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雕刻文學──王文興

2014-11-11


人生是什麼?來自不同國度,不同文化,不同階層的人各有不同定義。 王文興被喻為「五四」後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挑戰文字傳統,雕刻了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1939年,王文興生於福建省福州。1946年,王家遷居台灣,在南部東港落腳,兩年後遷上台北。當時台灣全面推行國語教學,王文興這個不諳國語的孩子,偏偏搭上了這班剛啟程的教育改革列車。班上有兩三位來自中國北方的同學比較適應這種學習語境,略懂國語的王文興和這些北方來的孩子玩在一起,沒多久就跟上了學習進度。

Image description 王文興回想當年前輩閔宗述的教導

自己的世界

念小學時,王文興受文字前輩閔宗述啟蒙,開始閱讀西洋翻譯小說。升上師大附中後,王文興漸露個性,記得一次作文題目是「國慶感言」,王文興卻寫了與題目無關的故事,他說:「我對於這個題目有很大的反感,因為這個是當年的八股文,是政治八股。這種八股文我做得很疲倦,我拿『國慶感言』寫了一個小說在上面。」及後,王文興升讀台大外文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李歐梵是他的同學,記得當年上大班課時,王文興常缺課,李教授說:「他寧願自己看英文書。他要進到他自己的世界。」王文興從西方文學吸取了養分,大一時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守夜》。

和許多著名作家一樣,王文興早期作品也是青少年成長小說。淡江大學教授呂正惠回顧台灣戒嚴歲月,記得那年頭閱讀王文興的小說分外有共鳴:「 我當時作為青年人,心裏感覺到的問題,好像他小說裏都有寫到。不知道為什麼不平。很苦悶,很壓抑。」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何杏楓雖然比王文興年輕好幾個世代,閱讀他的成長小說仍有觸動:「看到對成長的追求,那種輾轉反側、掙扎 、挫敗、創傷,種種的失望。」

王文興不囿於體制,勇於冒險。李教授看到他對創作的挑戰:「他要寫出一種文體,是中國作家從來沒有寫過的。」後來,王文興早期創作都收錄在《十五篇小說》中,反映了他的文字實驗。二十歲時,王文興已確定自己要走一條另類文字的創作道路,他堅持:「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下去。」

1960年,王文興與白先勇一起創辦《現代文學》雜誌,介紹台灣讀者未曾涉足的西方現代文學。後來他赴美修讀藝術碩士課程,期間完成描述淮海戰役的中篇小說《龍天樓》,文體以文言文與白話文交雜而成。然後,他花了七年時間寫成長篇小說《家變》,當中運用了注音符號、外文、自創新詞及符號,還多用白字、僻字,甚至簡體字,又過度使用字詞,以及倒置習慣語等等,呈現了另一個文字世界。呂教授笑說:「所有文字都違反大家的習慣,大家不想讀下去。」

Image description 《家變》原稿

不囿於體制

《家變》的成功並未影響王文興創新的步伐,他要求自己不重複內容,甚至改用類似打鐵的方法,用原子筆把字逐個雕刻出來。前後花了二十三年時間,他終於完成《看海的人》上、下兩冊。交通大學教授張靄珠說:「潛意識面貌刻畫得非常精準。反映了大陸各省方言。也有人非常不喜歡,尤其是對文學抱傳統看法的人。」

王文興五十七年來一直與文字搏鬥,他把文字看成是麻醉藥。這位雕刻文字的小說家說:「人生有很多的苦痛,有很多的挫折。我認為文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人生的答案。」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華人作家》第五集《雕刻文學──王文興》將於11月2日(星期日)晚上八至九時在港台電視31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 及流動應用程式RTHK Screen同步直播及提供重溫。

Image description 客廳內放滿中西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