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傘兵食店 寶島麵重情有愛

2015-04-17


許多台灣老牌食店都有轟轟烈烈的故事,台北市重慶南路的北平田園餐館創辦於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大大的金字「田園」寫在漆黑的牌匾上,上款:「慶瑜老弟紀念」,下款:「蔣緯國題」,足證鄧老闆有不一般的過去。如今店舖傳到第二代鄧中平手中,他和太太王靜儀承載上一代的記憶,又要書寫下一代的故事。

北平田園的故事得從1953年的東山島戰役說起……

7月16日凌晨六點,十五架國民黨軍隊運輸機載着班長鄧慶瑜等四百多名傘兵,在蝴蝶狀的東山島上空空降突襲,惜由於空降高度過高和誤算拂曉時刻,導致飄落的「蘑菇」成為地面共軍的活靶。同時,走水路的地面部隊也計錯潮汐時間,沒能及時登陸聯合作戰。更糟糕是,傘兵與戰鬥裝備分開空降,出現有人無槍、有槍無彈的情況,甚至連無線電也掉進海中,無法與外界聯絡。

這場戰役歷時四天,共軍保住東山島,國民黨軍則狼狽撤回金門,陣亡將士兩千六百多人,七百多人被俘,其中傘兵只有五分一人幸存。回台後,屬於精銳之師的傘兵備受冷落,這些老傘兵在退役後想起家鄉美食,於是分別開了多家食店,比如朱記餡餅粥、北平半畝園、北平田園。經過數十年的經營,第一代老闆移民的移民、退休的退休,北平田園也由鄧中平和太太王靜儀繼承。

Image description

同袍情親手造

鄧先生本身也是軍人出身,後來看到店裏老兵老態畢現,於是退役回去幫忙。店裏人人都是前輩,粗重活都由他來,父親也從嚴經營,工序上不許有任何改良。三十五歲時,父親移民加拿大,鄧先生正式接手經營,並多次在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獲獎,令店舖的知名度大增。然而,他愈成功就愈能理解為何父親堅持手工製造,因為那是同袍之情的表現,一邊製造食物的原味,一邊訴說當年情。

如今,鄧先生主力對外聯絡,太太王靜儀主掌廚房,這個組合令餐廳更上一層樓。難以置信的是,來自台中的王師傅本身不會做菜,最難忘是小時候吃過的北方小米粥,「在南頭吃的,我們本土台灣人吃白粥,小米粥是黃黃的,還可以加糖,吃上去綿綿的。那次之後再也吃不到,直到嫁過來才找到當年的味道。」她本身是做護理,經朋友介紹才認識鄧先生。

鄧先生軍旅出生,記者調侃會不會很兇,說話溫柔的王師傅說:「我比他更兇!可能是年紀上的差異,他比較讓我。」2008年之前,她只是偶爾回店裏當替工,後來看人手實在不足,才辭職全身投入。「我從切菜開始學起,揉麵什麼的,做廚房蠻辛苦,又費腦力。後來才發現自己有點天分,加上半途出家什麼都好奇,不斷學習各人的好處。」

她的清燉牛肉麵2012年獲得清燉組亞軍,記者好奇為何台灣的牛肉麵那麼出名?「我聽公公說當年跟老蔣打仗過來,生活比較艱苦,本地台灣人又不吃牛,於是就做牛肉麵。」台灣跟注重農業的地方一樣,把牛視作耕作的工具,勞碌一生變成老牛,才迫不得已用來做成飯菜。王師傅本來也以米飯為主,嫁來北平人家庭十多年,也改以麵食為主,「我還蠻喜歡吃麵條,口感好。」

Image description 鄧師傅是第二代掌門人,堅持父親人手製作的傳統。

獨特旗語落單

半桶水都沒有的老闆娘,來到一室老兵的店舖,會不會遇到很多麻煩?王師傅說有的只是濃濃的感情,「我去的時候很多老兵都退休了,但亦有老伯伯不領薪水幫忙,他們喜歡與同事和食客互動,邊工作邊聊天。」最近,第一代老兵員工屈繼善回到店裏敍舊,還跟王師傅在店門前合照。從他們的口中聽到更多老店的故事,也令王師傅更用心做好每一道菜。

