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顧小培:吸收之道

顧小培 | 2016-06-29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中醫有沒有與「藥理學」相似的研究?不可說沒有。畢竟,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 做了之後,往往會有「想知道多一點其中過程究竟」的念頭,尤其是對付一些「將來可能再會發生的」事物,例如疾病。中醫為病人解困,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以我的理解,中醫的「藥理」,起碼在三方面與西醫的不一樣。

第一是基於中醫「因人施藥」的原則;有人形容那是「醫人」更甚於「治病」,所以,他探討的藥理是針對性和個別性的。第二是中醫「君臣佐使」的手法。第三是他用以掌握的另類概念,例如「去濕」、「驅風」:我雖然不能徹底明白這些術語,但不可以否定它們在中醫醫學中必然具有的特殊意義。

說起「君臣佐使」,那不單單見於中醫學,也奉行於全世界各地的烹飪。例如吃肉(君)時,加進筍(臣)、油鹽醬油(佐),另以生粉和水聚成湯汁(使),再加上烹調火候,才造出一道完美的菜。不但吃在口中感到味美,進入體內也易於消化吸收。

歸根結柢,不論是藥物也好,食物也好,「能被身體適當地吸收」,應是最重要的。

早幾篇前談到,小腸負責「吸收」,具體工作由上皮細胞表面一些凸出的「絨毛」處理。有一個病叫「克隆氏病」,病人的免疫細胞誤會小腸是敵人,因而產生抗體,後者能將小腸的絨毛破壞。病人於是變得很瘦,因為缺乏了吸收養分的能力。有一個補健食品能補救這缺失,那叫「核苷酸」(ACTA Medica Vol. 47, pp. 163-66)。民間智慧用食療的方法。將肉類及各種「滋補」的食材,加水以文火慢煮(煲)一段時間,將肉煮得糜爛,是為老火湯。肉中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會被切斷,成為核苷酸。不過,過程中產生嘌呤,後者被吸收,經小腸的「門靜脈」送到肝;肝臟中一個叫「黃嘌呤氧化酶」的酵素,會把嘌呤轉為「尿酸」。若血液中有太多尿酸,會引致痛風。若要幫身體一把,在煲老火湯的時候,可加以新鮮或曬乾的桑子。桑子的「桑酮」能抑制肝的「黃嘌呤氧化酶」,減低痛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