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台灣自然文學家劉克襄 比香港人熟悉本地山野

2014-08-19

香港約有75%的土地都是郊野公園,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只在那25%高樓密布的環境中。一有較長的閒暇空檔,不少人都會選擇遠離這個城市,到異地尋訪各種美景,卻忽略了身邊也有優美的自然景色。來自台灣的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自2006年起,多次應邀到香港擔任大學駐校作家,在講課外,也把握時間,尋訪此地的山野,實地觀察加上資料輔助,寫成《四分之三的香港》。就算是自出生以來就長居此地的香港人,也未必如他那樣了解深入。

Image description 來自台灣的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讚美香港的山野環境有其歷史和自然保育的價值,應該加以重視。

香港人愛到台灣旅遊,然而劉克襄卻跑到香港行山。在他眼中,兩地的山野各有特色,帶着各自的歷史與故事。他尤愛在村落之間的古道游走,觀察四周的自然生物,也與原居民傾談,了解村落的演變與城市的發展。一步一步,節奏雖慢,卻可看到更多風景,是他與這個城市建立關係的方式。

1957年生於台中的劉克襄,雖然今年已經五十七歲,或許因為經常接觸山野,看上去像比實際年齡年輕十年。從小他在鄉下地方長大,雖然每天接觸自然,卻把它當成理所當然的事。直至八十年代,台灣人開始意識到自己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那時候環境破壞得很嚴重,年輕人都投身『生態環境運動』,我剛好是這一波運動中最早的參與者。」

自此,他與自然環境結下不解緣。後來他更以動物為書寫題材,是台灣最早的自然生態文學作家。「我記得七十年代的香港同樣有生態環境運動,但以之寫作的比較少。我能成為最早的作者群,算是運氣比較好的。」

他不少作品都與雀鳥有密切關係,例如他第一本動物小說《風鳥皮諾查》,從鳥類不同的特性和生存哲學出發,講述一隻候鳥為了尋找傳說中的鳥英雄,最後變成留鳥的故事。與鳥結緣,來自服兵役時擔任海軍的經歷,退役後,他的興趣更是有增無減。當時他還在報社工作,只是空餘時觀鳥和寫作,其熱愛程度令他在朋友之間得到「鳥人」的稱號。「晚上工作,白天就整天在外面跑。當時像我的人並不多,因為這太辛苦了。但如果你喜歡熱愛,就不會覺得辛苦。」

那時候,他偶爾也會登山,但目的不是欣賞山裏風光,而是為了尋鳥。「賞鳥多是在海邊或者濕地,很少走到深山裏去。看到那些鳥就會很快樂,就會無端地着迷起來,年輕時為了尋鳥,時常跑到很遠的地方去,那時候我的背包裏通常會有一個饅頭、一瓶水,只要看到一隻鳥,就會覺得那天值得了。」而香港更成為他夢想中的勝景,原因也是因為鳥。「很想到香港的米埔去參觀,但一直都沒有實踐。香港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濕地保育地。」

說到享受登山樂趣,劉數算到三十歲以後,為了探查山路,才開始為之着迷。台灣主要的山峰,他都一一去過,「像是最高的玉山就去過十次。」登山不只是運動,也是認識歷史和環境的過程。他的寫作題材也不再局限於鳥,而遍及其他自然動植物、古道和地方歷史等,如記錄都市流浪狗生存狀態的《野狗之丘》、手繪了一百種少見甚至即將消失的日常蔬果《失落的蔬果》及記錄台灣山鎮村落的《大山下,遠離台三線》。後來他更索性辭去報館的職位,成為全職作家一直至今。

香港山景一級棒

2006年,他應邀到香港浸會大學作駐校作家,開始在香港爬山。他形容自己的目的不是爬山,而是「認識環境」。「我覺得了解一個地域,最佳方法就是爬山,當你從最低爬到最高點,就能看清楚它的地貌環境。」在台灣,他爬的山動輒三千米或以上,香港的山海拔較低,自然較容易處理,但他指出,「每一種山都有每一種山的特性。」外人看來一模一樣的山,在他眼裏卻看到許多不為人留意的細節,如石頭構成、林木特性、聚落形態、歷史古道等。「台灣的山景比較接近熱帶雨林,香港的森林比較沒有那麼蓊鬱,是屬於大陸型的,比較荒涼。」

Image description 劉說本地村落的風水林保留了不少原生森林草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傳統生活智慧,圖為南涌風水林。

他第一次爬的山正是馬鞍山,「當時只是一個人去,還不知道路,因此下錯車,走錯路,到達頂點的時候已快天黑,幸好香港是個安全的地方。」後來認識了不少香港朋友,與他們結伴登山的次數也增多,甚至會帶上學生同遊,他們都驚訝這個外地人懂得比自己多,「這是當然的,因為我觀察了有三四年了。」

香港人喜歡到台灣旅遊,偏偏劉卻跑到香港登山。「香港其實有很多很棒的地方,為什麼全都跑到台灣去?」

在他的新書中,他也多次讚美香港的風景。從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一個高密度發展的國際城市跟自然和諧相處或緊張的並存,這裏隱隱然是最經典的案例。」到山海一色:「我們常稱許,台北盆地山海交接緊密,風光明媚。香港更突顯山海一色,襯托着十里洋場的繁華。」至山之險奇:「山巒雖無葱蘢之相,險峻磅礴者卻不少。它們因緊鄰海洋,海拔從零拔升,聳然矗立,遂擁有台灣三千公尺之高山氣勢。比如大東山、鳳凰山和馬鞍山等便展現這般壯闊和峻峭。」

