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十年浪凡.一切從波鞋開始

2016-05-04

Image description

我們常說,時裝,是有時間性的服裝。當中的時間性,每個品牌及設計師都有不同準則,短是六個月,長則三、五、七年。十年,有可能嗎?

2006年,Lanvin重新推出男裝,由當時的藝術總監Alber Elbaz,以及還未成名的荷蘭設計師Lucas Ossendrijver聯手設計,從此,巴黎男裝更有意思。十年後,人面沒有全非,也是半非,深得所有人歡心的Alber Elbaz,突然在去年離開品牌,只留下Lucas Ossendrijver孤軍作戰,鎮守男裝。沒有亦師亦友的拍檔在旁,難免可惜,但地球還在轉,生活仍要繼續,在他加入品牌十周年之時,我們跟他做了一次專訪。十年浪凡,溫故知新,就由一對波鞋開始。

過去十年,真正將波鞋推上公子階級的品牌,Lanvin認第十, 恐怕沒有其他人夠膽認一至九。打從他們決定復辟浪凡男裝, 由2006秋冬的處男作開始,兩位已立下官仔骨骨的波鞋牌坊。他們那款漆皮鞋頭的華麗版All-Star,在行內覆蓋率極高,當年已超越幾多人擁有的層次,要數,就數每人有幾多對。個人認為,這對鞋,應該列入近代男裝史。

這款波鞋,至今仍是Lanvin招牌產品,關於它的前世今生, 聽聽Lucas Ossendrijver親身說法。「波鞋是男士裝扮必備元素,十年前,Lanvin是沒有波鞋的,我覺得一定要開發波鞋系列。自推出以來,系列發展愈來愈蓬勃,我們不斷在物料及顏色方面實驗,令波鞋搖身一變,變得史無前例的高貴,並且成為iconic product。今天,波鞋系列已成為我們男裝accessory 極其重要的部分,相當於女裝的手袋,我感到非常驕傲。」作為設計師,最令人羨慕,是可以自己設計自己着,所以他大部分時間波鞋不離身,親自兼任品牌最佳模特兒。

在我心目中,這位身高六呎二,擁有比男模更男模身形的設計師,是最近在咫尺的Lanvin man。他說,他腦海中的Lanvin man,多於一個形象。

Image description SS16 系列

「我們不會支配客人應該穿什麼,而是為不同類型男士提供選擇,讓他們自由配襯,透過衣服展現獨特個性。我相信,他們進入店舖,為了一種視野,為了衣服背後的故事。每一件衣服,不單是basic,而是special,充滿細節,他們懂得欣賞物料的質素,以及我們提供的多樣化。」

Lucas Ossendrijver在荷蘭近郊城市烏德列支長大,今年四十六歲,父親擁有一間建築公司。小時候,像你像我,喜歡砌積木,不過他砌的是真木頭,從那時開始,他知道自己享受手作。「到了十七歲,我了解到自己的將來,不會跟自然有關,而是其他範疇。於是,我便跑到Arnhem Fine Arts College,修讀建築,花了一年時間學習基礎,終於找到我想行的路,原來不是建築,而是時裝設計。」

同樣曲折離奇,他決心成為男裝設計師的引子,不是因為校內時裝設計訓練,而是一件古着。「在college最後一年,我在一個flea market買了一件男裝二手西裝,決定把它拆開,看看它的內部結構。當我發現西裝內的馬毛canvas、interlining及人手縫線,簡直是引人入勝,直接驅使我設計男裝。」我沒有拆過西裝,但欣賞過一些男裝展覽,西裝內部結構,確實比想像中複雜得多,一件手工講究的tuxedo,單是肩膊位置,連同墊膊,足足由多達六層裡布組成,才會筆挺。

可是,創新是設計師天職,傳統在他而言,是一道必須跨越的高牆,即使不能跨越,至少也要把它重建,所以一開始在Lanvin,他已決定要把男裝翻天覆地。

「人不會改變,男人不會改變,但生活方式會改變。從我的觀察,男士對時裝的興趣,大大提升,接受程度愈來愈開放。現在的男士,在購買時裝方面,開始貼近女士的習性,較少實際需要,比較多是他們想得到一件產品,更具衝動性,更加坦率。身為設計師,這是一個新機會,我們必須不停提出疑問, 作出調節。」

多年來,他堅持破舊立新,將傳統男裝摩登化,講過類似說話的設計師,多不勝數,真正把兩者融合,漂亮有型地完成的, 只有他跟Alber Elbaz。這些年間,他為男裝創作出大量符號, 隨便數數,衣服刻意披口的布邊,恤衫上的grosgrain(橫紋帶)衣領,混合兩種布料拼合的外套,沒有裡布的unlined西裝,連拉鏈扣都設計過,由鐵線扭成一個梯形,每一個detail, 都值得仔細欣賞。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都是signature, 識貨之人,望見恤衫領,甚至拉鏈扣,便知道是Lanvin。

