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創社企賣不丹頸巾 金融顧問湯笑娟學懂快樂

2016-09-08


被譽為全球最快樂的國度不丹,不少國民仍過着窮困生活,卻依然樂天知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欠缺。作為金融顧問公司高層,湯笑娟(Quin)對這一點印象尤深,就算收入低微,他們都愛穿色彩斑斕的衣服,臉上經常掛着大笑容,生活似乎富足無憂,吸引她一去再去,覺得只有在那裏,沉重急促的城市生活壓力才得以紓緩。

一次與不丹友人聊天,無意中說到當地人的貧困處境,讓她決心要出一分力幫忙,於是她提出打本給朋友編織頸巾,帶到香港成立社企Ana by Karma轉售,居然受到不少人關注。成立兩年,訂單增加不少,紡織團隊已從她的好友Karma一人大增至60人,原本是家庭主婦的不丹婦女,因為能賺錢養家,全都變得更有自信。而Quin自己也從她們身上,學到了簡單快樂的哲學。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Quin在2003年第一次去不丹旅遊, 當時不丹仍未完全開放,許多不丹人不曾離開自己的村落,因此對外國人非常好奇。「不論老幼都停在路邊眼甘甘地望你。」讓她最印象深刻的是,雖然物質欠缺,但民眾都友善而樂於分享。回來以後,她也有所反思:「我覺得『窮』是mindset,有些人很有錢也不肯分享,有些人很少錢也不介意。」在不丹她認識了不少當地人,雙方不時用電郵交談,對方不斷勸她再次到訪,最後她被說服,在2013年回去做義工,教小朋友理財,順道探望好友Dorji及他的妻子Karma。

親自教品質控制

與Karma深入交談後,Quin發現對方經濟捉襟見肘,全家老人小孩都靠Dorji的微薄公務員薪金生活,看見Karma擅長紡織,遂想到送她200美元資助她買衣車,製作更多織品變賣,但對方怎樣也不肯收下。於是她改變策略,把200美元當作資本,請Karma編織頸巾,然後幫她帶到香港出售。想不到一星期就賣了過百條,數星期後賣了近千條。起初買家都是她身邊朋友,曾有友人大手買下200條作為聖誕禮物送贈女客戶,認為這比送食物等更有意義,慢慢獲更多人留意。

訂單大增,Karma忙不過來,更多親戚朋友加入幫忙趕工,卻忽略了品質要劃一。棉線的質素參差,頸巾也長短不一,為此Quin非常生氣,罵了團隊多次,甚至把不及格的頸巾剪半,把一半頸巾連同成本價格退回,要她們正視問題。「剪的那刻是很心痛的,因為她們花了很多心血織。但品質真的不能妥協,很快她們就有進步。」

她也仔細探究質素差異的源頭,逐個解決。起初女工都是以手量度頸巾的長度,Quin便買了50把尺寄過去,告訴她們就算有一厘米的差別也拒絕收貨。她們的紡織技術都是從家中學來,自然良莠不齊,於是Quin回不丹邀請織工最好的婦女為她們上課。品質慢慢改善,品牌也建立了口碑。「有些社企靠賣故事營運,但賣故事最多只能賣一次,要別人不斷回頭買就不能只靠此。在品質上不斷進步,要她們自己不斷創新,而非由某個人主導,生意才能持續發展。」

Quin表示,當地人手織技術高超,國內卻沒有太大的市場容許專長發展。成立社企,也是為了讓更多人欣賞到她們的技藝。她輕輕撫着七彩的頸巾,不忘推銷一下:雖然頸巾為棉製,但織工工整,經過上漿再仔細洗燙多個工序,因此質感如絲。頸巾顏色的配搭由女工設計,帶有不丹服裝常見的斑斕色彩。每條頸巾都有女工的代表符號,買的人可在網上查找背後的故事,讓兩地人以此產生聯繫。

Image description

成為眾人大家姐

在幫她們轉售的同時,她也教不丹女工各種外幣兌換、包裝、營商與理財的技巧,希望有天她們不用再依賴自己,自行與國際買家接觸。她也為她們添置電腦與WiFi等設備,教她們管理Facebook專頁,卻出現了一段不愉快小插曲。一個較有學識的女工竟在Facebook私下聯絡客人,把自己的產品銷售,Quin知道後大感錯愕,但也暫時放下傷心憤怒的情緒,找對方溝通,並教她何謂商業道德。

