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走難 走鬼 走路 呂祥毛步出彩虹A Sower & His Wheelchair

2014-08-13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父親原來的名字並不是叫呂祥毛,而是叫呂罩歡,燈罩的罩。觀其名,知其意,我爺爺定是期盼父親一生中都在歡樂中渡過。這些事情,我們兄弟姊妹完全不知曉,都是由傳媒報導中輾轉得悉。這對我直是當頭棒喝,頓時驚覺自身之不足,別以為給錢供養父母,平日陪陪他們就算盡了孝道。試問我們了解父母有多少?究竟他們心裡想着甚麼呢?

由上個世紀活至現在,有兩個字可以刻劃出他的人生,那就是「走路」!
年輕時,日本侵華,他不得不「走難」, 由大陸廣東的江門徒步走到香港避難;到青壯年時期,為着養家糊口,他不得不挑起擔子,沿街去叫賣蔬菜、水果,既為無牌小販,當然也少不了躲避捉拿的「走鬼」體驗,時光荏苒,走着走着就老了;到了今天,他一如以往地「走路」,更義無反顧地走上了一條助學籌款之路⋯⋯
他叫呂祥毛,人家喜歡叫他做祥毛叔。

一壺薑茶十分溫暖

咖啡座內,坐在我對面的是祥毛叔和他的女兒呂雪芳。門外正下着淅淅瀝瀝的細雨,彷彿為其精彩的人生敲打着一連串的拍子。

一向以來,祥毛叔都是眾人及傳媒的焦點,因為他走在路上實在較同行者年紀老邁得多,可他卻擁有一顆永不言退、老而彌堅的慈善心,所以鏡頭及掌聲均一一圍繞着他投來。可是只要把眼光拉闊一些,便看到他的女兒雪芳永遠乖巧地在旁邊照顧著祥毛叔,適時地為他斟茶、遞水和抹汗。

我問呂雪芳:「是妳父親影響妳加入苗圃義工的行列嗎?」

她笑了笑,凝了一下神,慢慢地道出此中因由:「很多人都有這種錯覺,其實正好相反。我在97年參加了『行路上北京』湖北段及北京段,由當年的年初三起行,結合了『行路上廣州』路程,直至去到終點站—北京的萬里長城。在步行期間,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雨,而我們仍迎着雨繼續走,每一個人都濕透了。想不到的是沿途地方上有些學校的學生,冒着雨來迎接我們。我知他們連午飯也未吃,真的讓人感到很心痛!

一夥人狼狽地回到賓館,竟然發覺在我們每一個房間的門口,都擺放了一壺薑茶,原來是苗圃義工為我們悉心準備的。說真的,我從來都沒有喝過那麼好喝的薑茶,一下子讓我感動了!這份窩心的溫暖,教我由一個被動的步行者,變成了積極參與苗圃活動的籌委人員。」

「那時候,父親還未認識苗圃這個慈善組織,直至一件事情的發生⋯⋯」

Image description

籌款菜鳥變能手

呂雪芳回憶往事,那是1998年,她正身負『行路上廣州』籌款組副主席一職,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噩耗驟然傳來,她母親被驗出得了癌症,而且已臨末期,只剩下幾個月的壽命。在母親生命倒數的日子裡,呂雪芳不離不棄地陪伴着她。「母親在99年四月份離世。我看到父親乍失老伴,由一個體重一百六十幾磅的大胖子,突然之間變得很瘦弱。我帶他去檢查身體,醫生說他完全正常,所以我曉得父親的問題主要是在情緒方面,於是我便叫他去苗圃做義工,又讓他參與助學善行,目的是讓他放開懷抱!」

祥毛叔在2000年第一次參加了「行路上廣州」,他的人生,好像從那一刻起重新開始,而他往後走的每一步,對整個苗圃助學事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有很多人因為他的緣故,對苗圃關注起來,甚至後來投身苗圃這個慈善大家庭!
「父親是一個文盲,小時候他沒有機會唸書。到長大後出來工作,做的都是體力活;曾經上過大帽山鋪路,也修築過啟德機場的跑道,更做過雲吞麵檔的侍應;但他不識字,不懂得落單,故此做不下去了,後來乾脆走去當小販。

不識字是他的一個心結,因此當有機會幫助山區小朋友讀書時,他很開心,為的是能圓了他的一個助學心願。」

剛開始報名參加「行路上廣州」時,祥毛叔在籌款方面吃了一個光蛋。幸好呂雪芳教了他如何向人介紹苗圃這個慈善組織,以及現身說法,用自己的遭遇去感動周遭的人,自此他籌款便無往而不利!「現在他去街市買一斤菜,給人十元,接着再隨手遞上一張籌款表格,不消片刻便瀟灑地拿回一百元。有一次父親因為腸胃炎入院,期間醫生、護士和隔鄰的病友,無一倖免成為捐款者。甚至見到雞同鴨講的外國人,父親竟然膽敢拿着一份刊有他受訪問的報章,便向那個外國人指手劃腳,旁邊的人連忙替他翻譯,到最後他終於把善款拿上手。」

聽着呂雪芳娓娓道來,我不禁發出會心微笑,心裡想祥毛叔可真是一個活寶貝!