Image description Alber Elbaz與Lucas Ossendrijver, 令人懷念的畫面。

Image description

設計是輸出的工作,有輸出,要先輸入,設計師通常受其他藝術創作刺激,他都會從書本及各種影像得到靈感,但更多時候,反而來自工作。「我最享受的創作時刻,是最初構思,任何事情都處於開放的階段。每一個系列,往往由直覺開始,可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想法,一個字,甚至是對之前一季的反應。

「有時候,人就是會有衝動,改變以往做過的一切,勇敢探索新事物。這是我最喜歡時裝的地方,每季來一次大變身,重新創造自己,盡量做得更好。」最後一句,有點TVB,他當然比TVB有說服力。當中之耐人尋味,是他勇敢自省,不怕推翻自己,極之享受每六個月變一次。不過,當他沒有半年時間的奢侈,壓力便會自動找上門。

「今時今日,我們的生活,所有資訊,包括時裝資訊,一下子便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令時裝變得更加民主,任何人都有權發表意見,不像以往的精英化,這是速度衍生的轉變。過去,我們一年只有兩個時裝騷系列,現在再加上兩個pre-collections,總共四個系列,快速的持續需求,為設計師形成沉重壓力。」壓力與動力,向來是冤家,壓力也可以帶來動力,有人會不知不覺間,自虐地享受壓力帶來的快感,他都有些少傾向。

「設計無時無刻佔據我的思緒,我喜愛音樂及藝術,但這些興趣帶來的刺激,遠不及創作。我愛上那種速度,甚至難以抽離,即使我在放假,也很容易會悶。」口裡說壓力,身體最誠實。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波鞋三傑,右面是原祖款式,中間是四年前 開發的爬山款波鞋,左面是今季新鮮熱辣的 魔術貼高筒波鞋。

我們認識的Lanvin,着重對比,新vs舊、闊vs窄、長vs短、formalwear與sportswear ,時裝騷音樂,經常夾雜古典與電子,連以前他跟Alber Elbaz謝幕,都是巧合地一高一矮、一肥一瘦。這些雙雙對對、天生對立的矛盾,都是他的男裝實驗研究對象,品牌最近亦以「The Creative Laboratory」為題,發出一則十周年號外。在他的概念,時裝創作是一個延綿不斷的過程,永遠不會停止,設計就是idea不停改變、進化。

既然如此,問他十年來,那段時間是他創作生涯的轉型期,或者那個系列影響特別大。

「每個系列都是獨一無二,可能其中一季,在創作上開始轉變。在Palais de Tokyo舉行的FW11系列,場內容納較多觀眾, 整個系列,感覺上較成熟、自信,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轉捩點。」當時有幸在現場睇騷,那個系列,無疑是浪凡十年最精采系列之一,他破天荒將羽絨外套,直接縫在大褸外面,有一兩件還可以雙面穿着,外套的結構,像精心設計的僭建,每一吋都精準到不得了。這是頂級男裝品牌首次把羽絨送到天橋, 他亦在這系列開始,率先在設計滲入爬山裝束元素,現在回頭一看,影響非常深遠。

回憶創作生涯的重要時刻,尤其是Lanvin階段,他說首先會想到一起工作的團隊,大家共同經歷的旅程,以及途中遇上的人。「設計不是孤單的工作,而是講求整體合作,每個崗位的夥伴, 包括我最愛的設計團隊、媒體與客人,只有大家同步前進,才能把設計慢慢發展成一門生意。」謙虛有禮,低調友善,是Lucas Ossendrijver每次謝幕及活動時,永遠表現出來的態度。

Image description FW11的雙面羽絨大褸,這個造型,根據他 本人透露,是他十年最愛之一。

今天在Lanvin闖出一片techno男裝新天地,但他很清楚, 現在得來的果,正是過往在Kenzo、Kostas Murkudis及Dior Homme工作種下的因。「每份工作帶來不同經驗,會遇上不同的人,體驗各種工作模式及文化,有助塑造我的設計基礎, 沒有這些經驗,沒可能應付現在的工作。我的設計生涯,最重要一步是來到Lanvin,跟Alber Elbaz工作。當時,我給他寫了一封信,一星期之後,便跟他及Madame Wang(Lanvin老闆娘)見面,我們就是這樣開始。」

一轉眼,十年,他的身形、髮型都沒怎麼變,變的是跟他並肩作戰的好拍檔。當年的漆皮波鞋,已從天橋退役,晉身為品牌的permanent collection,並且開枝散葉,成為市場上最包羅萬有的波鞋系列。現階段,未知品牌會否為他的十年紀念舉行慶祝活動,如果有,不如搞一場十年浪凡幾翻身波鞋派對,要大家從鞋櫃把當年的波鞋找出來赴會,應該會幾好玩。

文:Ben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