「我告訴她,這件事要做的話就大家一起做。她們未必有這樣的意識,沒想到這是大家的生意,要共同維護。其實我們的頸巾不在不丹賣,如果有人想抄襲我們,不如邀請她加入我們,價錢不錯,有專人訓練,也有醫療及教育基金。」溝通過後,Quin相信對方也是無心之失,接受了她的道歉,兩人仍如舊日那樣一起合作,沒有芥蒂。「始終我們在商業運作上是走前很多,她們的心思則較簡單,覺得有機會就去追。」

一群女工都對她非常感激,以「Big Ana」稱呼她,意思是「姐姐」。這個大姐姐身份,令她自覺責任更重。創辦兩年來,她自己一毛錢人工也沒有收過,更貼錢去了不丹4次。「但我覺得這經驗是用錢買不到的。尤其是與當地人接觸時,會發現很多小時候學過,卻已經遺忘的價值。雖然看上去是我在幫她們,其實是她們教會我更多。」

有全職工作的她,一有假期都會去不丹,照顧一眾「姊妹」之餘,更不忘關心她們的孩子,在港募集舊相機送給他們,親自教他們攝影,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發揮創意。看到孩子能拍攝美麗照片,有母親甚至感動落淚。「她說,不知道自己兒子可如此厲害。」

不少低收入家庭因為賣頸巾得到更穩定收入,不再為生活及子女需要而憂慮。一些婦女更有能力購入電視,為此快樂不已,因為那在當地已非常奢侈。「那邊只要一家人開了電視,全村人都會湧過去看,坐到屋子外面。」作品賣出一定數量後,她們也有自信地為頸巾作更多突破創新。Quin也教她們理財,幫助改善生活。「她們往往只懂賺錢不懂儲錢。看到她們能思考更多未來,不止想着明天可如何過,我覺得非常好。」

多年來Quin的事業屢創成績,卻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抱負是怎樣,至2006年參與了一個領袖訓練計劃才認真思考。當時她寫下自己的理想:「為他人帶來機會,讓人明白自己的潛能」,但也覺得難以實踐。「自己創造機會已經很難,更何況是為他人?」後來她發現,為他人創造機會,自己反而得益最大,是最滿足的那個人。與這群不丹婦女合作過後,她更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而且不論什麼背景,都可以一起合作,完全信任甚至以姊妹相稱,因此社企也以不丹語「Ana(姊妹)」命名。「就如之前那件(私下聯絡的)事發生,我也沒有想到要炒她什麼的,只是覺得不快樂,想知道她為何要這樣做。」

Image description 除了幫婦女以手藝解決家庭困境,她也捐錢給當地學校。(受訪者圖片)

獲王室政界讚揚

品牌在不丹已經建立了一定知名度, 王室成員、官員和高僧也與她有聯絡,讚揚她做出成績。創辦社企前後,她自己也有很大的轉變。「我在價值觀上學到最多」,每次到訪,她都被一眾不丹好友當成家人般接待,深受感動。「他們本性善良,而且很易滿足,每天都在笑,任何一張隨意拍的照片都能捕捉到他們的笑容,沒有什麼苦臉,反而我則沒有怎麼笑。我也自覺要平衡心情——有時我會很快就被怒氣掩蓋,整個樣子都變了,但他們卻不會這樣。」這些婦女大部分不懂英文甚至不識字,平時面對面溝通也要靠翻譯,工作依靠email往還,更是阻礙重重,倒訓練了她用更有創意的手法去解決問題。

不丹開放後,她可會擔心其純真和快樂會被破壞?傳授了這麼多外界的知識, 她有否想過會帶來壞影響?「我覺得進步與快樂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而且進步也可以是快樂的來源。每次我教她們一項新事物,她們也會覺得自己好像變聰明了,並為此感到高興。而且錢是她們自己賺的,那種滿足感是不同的,尤其是作為家庭主婦,能賺錢支撐家庭孩子,也會變得更加有自信。」

讓她更欣慰的是,在幫助婦女後,她們也開始互相幫忙,就算是不懂紡織的婦女,她們也為她找到其他崗位,遇到難題也自行用創意方法解決,不需多番徵詢Quin的意見。「我的vision是讓所有姊妹都變成女實業家,不想她們只把自己當成紡織工人,當初說出來也常被她們笑我瘋癲,到今天已經沒有人這樣說。賣頸巾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參與的人能提升自己。」

Image description Quin的朋友受到感染,也特地前往不丹探訪,支持她的社企工作。(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作為金融機構高層,Quin經常參與演講。(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她身上一套衣服由社企女工織製,單是裙子就要花三個月製作。(陳縱宇攝)

Image descriptio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