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何兆彬: 《The Beatles:走過披頭歲月》讓後世再認識這偉大樂隊的137分鐘濃縮Anthology

何兆彬 | 2016-10-12

樂迷都知道,The Beatles的大成期是在錄音室時期(1967-1970),也就是他們決定要終止巡演之後。那為何大導演Ron Howard要費盡心思拍這部史上唯一獲授權「披頭四」紀錄片《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The Touring Years)呢?看過就明白了。

1995年是筆者踏入社會工作不久的年份,每月都預留零用錢買唱片。The Beatles對我來說是個熟悉又不陌生的名字,我擁有幾張他們唱片,但又不知該怎買下去,他們為何稱霸樂壇被捧得像神一樣,往往說不上來。這一年出版的《The Beatles Anthology》是一系列電視紀錄片,連同3集Double Album(共六隻CD),全部由披頭成員Paul McCartney, George Harrison、Ringo Starr 參與製作,看後我對披頭四的創作過程,為何這麼偉大,已經能瑯瑯上口了。

電影《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是新一代的Anthology,讓年輕一代作初步認識的一套影片,它深入淺出,只是因應時代,變成了137分鐘的簡介,主力集中寫他們的冒起,為何瘋魔那個年代。但像我這種披頭迷大叔,一樣看得相當高興感動。

文: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導演Ron Howard自十歲就愛上披頭四,那一年(64年2月9日),他在電視上看了《The Ed Sullivan Show》,他先要求父母給他買一個披頭四假髮。

〈Eight days a week〉是The Beatle早期名曲名字。這名字本身也有段由來,當年Paul McCartney超速被停牌,他要再駕車往John Lennon家去時,問了司機一句:你有沒有努力工作?司機答他:有,Eight Days A Week。這成了他後來創作歌曲的靈感。

Eight Days A Week指的是勤力/忙碌,以Eight Days A Week形容The Beatles早期生涯大致貼切, Malcolm Gladwell的名著《Outliers》就以他們早期到德國演出密集,來表達一萬小時法則(10,000-Hour Rule)的重要性──每一件事情你練習了一萬小時,你就變成專家了。但看電影,你會發現The Beatles不只是練習,努力的樂隊很多,但名留千古的,只有極少數,有The Beatles地位的,只有一隊。

首先,是這四名小子可愛好玩,整古作曲,十分之得人喜愛。電影訪問了很多名人(也有學術界及作曲家),談他們的影響。借今講古的手法傳媒常會用到,明明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都變得近了,Ron Howard要告訴你,你的英雄偶像都是受他影響的。The Touring Years要講的絕不只是The Touring Years。

首先,我們會聽到大家說,當年的Beatles四人是如何佻皮搞鬼可愛。他們一出來就走紅,音樂當然瑯瑯上口,但更無價的是他們的真誠可愛。

Image description

音樂:巡演年份(1962-66)

音樂是最重要的。

The Beatles的創作大概可分成前後兩期,他們出版過兩款精選集,紅的叫1962-1967,藍的叫1967-1970,這就是官方的分法。一出道就爆紅,不斷巡演,每三個月推出一張Single,每半年出一張專輯大碟,當年的他們,用上少少的成功方程式,無限的才華,不斷的走紅。他們早年的唱片合約,條件較苛刻,錢大都流去唱片公司去了,要賺錢就得演出,但後來他們之所以不再公開演出,簡以言之,就是每當演出都全場少女尖叫,以當年擴音設備來計,他們根本聽不到自己在演奏甚麼。在片中,John Lennon說:「我們就像馬戲班一樣,觀眾根本不是來聽音樂的。」鼓手Ringo Starr又說到,當年由於聽不到樂隊演出,他們夾Band,就只好看著前面三人的動作去配合。有趣的是,樂隊成員在多年之後坦承,當年寫歌是有一定公式及計算的,但這種坦白真誠,不減歌曲的魅力。

演出的不快歷史,卻導至美麗的結果,他們決定往錄音室裡走,且越走越遠。當1966年出版一改以往風格的專輯《Revolver》,震撼了對岸美國的The Beach Boys,其主將Brian Wilson投入所有精力,在錄音室裡製作了經典大碟《Pet Sounds》,這又深深啟發了The Beatles,告別巡演的他們,以錄音室作樂器,錄製了開天劈地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這專輯在往後無數雜誌/音樂選舉中被選為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唱片,不斷被後世傳頌。

回到電影本身寫的1962-1967身上,早期的披頭四,歌都寫情歌,容易上口,也不複雜,但音樂上卻是十分長青。戲中找來作曲家Howard Goodall,要拿The Beatles跟莫扎特比較。莫扎特一生作曲幾百,真正上乘的只有百多首
,其實以密度及水平來計,The Beatles大致相約,一點也不輸莫扎特。

