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從文化沙漠到藝術濕地

2014-11-10

占飛路過某展覽, 看到幾位記者圍訪外籍藝術家。其中一位記者問了一個罐頭問題:「香港一直被指是文化沙漠,你認為對嗎?」

「文化沙漠」一詞, 據講首次出現於1938年,然後被香港人自我引用足足逾七十年,而且相信將繼續繁衍下去。然而,今天的香港仍是文化沙漠嗎?

「文化沙漠」四字,言簡意賅,但這個詞彙什麼時候在香港落地生根?根據曾在報界工作的李谷城的研究所指,「文化沙漠」一詞最早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出現,1938年,茅盾為編《文藝陣地》,懷着一股強烈的抗日宣傳熱望到香港,他當時感到「似乎進了一片文化沙漠」。

茅盾指:「1938年的香港,是一個畸形兒——富麗的物質生活掩蓋着貧瘠的精神生活……我们覺得一些刊物是差不多的——差不多的公式化,差不多的是一杯温水,不冷,也不怎麼熱!」

Image description 國家打壓創意,令創新之路難走,令國民只能在外國公司的生產線上掙飯吃。

文化定義

然而,那畢竟是七十六年前的形容詞了。早於1982年,本地黃維樑就寫過一篇短論,名為《香港絕非文化沙漠》作為反駁。

再到近年,香港有ART Basel鯨吞ART HK,西九文化區,不同酒店藝術展覽,早早興起的伙炭,還有剛冒起的PMQ、柴灣尾,至於商場的藝術活動更是多不勝數!文學方面,台灣誠品進駐,每年書展錄得破百萬人次入場……音樂電影戲劇,不必細數,香港早已不是「文化沙漠」。

文化是海量的詞彙,論茶餐廳是文化,論韓國男女愛整容也是文化。荷蘭文化論專家吉爾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定義「文化」為:「區別不同人類組別的集體意志。」(Culture is the collective programming of the human mind that distinguishes the members of one human group from those of another.)因此,你可說某人或某城,有好的文化、壞的文化、精緻的文化、粗俗的文化,總之有人集居,就有文化。說人「無文化」,就像說平胸女人「無胸」、愚蠢的人「無腦」一樣,其實不合邏輯。

那麼,將「文化沙漠」改為「藝術沙漠」行嗎?台灣人愛好文學,捷運地下街的小書店,穿花裙的文學少女屈膝席地而坐,像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對閱讀的描寫——品味(tasted)、吞食(swallowed)、咀嚼(chewed )和消化(digested )。對比其他城市,今天的香港雖算不上藝術綠洲,甚或藝術海洋,但總稱得上一個半個「藝術濕地」吧。

Image description 「文化沙漠」怎來的?最早可追溯至一九三八年的茅盾,這是他筆下對香港的印象。

文明跛了

英國哲學家米爾(John Stuart Mill)說過一句名言:「保守派的人不一定愚蠢,但大部分蠢人都保守。」(Although it is not true that all conservatives are stupid people, it is true that most stupid people are conservative.)只有容許藝術創作自由,社會才能爆發創新,平民才可享獲經濟繁榮的好處。

隨手拈來手提電話做例子,由美國摩托羅拉在四十一年前發明第一代大哥大,後有蘋果突破智能手機技術,主宰全球通訊模式。但最辛苦的製作單位卻在中國,工人揮汗如雨做智能手機的代工(OEM),以青春與健康換來微薄的金錢,瓜分最大利潤的卻是坐在辦公室嘆冷氣的「外國勢力」。

幾年前,占飛到埃及旅遊,該國長期被極權政府控制,本欄在7月時談過的開羅笑匠Bassem Youssef,其挖苦當權者的清談節目雖然錄得高收視,最終卻因遭受打壓而停播。

到過埃及旅遊的人,大概都聽過兩個字「One Dollar」。無論你到任何景點,那批蜂擁而上的小販都捧着紀念商品,像錄音機般不停纏繞遊客廣播:「One Dollar!One Dollar!」——聲稱懷內紀念品只賣一美元,搶得你的注意了,就立刻改口說:「Five dollars, ten dollars...」

古埃及帶領人類走進文明,扼殺創意卻如將石頭砸在腳上,文明跛了,停滯不前。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藝術展覽如雨後春筍,圖為剛結束的「亞洲當代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