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台灣名丑陳清河 負搞活京劇重任

2016-02-04

 
丑行在傳統戲曲中總是居於次一等的地位,學戲的時候,丑角不夠其他角色那般光鮮亮麗、威風凜凜,因此總是成為學戲孩子的次選。台灣知名京劇丑角演員陳清河入行40年,見證着行業的盛衰,也慨嘆丑角後繼無人。為此,2月底他將來港演出一個全由丑角擔綱的劇目,希望人們能多認識和欣賞丑角「丑而不醜、丑中見美」的特質。

這次陳清河來港是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之邀,與台灣國光劇團其他演員來港演出《賣鬼狂想》(2月26及27日,高山劇場新翼),作品是一齣新編京劇,由三名丑角擔綱,故事來自《搜神記》短篇寓言《定伯賣鬼》,講述似人似鬼的角色之間如何互相欺瞞賣鬼羊的故事。雖然是傳統京劇表演,場面調度則由當代劇場導演安排。「我們在對白中會加入一些時事話題,也會加入大家耳熟能詳的鬼形象——貞子,更用上中國的殭屍。」亦會加入生活化的動作,例如台灣流行的「壁咚」。

在傳統行當中,丑角的表演程式較少,因此發揮空間較大。「傳統戲曲經過兩三百年的淬煉,留下許多經典劇目。這傳統是崇高的,也是包袱,例如老師說你怎麼演就一定這麼演,新編的戲、小劇場的形式、小劇場的導演給我們新的方向,我們三個演員就像在裏面玩樂一樣,可以更天馬行空地想新的演法,範圍可以無限大。我覺得以前京劇其實也跟當時的時代結合,說的是那時的農村笑話,只是如今被保守住了。但現在這些語言講出來,觀眾多沒有共鳴,如何要求他們欣賞?因此有些東西我覺得是可以變動的。」

Image description 台灣名丑陳清河將於2月底來港演出新編京劇《賣鬼狂想》,拍照時盡現活潑的一面。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圖片)

曾為行當自卑

演出以傳統方法為主,但他也有不少新的「功課」。「例如要跟觀眾互動,問他們的感覺,最後一起吐口水對付賣鬼的黑心商人。我還要在台上向黑心商人吐真水,為了這個我跟導演還有過一些爭執,起初我覺得這對另一個演員不禮貌,沒辦法接受。」他最終被導演說服。「他權力很大,我只有妥協(笑)。」為了吐得漂亮,他在家洗澡時還經常練習,「怎麼可以吐得有畫面」。最後演出效果不錯,更有台灣觀眾在網上大讚他水霧狀的噴水法技藝高超。

陳清河的父親是外省軍人,母親是台灣人,小時候家境不佳,被父親安排進入軍中專門訓練京劇人才的陸光劇校,「他怕我在外面學壞,劇校能夠把學生管得很好,而且軍人的子女學習不用錢,正可減輕負擔。」

丑行在台上總是配角,而且演的都是奸惡或儍憨的角色,也包括心地不善良、喜歡說人長短、臉容不佳的「彩旦」,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學。「學丑行很苦,卻不亮眼,也不是主角、讓大家追的明星。」功夫不錯而且生得眉清目秀,他一心想當武生,卻被老師安排進入小花臉班,他有一陣子為自己的行當而自卑。「小時候我心裏也有一點糾結,朋友問我是學什麼的,我都不好意思說我是學丑行的,尤其是青春期較要面子,覺得很丟臉,寧願說我是武行、拍戲、翻跟斗的。」

Image description 陳的妻子是演員鍾欣凌,兩人在表演藝術上經常彼此提點和支持。

同學翻牆而去

丑角要懂的基本功也比其他行當多, 除了腰腿功夫,也要練「矮子功」,全程蹲下縮起雙手做戲、扮演武大郎等侏儒角色。這套動作難度高,屁股不能偷懶挨着腳跟,不但要蹲下走路,也要蹲下跑步和跳躍,而且在台上動輒表演兩小時,要有扎實功夫和體力才能應付。練功時有任何差錯或偷懶放鬆都會被老師責打,「我當時一天到晚都在捱打」。