「他們同袍情感很重,當年一邊煎餅、削麵,一邊聊天。我公公說,他們當年一起從飛機跳下去,掉入對方的陷阱,是必死無疑的。大家能夠再回來,等於是重新撿回性命,所以很珍惜這份感情。他們覺得既然活下來了,就要好好把握人生,於是一起研究家鄉美味,回味在北京、山西、山東的美食。」難怪,他們店裏賣的都是餡餅、牛肉麵等北方菜。

王師傅說店裏還保留一些「文物」——旗語。過去士兵們在戰場上要傳遞訊息,都會透過旗語來溝通,鄧老先生的時代生意火旺,廚房煙霧瀰漫,食客和員工的叫聲此起彼落,點餐恐怕喊破喉嚨也不得要領,於是就把軍隊裏的旗語引用過來,已經成為田園的獨特文化。比如紅燒牛肉麵是紅色的長條、番茄麵是橙色長條,番茄牛肉麵則是橙色加一條黑。

王師傅說:「以前廚房和客人座位相隔很遠,師傅們就把旗語掛窗口,表示客人要哪種麵。」丈夫接手後曾經進駐華碩關渡大同廠的員工餐廳,但是這些餐廳和百貨公司的美食街一樣,要求出品標準化和高效率,人情味卻少了許多。因此,鄧先生後來退出這個市場,專心做好目前在重慶南路的老店,以及台北車站微風廣場的分店,希望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機械的味道。

傳統的味道自然要保持,但也不能沒有演變,就像歷任總統府主人們的大陸政策,從蔣公的「反攻政策」、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陳水扁的「一邊一國」,到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馬大廚手中這碗「牛肉麵」是愈來愈乏味了。王師傅也深諳健康飲食的重要,於是製作了這款反傳統的清燉牛肉麵,「傳統的紅燒牛肉麵比較油和鹹,因此改良出一些清淡點的。」

這碗麵做法也簡單,先把牛骨和腱子汆燙出血水,然 後把牛肉切成片備用;將紹興酒、鹽等調味料,與牛骨、牛腱肉放入鍋中加水,並蒸至軟嫩;最後把麵條煮熟放入碗中,加上牛肉湯、牛肉等即可。「我們選用美國牛肩肉,取其牛肉較為香甜。這是2012年研究三年而成,現在的客人都喜歡原來的清爽味道,簡單的原料就能滿足。」

Image description 王師傅由對廚藝一竅不通,到現在是牛肉麵的亞軍得主。

踏實中找創新

另一款番茄牛肉麵也是王師傅的得意之作,「我嘗試在麵裏放番茄,酸酸甜甜的味道,加上豬肉藻提高鮮度。我們採用兩種番茄,綠色的味道較酸,紅色的則色彩鮮豔,加上紅燒的豆瓣香。客人都非常喜歡。」她的軍人老公很鼓勵新嘗試,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浪費食材,她坦承有時會感到壓力,「有時候大家理念不一樣,看東西的角度不一樣,他希望不要浪費太多食材。」

這就是外省人和本土人的區別,然而,王師傅看上的就是丈夫的踏實。「他們外省人比較節儉,老一輩都很踏實,可以吃的都不要浪費,所有食材的損耗率都不能太高,這是他教我的。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考慮收益,該給客人的就得給,畢竟客人不接受的話,做什麼都沒有意義。」王師傅經過多次比賽,也明白好吃與否人人不一,只要符合客人需要,把食材、味道調到最合適就行。

王師傅夫婦膝下有四名兒女,記者問她會否讓孩子繼承家業?她淡然說:「老大喜歡畫畫,老二喜歡滑輪子,老三喜歡吃但不喜歡做,最小的一歲半,還不會說話。哈哈!」她自己當年何嘗不是會吃不會做?不過,哪裏做飲食都不容易,「(一周工作幾天?)七天!哈哈!過年時候會多休一些,每天八點開始準備,十一點開門,下午休息兩個半小時,晚上八點打烊……」

復活節期間,王師傅將出席荷里活廣場的台灣牛肉節活動,那是她今年額外的假期……

Image description 鄧師傅的四個兒女當中,將來哪一個會繼承老店衣缽?

撰文:陽 一

攝影:陳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