此外,他對香港山徑的完善也很讚賞。「香港的山徑跟台灣的不一樣,香港比較平緩開闊,但比較可惜的是,它的古道並沒有受到重視,不如台灣那般。」他最喜歡遊覽古道,例如台灣中部的八通關古道、北部的巴福古道,南部的阿朗奎古道,過去都是原住民部落和軍隊往來的路。在香港最喜歡的則是川龍到甲龍、荔枝窩、荔枝莊、東澳古道等山徑。「香港沒有這種歷史性的大古道,但有許多小古道,多是村子跟村子之間往來的山路。大古道的歷史遺迹比較多,也會有很多公共空間、旅社等的建立,山頭上常會出現不少石頭厝,木瓦的修補和整理也會比較好。」

他讚美香港的古道多為花崗岩鋪成,非常漂亮,但因為日久失修,隨着行山的人多,不少石頭已經掉落,形成凹凸的洞穴,而有維護的,多會鋪上水泥。「這對環境和歷史都是不好的,對山徑和山脈傷害也很大,希望此地的人能保留古道手作式的特點。」

一地的歷史愈深,他就愈為之着迷。「例如是古村落,能看到過去的產業,也會跟在那裏耕作的老人家聊過去的故事。」他也讚揚本地村落風水林的傳統,因為當中保留了不少原生的森林草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傳統生活智慧。在本土植物中,他最喜歡珍罕的沉香、羅漢松和假菠蘿,動物中最喜歡的是箭豬、麻鷹和白海豚,他認為,香港的自然環境本身其實很豐富。例如在台灣已經絕種的香魚,也曾出現在香港。全台灣約有三百多隻麻鷹,在香港山頂道馬己仙峽卻有多達六七百隻在冬天棲居,甚為壯觀。「這些在台灣都沒那麼容易觀察到。」

以徐霞客為榜樣

作為一個自然文學作家,劉深受徐霞客和英國生物學家華倫斯(Alfred Russel Wallace)的啟發。前者以遊記聞名,對地理環境有真實的描述,同時不失遊玩的意趣。後者與達爾文幾乎同時總結出生物「物競天擇」演化的理論,但達爾文的名氣和影響最終蓋過他,華倫斯對動植物的採訪和記錄方法正是劉學習的對象。「他們的書都寫得很嚴謹,講求親自到,親自寫。」這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

因此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詳細記錄當地的自然生物、遺迹、社區部落等特性,久而久之,就纍計了不少寫作材料。除此以外,他也會到圖書館翻找資料,對照一下沿途看見的動植物,也會了解原居民的歷史,最後都被整理結集成新書《四分之三的香港》。從2006年開始寫作到今年初才出版,整個過程花了八年。書中對香港各山徑古道的記錄都非常詳細,更有手繪的動植物素描和地圖,自然非一次登山的成果所得。「起碼要走上三四次才能寫出來。」

Image description 入夜前,香港的麻鷹會在天空盤旋後才回巢,這種情境原來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

在行山的過程中,他發現,同行的人竟不很多,比起密集的城市生活,山野與人的距離仍有 待拉近。但他認為,年輕一代的意識已經比從前高。「因此我覺得這本書出得是時候,當社會都開始關注自身的環境,突然有一個台灣人跑出來,這麼熱愛香港的自然,還以此寫作,就會很好奇。」

郊野在城市裏面

近年有不少聲音指應開拓更多郊野公園的土地,長期接觸香港郊野的劉聽到以後,感慨萬千。「在討論郊野應否開發前,人們應該要去更認識學習自然的環境,才能較為成熟地面對土地開發的議題,而不是直接跳入『城市若然擁擠,郊野這麼廣闊,也不缺少空間』這樣的立題中,這樣的處理是不成熟的。」

他認為,郊野對城市的意義也不可抹煞。「當你習慣住在有花園的城市,就會不習慣沒有花園的地方。例如當你在深圳住久了,就會覺得香港比較好,因為綠色的地方比較多。」

「郊野不是在城市的對面,而是包括在城市的裏面,它跟城市是一起的。城市有了郊野,才能變得更豐厚,更適合人居住。」然而人們在決定事情的時候,往往看不到自然對生活的重要性。常有「人都不夠住,為何還要預留土地給自然?」的論調,也是把人和城市放在與自然的對立面上。房屋供應背後有千絲萬縷的政策決定和利益關係,開發更多郊野土地,是否就能解決公營房屋短缺、發展商囤地等問題?正如劉指出:「就算把郊野的土地拿去蓋房子,房價是否就會比較便宜?到時候土地沒有了,景觀也沒有了,破壞卻無法逆轉。」

劉早前也為紀錄片《看見台灣》撰寫旁白,裏面有一句:「我們需要的不多,只是想要的太多」,也是他多年來的體會。自從認識自然以後,他體會到簡樸生活的重要性,一直努力實踐,平常都盡量搭巴士或走路去到目的地。「它給你不一樣的看世界的方法,比較簡單、直接、有力量,可以看到更多新的事物。換了是開車或者坐計程車,就會失去看到很多東西的機會。」他指出,生活有慢下來的必要。「慢慢爬山,就是享受自然的方式。」

他希望,未來香港的教育可多加入本土自然環境的知識,讓下一代都能看到郊野對城市的貢獻。「郊野能讓城市更有價值,更適合人居住和停留。」也希望更多外來人士能珍惜香港的美:「香港的郊野地方都能有公車和渡輪可輕易抵達,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Image description 劉克襄最喜歡古道上的問路石,從中能看見從前的歷史和村落分布情況。

Image description 劉克襄自二○○六年起多次到訪香港,寫成《四分之三的香港》,記錄了多條山徑古村的風景。

撰文︰張綺霞

攝影︰郭錫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