Image description 茶馬古道步行者來張大合照。

茶馬古道先行者

「由此以後,父親每年都會『行路上廣州』。而第一屆的『茶馬古道助學行』我和他都有參加。當年走的是西雙版納及西藏兩條路線。父親因為年齡的關係,處於高海拔的西藏那一段他沒有參與。不過在香港,他連難度甚高的『挑戰十二小時』也不放過,一共參加過兩屆,行足全程。

只不過近年他身體轉差了,原因是做過脊椎手術。這個病是捱出來的,那個年代,目不識丁的父親,靠的是肩上的力量,擔擔抬抬,又只用一邊肩膊去挑東西,日子久了,把脊椎壓歪了。遠年舊患加上一次跌倒的意外,壓傷了神經線,結果要做手術,抽取了兩三節脊骨。但一旦痊癒後,他仍堅持每年出席苗圃的活動!」

Image description 祥毛叔揸大旗,虎虎生威!

Image description 雲南少數民族的歌舞少女所穿的衣飾份外搶眼,連祥毛叔都吸引過去。

祥毛正傳罩歡樂

呂雪芳表示,雖然很多人都覺得他們父女一直為苗圃這個慈善團體無私地付出,但她卻說要反過來向苗圃致謝:「我感激苗圃這個平台,讓我有機會真正認識養育我長大的父親,並且可以盡一下孝道。父親原來的名字並不是叫呂祥毛,而是叫呂罩歡,燈罩的罩。觀其名,知其意,我爺爺定是期盼父親一生中都在歡樂中度過。這些事情,我們兄弟姊妹完全不知曉,都是由傳媒報導中輾轉得悉。這對我直是當頭棒喝,頓時驚覺自身之不足,別以為給錢供養父母,平日陪陪他們就算盡了孝道。試問我們了解父母有多少?究竟他們心裡想着甚麼呢?

因為苗圃,我對父親了解日深。其實在母親過世之前,父親的人生可說是很坎坷的,他有兄弟姊妹共十一人,父親排行第九,因為戰亂流離,最後連同他只餘下三個。小時候父母怕他養不大,把他作女孩打扮,留長頭髮紮辮子,又穿耳洞戴上耳環。這些做法看來很迷信,但出發點乃完全源自父母愛子之心!」

Image description 因為苗圃,呂雪芳加深了對父親呂祥毛的了解。

Image description 呂雪芳及祥毛叔在第一届茶馬古道助學行啓動禮上留影。

存孝心亦喜亦憂

這些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畢竟歲月催人老,祥毛叔今年已屆87歲的高齡。呂雪芳有感而發,道出了幾句古訓名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她接着說:「喜的是父親雖然年紀已一大把,但仍有體力去參與慈善活動,有時間更會唱唱粵曲,認一下歌詞,自得其樂。這是我作為子女的一種福氣。環顧身邊很多朋友,家中的老人家不是躺在醫院,就是被送往老人院或療養院去,活動及自理能力非常之差。好像我姑媽吧,她已去世多年,還記得她在生時,一次交通意外受傷,爾後又中了風,一直要依靠喉管去呼吸及餵食。生命是要活得有質素嘛,對不對?姑媽實在活得太悽慘了!

至於憂的就是父親年事已高,身體健康大不如前了。不過我與兄弟姐妹已達成共識了,只要父親一日想參與慈善步行,或做他想做的事,我們一定會尊重他的決定!我們都明白,步行活動上有他身影,是對大家的一種支持及鼓勵!」

後記:輪椅

咖啡座外面的天空已放晴,時值黃昏,金色的陽光灑滿一地。

呂雪芳輕輕地呷了一口咖啡,然後沉思一下說:「記得有一天,我與父親經過一間醫療保健的店鋪,他突然停下腳步,眼睛怔怔地望向店內某個角落。我問他是否想要買點甚麼東西?你知道他怎樣回答我嗎?」我發覺呂雪芳這時眼裡有點濕潤,接着扭過頭望一望祥毛叔道:「父親說他想看一看輪椅,因為如果有天真的走不動了,他就算坐輪椅,也要參加苗圃的助學活動⋯⋯」

「其實我是很幸福的,因為我有呂祥毛這樣的一個父親!」

苗圃行動

「苗圃行動」於1992年9月成立,為香港一家非宗教、非政治、非牟利的慈善團體,透過重建學校、學生資助及師資培訓,以實際行動幫助中國貧困山區的兒童,讓他們能重返校園。1994年4月,由苗圃資助重建的第一所學校-湖南省桑植縣涼水口鎮韓家坪村陳家界小學落成(現名:陳家界苗圃希望小學)。1995年,又資助了桑植縣重建了一所當地的教師培訓學校。時至今日,援建的學校遍佈全國各省份及自治區,包括: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雲南、貴州、甘肅、廣西、寧夏、江西、陝西、西藏、北京及青海,總資助金額逾3.9億人民幣。另外,苗圃又透過舉辦籌款活動,如「行路上廣州」、「助學長征」、「茶馬古道助學行」等,籌募助學善款。而最新一屆「茶馬古道助學行」會於明年4月份復活節期間舉行,足跡踏遍雲南大理、麗江及香格里拉等地。

文:Eddie Tam 圖:Johnny Cheung、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