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盛世裸命時代矛盾―陳冠中論人類世出路Living Out the Contradiction of Our Time

2014-11-20

Image description

「活出時代的矛盾」,是陳冠中獲邀請成為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的駐院思想家後,在十月初發表的講座主題。我向來相信矛盾該是常態、根本,這講座自然是非聽不可。

矛盾,是生命的起源、本質。唸哲學文學以至人文學科的,應該不難認同這句話。最重要的是科學上,有關生命始源最新最具解釋力的理論,認為海洋中地殼滲出的鹼性熱水,跟在太陽熱力下,呈現氧化、相對酸性的上層海水混合處,兩種酸鹼度差異、矛盾的水源,在月亮引力潮汐的動盪下,造成了地球上第一批具生命條件的小泡泡,它們由一層無機物膜包裹着有機物。這些小泡細胞在膜的內外,天生具備酸鹼pH 梯度及電位差,可以進行化學滲透,讓電子從膜隔間流動,帶動質子穿透膜隔,形成質子梯度(Proton Gradient),能量及生命因此可生成。(註一)

矛盾常在 人要工作

陳冠中定居北京十年,在京城近距離體驗、觀察中國及較抽離地關注、凝視香港,寫下《香港未完成的實驗》、《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等社會觀察文章結集,以及現代中文小說重要又具啟發的一章──《盛世》和《裸命》。陳冠中十年來清減了,好像身上的俗事都放下,在思考中國及香港之間,他不離不棄的,是馬克思批判思想及社會學根源。看罷他就講座而寫,由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出版的新書《活出時代的矛盾》,深深佩服他對社會學古典至先驅理論承先啟後的洞見及鋒利的解剖,以及他試圖規劃走向「好社會」及理想「人類世」(Anthropocene )路線圖的氣魄。陳老師的識見,永遠是我的指路明燈。

精采之處,在於所用的中文語言,是精練到達頂尖,只此一家的陳冠中文體,帶些廣東俚語,是香港地道及中國古典思維夾雜,英文語意結構穿插下的深度思考,充滿豐富意象、雙重含義、理論、機鋒、反諷,在文字極度濃縮下而成,一本哲學意味細說社會體制組織分析及前瞻的小書形式深度鉅著。

南懷瑾先生說,人的身體是根本大矛盾,當中是佛學唯識深層理論。我想,以某一角度說,學佛大略是超越身體的矛盾,得自在。人必要有身體而活命,要活命得飲食,要得飲食,大部分人得作某程度的工作。陳冠中三十年前已接觸印度的宗教上師,他修為大概已到化境,所以他解說時代之矛盾,從最淺白的「人需要工作」說起。

緊隨在理工大學後,陳冠中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發表了題為「工夫、科技與未來的工作」講座,根據他新書內同樣思想脈絡而成。本文是依據他新書、兩場講座及跟他訪問的結合。陳冠中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唸預科時向報社投稿,寫唸預科及大學所學到的知識,往往在將來的職業上用不着,他認為是人生或成長的荒謬。講座上他引美國詩人Robert Frost 在“Two Tramps in Mud Time”中故事,作者閒時伐木來消遣作樂,兩位過路人對他伐木的技巧指點批評,為的是想替他伐木賺取工資。同一種勞動,有人視之為娛樂,有人視之為賺取報酬的工作。

工夫科技 遊戲生涯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 設計院為讀者免費提供陳冠中 新書。數量限為中、英文版各 二百本。請於十二月一日前到 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大樓十二 樓索取或致電9 8 6 5 9 7 0 0 向 Anita查詢。

甚麼才算是工作,要視乎個人,只不過在十八世紀中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後至現今,大部分人都是在一個具規模的組織下,按上級指示去進行工作,亦即是馬克思理論所說,人將自己的時間,按單位出售給資本家,人雙手生產出來的東西,跟本身「疏離」,這令到人「異化」,已不復是一個完整正常的生命。

陳書中說:「人類是智人Homo sapiens,有智慧的人科動物,也是工人Homo faber,懂得使用工具創物的人科動物, 人類甚至被認為是玩人Homo ludens,如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說的:人類⋯只有在玩的時候才是完全的人。」此外,陳以為人類至少還有道德人、社會人、經濟人等共六種面相。

「或許未來的好社會將出現六種能力面相的重新磨合⋯那或許就代表人類事業接近大功告成,不過為免陳義過高⋯本文將只談工夫、技藝、人的能力,嘗試恢復前兩者應有的豐滿含義以提供改造現有文明的線索」。以上是陳覺得技藝、合意自主的工作對人的重要之處。

最快樂完滿的人,是能夠將興趣與工作結合,如 Robert Frost 在上述書中所說的 :「吾底人生目標乃結合愛好與志業,就像雙眼成就一景」。可惜達成這種理想結合的現代人並不多, 而更多人面對的難關,是在科技發展下,愈來愈多的工作正在消失,即使是願意將時間斬件出售,接受自己「異化」, 也找不到僱主。

這個第三波衝擊, 是由九十年代電腦資訊科技I C T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帶動,它導致的工作消失,將比以往兩次工業革命出現過的兩波衝擊, 分別由機器創新及石油電力來協助、取代人力,更為激烈及大規模。牛津大學兩位學者的研究預期在未來十至二十年, 現時美國47%的職位可以被自動化機器取代。(註二)這樣大量的職位流失,會對全球的社會經濟帶來甚麼衝擊,是無人可以估計。

