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古典音樂】馬勒第八 聯手之音

2016-09-26


馬勒《第八交響曲》,亦稱為《千人》交響曲,當年(1910年9月12日)於慕尼黑新節日音樂廳(Neue Musik-Festhalle)由作曲家親自指揮的首演, 根據紀錄兩個合唱團各有250人,童聲合唱團350人,加上8名獨唱家及146名樂手,合計1004人。現今演出不會有千人之數,但並無損演出的「重要性」。不過,由於演出「馬勒八」,陣容必須龐大,為此,往往都難以由單一團體擔起,而要由多個團體組合而成,也就要連結起各方「有心人」,才能成事,這便往往成就了跨團,甚至跨地域的合作機會;也就是說,演出「馬勒八」便具有促進交流合作的意義了。

文:周凡夫 

Image description 「維港音樂節」閉幕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馬勒第八《千人》交響曲的謝幕場面。

就此角度而言,這次「維港音樂節」,選取演出「馬勒八」來作為壓軸節目,除取其「龐大」之勢來閉幕,主要仍是藉此展示由維也納和香港兩地的音樂家來共同完成這項規模龐大的演出。然而這項「龐大」演出安排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儘管拆掉前排觀眾席座位將舞台擴大,舞台後端的合唱席,擠滿合唱歌手(前幾排是童聲),部分歌手仍要分置於舞台上,在樂團後邊左右兩側,聲部的配置便頗為分散,景觀感覺亦是擠壓感多於宏大感。

公開綵排

這次「馬勒八」於8月28日正式演出前還安排了一場售票的「公開綵排」,幸好如此安排,便讓公演之夜無法分身的筆者等人,亦有機會看總綵排,一補公演向隅之憾。當然,總綵排與正式公演多少不同,就歌者而言,多少會有點「留力」(但現場所聽獨唱聲音大都能穿透樂隊和合唱的「音牆」),在此只談談聽完後的整體感覺,首先是整部作品能「一氣呵成」綵排完,而且頗順暢,在集結了維、港兩地文化背景存在差異,既有專業又有業餘的樂手、歌手的組合下,作為指揮的曾智斌應居功至偉。當晚但見他採用鬆緊有度,沒有太大驅逼性(畢竟只是總綵排)的方式來帶動整個演出,聽來是讓人感到舒暢的,8位獨唱歌手的表現亦頗平均,其中4位香港歌手:女高音鄺勵齡及葉葆菁、次女高音張吟晶和低男中音黃日珩,唱來亦無「相形見絀」,相對上,童聲合唱的音量和力度則偏弱,這與人數較少有關。

就筆者個人現場欣賞「馬勒八」的經驗,能言達到「滿足」感覺的,至今仍未出現過。這次維、港合作亦然,這既局限於場地,當晚估計亦只有三百多人的陣容,全曲的最後高潮,在聯同廂座中的7位銅管樂手,猛打的定音鼓,及高音敲擊樂帶出的天堂境界後,寬恕帶來的救贖完成,進入永恒飛升的澎湃大高潮,欠缺了爆發性的衝擊力,未能進入馬勒當年所言:「這已經不是人類的聲音,而是行星運行的聲響。」看來當晚大家聽到的是聯手之音多於是這種存在於馬勒腦海中的「宇宙之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