那時他覺得學習很苦,每天都哭,「從前的小孩比較笨,不敢跑不敢抗議,更不用說向家長告狀,感覺沒地方躲。」老師還威脅他如果不讀了,家裏要賠20萬元,「20萬是當時我不可想像的金額」。他記得小六的一天下午,大家在打籃球,一個同學突然要他把風,然後翻過牆壁跑出去。他整個人儍掉,看着同學的身影消失在牆後。「我一直看着他的那個方向,想是不是開玩笑?或一下子就會被抓回來?」這同學從此再沒回來,可是每次聊起他,大家的語氣都帶點欣羨。

他也經常想,如果不學戲自己的人生會變成怎樣?「家境不好,周邊也不是好小孩。我從小調皮又愛搗亂,可能會跟着學壞。還好我的能量都發揮在戲曲上。」因此他很感激父親的安排和老師的教導,如今覺得自己很適合這行當。尤其拜上海名丑孫正陽為師後,更為丑角自豪。

他回憶首次看到孫正陽的表演,仍覺震撼,「如全身被電到,覺得他就是我學習的目標」。於是他飛到上海拜師學藝。不同於之前較保守、流於外形的演出,他更明白到若要表現丑角的丑,最重要是內心戲,不只是擠眉弄眼,引起別人淺薄的嘲笑。他又發現其台灣口音,咬字原來一直不正。「5個字中有4個字要修」。他因此要歸零重練。進修一個月後,他對自己行當有了新看法,孫老師的「丑而不醜、丑中見美」演出理念,成為他隨後多年的演戲宗旨。「丑的表現不在外表而在內心,雖然表達丑但動作姿態仍優美,一招一式仍在規範裏。」

Image description 陳清河強調,丑的表現不在外表而在內心。

知音愈來愈少

丑角中不少角色都是陰險小人,「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他笑稱自己不會困在角色中出不來,反而因從小在戲曲世界浸淫,更明白到「忠信孝義、禮義廉恥、尊師重道」是一個人必要的特質。

「丑角最大的特質是要很愛開玩笑,身手要利落靈活。」從小他就非常好動和愛搞鬼。「學校旅行去爬山,我最後竟然也要被罰跪,因為我到處亂爬,跑去偷摘別人的水果,打狗追狗,到鄉下地方抓雞,名副其實的雞飛狗跳。」他自言台上台下的性格都是一樣的,「就像香港人說的『鬼馬』,要有這特質,表演才有趣味。」

陳清河的妻子是演員鍾欣凌,也經常在電視劇中飾演搞笑角色,他笑言日常兩人相處都「滿歡樂」。「我想到一個演出方法,第一個就會問她好不好笑,她覺得OK我就篤定。她是我表演藝術上不可或缺的支柱。」兩個女兒可會走上他們的路?「就順其自然吧!」

但京劇的演出機會愈來愈少,發展困難,他慨嘆多年來看着觀眾慢慢萎縮,知音也愈來愈少,接班人不多,更沒什麼人願意下苦功學演丑角。「因此要當丑角作稀有動物來愛護,要來看我們演出(笑)。」每次有機會上台,他也倍感珍惜。「把它當成最後一次。」他嘆一口氣再說:「也不曉得有沒有明天。」

上一代台灣京劇演員還有一堆外省老兵支持,軍中劇校應運而生,如今觀眾已跟演員一起退休,吸引新觀眾是這一代演員的重責。平常他也會到學校演講和推廣。這次演出加入現代手法呈現,同場有演藝戲曲學院畢業生以新手法演唱粵曲,也是想吸引年輕觀眾理解這種表現形式。

「我們拉一位進來就是一位。希望他進來後曉得它的可貴,不會再出去。」無論香港台灣,在傳統戲曲上也有相近問題。說到這裏,他露出調皮的模樣,模仿政治人物喊起了口號的:「香港加油!台灣加油!」

Image description 陳清河在《鳳還巢》中反串做「彩旦」,飾演貌醜的女配角雪雁。 (林榮祿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從小陳清河(左)便被父親安排進入陸光劇校, 老師安排他進小花臉班。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攝影:陳縱宇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