同枱食飯,總是親屬因緣,前因後話,都可以在席間祥和解開,所以中國人都講「飲和食德」。

亦因以,中華民族可以有「杯酒釋兵權」的歷史故事,民間的爭執,以往亦多用「擺和頭酒」消弭,不動干戈,不傷和氣。西洋人就缺乏祥和的「食德」,食桌上說是斯文公平有序,實是相互制衡私利,每人各分一份而食,我不佔你便宜,你也別要侵佔我的,不要再說以攻城掠地的兵器造型而成的刀义為器具,委實是不脫野蠻基因。

缺了以和為貴,在解除紛爭時有奇效的「和頭酒」優雅傳統, 西洋人的衝突往往只訴諸武力,在火槍發明之後,令一介書生亦開始不自量力,動不動就以「紳士的決鬥」來暫時解決問題甚至意見分歧。史丹利寇比力克電影《亂世兒女》( Barry Lyndon )中,便有先後兩次持槍決鬥,亦分別改變了主角一生命運。法國的數學天才Galois (1811 - 32),便因政治理念不合而不能不跟對方決鬥,終年二十歲,天知道假若他在世多數十年,數學理論可以在十九世紀已放出多大光彩。

千億年來生物人類的傷痛

剛過去的冬至飯上,母親說我們眾兄弟姊妹唸的小學,快將辦周年誌慶,着我們抽空前往。我們的小學當年成績好,但也是以森嚴管教及高壓「填鴨」聞名,在小四後每天都要額外留校補課數小時,端的是早出晚歸,小孩子自然對此不無怨言。我不記得是從同學處聽到,還是怎樣,會唸句順口溜:「XX學校,鬧鬧較較,XX學生,個個留班⋯⋯」,來取笑以作減壓或消氣。基本上這句話是可以給每家學校的學生活學活用的,我弟弟也將這傳統教他的兩個幼兒,還說是「嫲嫲」教他的,是否屬實,我和母親都記不清楚了。

母親一方面是有傳統觀念,但亦頗為開明及「好玩」,畢竟在她的年代於香港知名女校唸完中三已經很難得,若不是家境困難,她大有可能唸畢中學。我感謝母親的是,她除了堅持我們要每星期清洗上學穿着的「白飯魚」波鞋及替其油上白漿,以及見到人要講早晨有禮貌以外,她沒有對學業成績上特定的要求,給了我們極大的自由。她的哲學是,小朋友穿的校服整潔,就不會讓人看不起,自然就有自重的尊嚴,自然就有心機讀書,成績自然好。

她會教我們唸《木蘭辭》等詩詞,我唸到白居易《燕詩》的「燕燕爾莫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八九歲的我心頭一陣茫然的悲哀,用我今日懂得的文字,是千億年來生物和人類的傷痛都在這剎那了。

嬉戲相忘不取兩邊大智慧

母親一向本着「無為而治」的理念,明顯的例子是她跟我們說的「差不多先生」的故事,我們幾兄弟都深深記得她常掛在口中的:「凡事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認真呢!」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傳」,原來是諷刺當年的國人處事鬆散不認真,文章的結尾是「他的名譽愈傳愈遠,愈久愈大,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我天生性格就有點像差不多先生,我想母親原來是想告誡我的,但她貫徹「不取兩邊」的大智慧,沒有指示我們當取法還是唾棄差不多先生,於是由我而下的弟妹,都以朗誦「凡事差不多就好了」為樂,慢慢亦刻劃了我們的性格,所以我對胡適等「太認真」的學者,不感親近。中國的大文人如李白、蘇東坡,都有浪漫、「好玩」的性格,之所以能半踏實、半離地般在人世間嬉戲、相忘。套用近代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將浪漫詩人荷爾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詩句發揚光大而成的書名,所謂「人,詩意地棲居」。

母親年紀愈大,愈發「好玩」,她看着聽着兩個孫兒在大聲唸「XX學校,鬧鬧較較,XX學生,個個留班⋯⋯」,開心歡笑,只道不要給老師知道。妹妹從外國致電回來聽到,着我把姪兒的「兒歌」錄下傳給她。第二天妹妹說將錄音傳給小學同學,弟弟有些緊張,着她不要廣傳。小兒嬉戲,認真不得,它出自童心真心,每每是天幸,亦顯示天意,日本的民間傳說及文學,便時有小兒歌詠出現,隱含了秘密、預言和天意。是以小兒淘氣兒歌,老師聽罷也當一笑置之,莫要大加責難。

大自然矛盾逆行認真不得

姪兒和母親的笑語,我看就是一篇風景,我頃刻回到四十多年前跟母親一塊,又看到自己的未來,是相對論和佛語皆有所喻之「一念萬世,萬世一念」的初景,亦是某罕有人知的文學理論中,「有限時空跟無限時空統一法則」的顯現。

前述胡適的小文寫:「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 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看來他對禪師於現世,是有點意見。

禪直指人心,不落兩邊,不拘一格,無法可仗,禪師遊走於頑皮、好玩、剛烈、對撞之間,凡人聽禪師對語端的是「九不搭八」。師徒間固然有師之「當頭棒喝」,亦有徒之「以下犯上」,故有雲門禪師所語,若見佛祖,亦可「一棒打死」,真正「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大自然本性自相矛盾及自我逆行,區區言語形相,認真不得。

P.S 胡適,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胡適經常到大學裡去講演。有一次,在某大學,講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孫中山先生的話。引用時,他就在黑板上寫:「孔說」,「孟說」, 「孫說」。最後,他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來他寫的是:「胡說」。

文:簡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