這電影畢竟是個Introduction,他沒有深究樂隊後期作品,那些深邃、實驗性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更大、更深。如果想知更多,Howard Goodall曾在近一小時節目"The Beatles - a musical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中詳細解說(《欣賞及分析披頭四音樂》,我把影片貼在下面)。

電影焦點在樂隊前期,只剛好談及了《Sgt Peppers》專輯的製作,及再跳到樂隊解散。也稍稍談及了兩首名曲《Tomorrow Never Knows〉及〈A Day in the life〉。前者本來自John Lennon按錯機器發現的古怪聲效,他把實驗性的Tripping的聲效用在歌曲當中,令人產生迷幻感覺。這些作品,都太偉大了。


Image description

人性:後世影響
音樂人的音樂是最重要的,有甚麼比音樂更重要的嗎?有,人性的光輝面。

戲中訪問了當年追訪的美國新聞記者Larry Kane。1964年,他21歲,自視是嚴肅的新聞記者,但因為Beatles來美時太紅了(後世稱來襲的英國樂隊做The British Invasion),他本想約樂隊在機場做個訪問,誰知道披頭經理人Brian Epstein反建議他,讓他跟隨並報道整個美國巡迴演出,他本想一口拒絕,因為那年,美國好多大事在發生:美國在打越戰,邁亞美擁著大批古巴難民,他不想就這樣,為了一隊「可能只紅幾個月的樂隊」而錯過了好新聞。但老闆命令,他要去跟隨樂隊巡演。他老不願意的去了。

最感動的一刻,是五十年後的他回憶道,當年Beatles相當紅,樂迷進場都是尖叫,進入歇斯底理的狀態的。樂隊演出都會在美國找暖場嘉賓,但他注意到,特別是John及Paul,性格十分之敏感,相當會關心他人感受,在巡演的路上,他們上機後都會蹲在暖場嘉賓的座位前,暄寒問暖,生怕他們受到冷落。

傑出的藝術家都是敏感的,多愁善感,落葉知秋。中醫說這是心力好的證據,也就是感知力和表現力都很好,因此能將感受化作作品。

另一段強烈震撼人心的,是電影訪問了黑人女星胡比高拔(Whoopi Goldberg),在她小時候,The Beatles很紅,但當年美國黑白分明,她喜歡這樂隊,一聽那音樂,她根本不會聽到當中有黑白的分別。她小時家裡很窮,到有一天披頭四要來她家鄉演出,她很想去,但根本負擔不起,到了當天,她記得很清楚,早上母親突然說要帶她去一個地方,但不告訴她是何事,直至到埗,才告訴她已偷偷買了門票。高拔記得很清楚看演出的感受:他們是沒有分顏色,我感到可以跟他們做朋友。(They were colorless, could be friends with them.")

另一回顧當年看披頭演出的巨星,是《異形》女星薜歌妮韋花(Sigourney Weaver),她剛搬了家,在當地都沒有認識的人,她記得要去Hollywood Bowl看Beatles,路程相當遙遠,看後她躺了下來達48小時,興奮得不能自己。

60年代正值美國民權運動,電影也紀錄了Beatles無意間參與了當中。當樂隊要到Jacksonville(Florida)演出,當地要求黑人/白人觀眾分席而坐,簡單而言,就是種族隔離政策。樂隊被記者問到有何意見時,正率地表達了不喜歡這決定,並決定了若當局不改變政策,就不會到當地演出。黑人學者Kitty Oliver當年還是小孩,居住在當地,親身見證了當局因此而改變政策,結果演唱會順利進行,黑白一家。後世認為,這演唱會把美國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大有推動力。

約在1966年,由於演出經驗太差,現場太吵,後來訪問Beatles成員也坦言,一次場次(例如到日本,雖然樂迷十分守規矩也沒有瘋狂叫嚷),他們根本沒有落力演出。樂隊開始思考下一步怎樣走,先決定的的,不再公開演出了。

這反而成了另一契機,他們入了錄音室做實驗,推出了《Sgt Peppers》及《White Album》等經典大碟。

當影片到了最後,交代他們拆夥前在天台演出,樂迷不無感嘆。但作為音樂人,他們名留青史,也功德圓滿了。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片名:《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
片種:紀錄片
導演: Ron Howard
編劇:Mark Monroe
級數:II A
片長:137 分鐘
語言:英語 (中文字幕)
上映日期:13-10- 2016
發行公司 : 安樂電影有限公司

Image description

在演出Footage中找回來,14歲的女星薜歌妮韋花(Sigourney Weaver)。 在演出Footage中找回來,14歲的女星薜歌妮韋花(Sigourney Wea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