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黑白分明 劉天蘭

2014-09-01

Image description 著名形象顧問劉天蘭(Tina)一身寬鬆的白衣黑褲,簡潔而優雅,她為《大象巡遊》設計的作品一樣以黑白色為主調。

有「形象教主」之稱的著名形象顧問劉天蘭(Tina),其資歷之豐富,難以用三言兩語就能交代,曾為選美冠軍、演員、模特兒、歌手、電影副導及服裝指導、大型舞台表演形象指導、《號外》執行編輯、新城廣播電台台長等等,更創立了自己的配飾店Tina's Choice,做起零售生意,似乎沒有一個範疇能難倒她。最近她再次挑戰一項認識不深的領域——畫畫,為大型雕塑藝術展《大象巡遊》裝飾象寶寶雕塑,作慈善展出及義賣。

走進展覽會場,自然就能認出哪頭象是出自Tina筆下。Tina一身寬鬆的白衣黑褲,配上水珠狀的配飾,休閒、簡潔而優雅,鼻樑上是黑色的木框眼鏡,一雙鳳眼清澈分明。象如其人,一樣以黑白色為主調,圖案豐富華麗,卻保留了充分的留白,不太多也不太少。黑白分明,可說是她性格和穿衣風格的寫照。

《大象巡遊》源自歐洲,主辦單位會先邀請當地的藝術家和名人為一頭五十五公斤、約一點五米高的巨型大象寶寶雕塑進行改造和設計,再在公眾空間展出,宣揚保育訊息,展覽完結後,雕塑將進行拍賣,所得款項更會捐助亞洲大象基金會(Asian Elephant Foundation),繼續支持相關的保育工作。這次《大象巡遊》移師香港,也邀請了本地設計師陳幼堅、漫畫家楊學德等進行創作,在三座商場展出超過一百多頭大象,而Tina所設計的大象正在太古廣場展出(展期至9月9日)。

Image description Tina為香港電影美術學會的副會長,在服裝指導上有豐富資歷,圖為她在電影《東成西就2011》莫文蔚所打造的雷天神造型。

Image description 如今Tina除了擔任形象顧問,也會出席一些商業和大專院校的講座,分享穿衣的心得。

自言不懂繪畫的Tina,為了這次展覽也作出了突破,從書上自學「禪纏畫(Zentangling)」的畫法,於象雕塑上繪出一個又一個的圓形圖案,最後效果不錯。習慣拿化妝掃的她,從畫筆中找到異曲同工之處,大象上每個圖案都是即興而畫,隨心創作,細節豐富。她甚至把自己的英文名字化成花紋,把中文名字變成蝴蝶的身體,甚有創意。「這種畫法甚為自由,就算畫錯了,也能加以發揮。」作品花上二十六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完成,她形容畫的過程很「療癒」(therapeutic),狀態純粹,是完全屬於自己的設計創作。因此,大象只有黑白兩色,在色彩繽紛的展覽作品中,別樹一幟。

Tina形容,找到黑與白兩種顏色是很自然的過程,是經歷、知識和感覺相加而形成的選擇。「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美學品味有重要影響。我成長於一個樸素的小康之家,是單親家庭,媽媽是四川人,是個優雅而大方得體的女人,無論是穿衣還是家裏布置,都不是華麗閃亮、大紅大綠,而是比較雅致、顏色較低調的。」

這種成長環境影響了她對顏色的喜好,偏向冷色和啞色。從八十年代開始,她開始對黑白情有獨鍾,一直持續到今天,「黑白為不是顏色的顏色,因此也是最有力、對比最大的顏色。偶爾我也用上別的色彩,例如米色、卡其等,都是一些很男人、偏淡的顏色。」而她也曾開設黑白唱片和分明音樂出版社,黑白分明可是她本身的性格?「盡量是啦,我喜歡和不喜歡的也是很分明,但處事上不一定如此,正如現實生活中黑白之間還有很多空間。」

從專業到行業

Image description 一九七八年,Tina回到香港加入TVB 作藝員,為新幾內亞的旅遊節目拍攝外景,當時她的打扮仍充滿少女味,左為藝員同事斑斑。

Image description 1983 年,她獲邀為Esprit擔任形象總監,幫這個美國品牌打進香港市場,甚至親身擔任模特兒,穿上白衣短褲打上bow呔,為品牌拍攝宣傳照,圖為一眾工作人員在完成拍攝後的合照。

不同於自己穿衣和創作,能按自己的喜好發揮,形象設計是一門專業的工作,着重溝通和協調,以達到某種要求和效果。Tina指:「工作的時候,我則不是如此個人化。」例如電影服裝指導要針對演員特質、角色性格和整體調子而調整,也要切合導演心中對角色的想法,最成功的服裝設計,是要令觀眾信服其形象確如其人。「當然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腦筋消化,令角色有更多層次,更為鮮活,從而幫助整體的戲劇。」