毀滅創新 財富分配

陳冠中說機械人取代人力,即使在中國已普遍,廣東省的月餅廠便是好例子。因為月餅是時節產品,一年只工作兩個月,到時又不容易請到熟練工人,人工愈來愈貴,廠家索性以機器代替人手。另一方面,年輕一代的民工,原是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一孩,跟電玩和網絡遊戲一起長大,習慣了快速變化的聲音影像,再不適應重複單調的裝配生產線,即使工廠提供不算太差的食宿福利,仍避免不了富士康的工人自殺悲劇,導致大工廠要積極走向自動化。

這個第三波的「毀滅式創新」,最終能否如第一、二次工業革命般,創造出更多新職位替代消失的工種,及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質素,還未看得透,目前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已發展國家近年面對失業率高企不下的困境,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得不到適合的長期工作,發展中國家更要面對經濟學家稱的“Premature deindustrialisation”。(註三)意指在自動化取代人力大趨勢下,以工業發展吸收鄉鎮非熟練工人的發展模式已不可行,真個「未曾發展已無望」。

Intel創辦人之一的摩爾在六十年代末,提出所謂摩爾定律(Moore's Law),指同一大小的集成電路的運算能力,每兩年就翻一翻。兩位麻省理工學者Erik 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 指出,1988至2003年間,電腦運算能力增加了四千三百萬倍。(註四)

懂得掌握、利用大幅增加的電腦運算能力的公司或個人,可以節省成本,獲取更大經濟利益;無法應對自動化洪流的,就面臨被淘汰命運,這將造成失業上升,財富再分配,貧富更形懸殊,亦對每個政府構成管治上的壓力。陳冠中推薦上述兩位MIT 學者寫的“The Second Machine Age”,就電腦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深度的分析,他們的看法是,若以國際象棋盤上六十四格為每一次的幾何級數遞增,現時科技才走到一半。

失業常態 轉移技藝

Image description

數年前一種被認為電腦不可能執行的任務,如在道路上駕駛,屬Large Frame Pattern Recognition,現在已被在公路上安全行駛了長時間的Google無人駕駛汽車所突破。剩下兩種機器還未能取代人的技巧能力,一是創作力,二是複雜的溝通能力。陳冠中說Zara成衣店的店長,都需要觀察顧客的打扮、喜好,快速向公司匯報他們預見的潮流走向,這仍是電腦未能取代的任務。

從樂觀的一方看,資訊科技成本的大幅下降,亦令到當創業家的門檻降低,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得以實現。陳舉例說在「淘寶」等網上商店出售自己的手工製品,或從外地或偏遠國度搜尋得的獨特商品,已成為不少人的謀生賺錢方法。外國有一些高學歷女性,因要照顧家庭放棄全職,在網上集結起來,提供專業的商業顧問服務。亦有賦閒在家的人通過網絡,在社區間提供互助的服務如理髮、照顧家人等。

未來社會的工作模式將走向更多臨時工、非全職工,地區互助,非巿場化,Micro Market。每個政府也得放棄全民就業的目標,找不到長期工作將會是常態,人必需要創造自己的工作、謀生方式。部份富裕社會如芬蘭、美國的亞拉斯加州,倡議向個人,不論有無工作,發放最低收入保障 Basic Income Guarantee ( BIG)。這方案若能推行,個人就有多一點自由去決定是否仍需要去找尋工作,還是用空餘時間去做最有興趣的事,是創作,是墮落,悉隨尊便。當然,這方法只有富裕社會才有能力推行。

面對未來就業市場的嚴峻挑戰,除了個人無可奈何的心理調整和社會或許可承擔的最低收入保障之外,社會到底應該提供那些教育,才能讓下一代擁有足夠廣度和彈性的知識和技能,所謂「可轉移技藝」,令他們足以渡過難關?陳冠中說現時中國及香港的背誦强記、考試成績為本的讀書方式可能已不合時宜,Montessori School 讓兒童從遊戲中學習的教育方式在外國愈來愈盛,循這套教育方式的北歐學生成長後,在高等學科試的成績也不會比死唸書的南韓學生差。我想從遊戲中學習,可能是更能結合智人、工人、玩人數種面相的教育方式。

社會創新 活出真理

科技發展勢將令不少工種消失,經濟上財富及資源將再分配,而資源再分配將一定牽涉到政治。大時代氣候下,每個政府要認真處理貧富懸殊不斷擴大的問題,回應弱勢社群的訴求。我想在這當前危險下,是不是同時帶來機遇,讓社會可以創新。陳冠中在演講之初,引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的上年度駐院思想家 Matthew Turner 為「社會創新」下的工作定義:「是一種共同協作的行為,以圖改革或超越令集體需求被邊緣化或導致不公的制度」,陳正在探討的社會問題及引伸含義,也是對之作出呼應。

陳冠中在書的最後一章說:「人這個物種,通過技藝和社會創新同時製造了養育自己及危害自己的條件。現在,人、物、科技、社會、自然在共同的高速進化、快速適應,既創新又危險,但每一代都只能活在其中,也總會有人在想辦法讓大家活出時代的矛盾,雖然過去僥倖的成功經驗並不一定能保障未來。」是一位哲人對未來社會或「人類世」,既樂觀又保守的寄語及祝福。

最後,以陳冠中引用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的句語作結: 「我所主張的是充分地活於我之時代的矛盾,那可能要讓嘲諷成為真理的要件。」

註一 : Martin, W & Russell, M 。見“Power, Sex, Suicide : Mitochondria and the Meaning of Life”Nick Lane ( 2005)
註二、三、四 : The Economist, October 4th - 10th 2014, Special report on the world economy : The third great wave

文:簡國慧 圖: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人物)、Ben Tam(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