而為個人度身訂造的形象設計,則要針對不同人的需求而改變。她形容,來找她的人都各式各樣,「我會先理解對方的訴求,看他們想達到什麼目的。」例如身形突然改變,要找她重新配襯衣服;或是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剛畢業進入社會、結婚、離婚,想用衣服改變形象;或是進入某一個年紀,想突破一直以來的形象;甚至是因為要打官司,為了讓人留下好印象,都會特地來尋求她的意見。形象設計如今已經成為一門專業,然而最初Tina投身時,一切都有待發展:「從前雜誌影相,都是明星自己去換衣服和梳頭化妝,不會有人幫忙。」她屬於早期做形象設計工作的一批人,可以說是開荒牛之一,「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都做相關事情,只是還沒凝聚成一個行業,都是各人在做個人的事情。」

Tina的作品因經常在傳媒平台發表,產生不小影響力。她笑言:「自己誤打誤撞,這方面工作開始得早。」Tina曾移民加拿大,1978年奪溫哥華華埠小姐冠軍後回流香港,為《號外》作模特兒後,擔起雜誌的化妝和形象設計,指導封面拍攝,更當上執行編輯,其時裝觸覺啟發當年不少香港新一代。其後她到電影擔任幕後工作,又應邀為Esprit擔任形象總監。「從前也沒形象顧問這銜頭,1983年我進Esprit做 image director時,甚至不清楚這title是什麼,就已經要管理整個品牌形象,其實就是今天我們常說的branding。」Esprit成功打進香港市場,八十年代中大賣,Tina居功不少。

先加後減穿衣路

Image description 萍姐與Tina一家一直保持良好關係,其九十歲大壽, Tina和女兒岑寧兒,姐姐和其子都到溫哥華為其慶生。

Image description 在成長過程中,母親和照顧他們的傭人萍姐對Tina影響很深,圖為母親(左)、姐姐劉天梅(後)、Tina和萍姐郊外旅行的留影。

從事這一範疇工作多年,看到形象設計的專業性漸漸得到社會認同,她也甚為欣慰。最初投身時,香港還沒有與形象設計有關的專業課程,直至近年,形象設計的市場需求殷切,才開始設立系統性的訓練,Tina更獲邀為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擔任課程顧問。這些改變,除了有各先行者的努力,也是時代推進下的自然結果。

在這位時裝達人眼中,穿衣之道應是加法還是法?Tina思考了一陣,指出每個人的體型、比例、氣質和性格均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過程我覺得會是先加後減的,剛長大的少女,自然想打扮得更漂亮,買裙子、塗唇彩、換新髮型,這些改變都是加,女性的特質開始想走出。但當慢慢找到自己的風格,就會開始減。世上選擇這麼多,你會開始減去多餘的。減着減着,就會昇華到另一個階段,不用怎麼裝飾自己,這境界就更高。就看你這個人的修為。」這段總結充滿禪意。

Tina本身也曾經歷過加的階段,在其提供的一幅早年相片中,她穿着淡黃色的裙子,有着一頭大捲髮,充滿少女味道,與如今型格爽朗的風格大為不同。在八十年代初,因為懷孕的關係,Tina就已經剪起短髮,在當時甚為前衞。自從找出屬於自己的黑白色後,她成功建立清晰的風格,一直持續,雖然還沒去到最後的昇華,但她表示,自己仍非常享受當下,「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對於改變,則是順其自然。「沒有說只能減,不能加。」

充滿can-do精神

Image description Tina在許多領域都有出色的成就,充滿創意和can-do精神。

她認為,香港有不少人都敢於穿出自己的個性。而作為國際大城市,港人打扮一般都有時尚感、大方得體,雖然未必比得上巴黎和米蘭那追求獨特穿衣風格的氛圍,但底子已經比許多地方深厚,犯錯的機會也少很多。「我又不覺得每個人一定要鮮明、搶鏡的。」

身邊的人總是形容她為一個富於創意、充滿can-do精神的人,無論在什麼範疇,都能做出自己的成績。她謙虛地道:「我很快樂,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生活,做的也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喜歡通常都做得不久(笑)。是幸運的。」問到如何能令創意源源不絕,她相信最重要的是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在想事情時,也盡量從多個角度去靈活思考,「所謂靈感,不過是把既有的東西重新排序,或者是從新事物的刺激而引發。」

至於can-do,她認為,除了性格使然,也與自己成長的背景有關,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碰上的人也是樂觀和思想正面,相信凡事都有可能。出生在書香世家,早年父親卻因飛機失事離世,母親用撫恤金買了房子,自己獨力工作,把三個孩子養大,不曾欠債,富有魄力和勇氣。而一手一腳照顧他們成長的傭人萍姐,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擅長各種生活知識,孩子身上的衣服,也是由她親自縫製,體現了面對生活的韌力。這些都在Tina身上有深刻影響。

她自嘲,自己的can-do有時候是「naïve(天真)」的。「以為do得,但原來不能。總是有成功有失敗的,但失敗總比沒有嘗試過為好。失敗也沒關係,照樣可以從頭do過,最重要是找到適當的方法。自己知自己的力量在哪裏,在能力範圍內做好,I like what I did,過程正是能力所及的證明。」無論做什麼都能享受當下,是她在不同範疇都展現活力的主因。

撰文︰張綺霞

攝影︰郭錫榮

[email protected]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