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射精多身體好?

2015-06-24

 

早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發表調查,指在40至49歲男士當中,每月射精達21次或以上的,患上前列腺癌的機會比射精次數4至7次的男士低約兩成。另一個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調查則發現,與超過20名女性發生性行為的男士,患前列腺癌的機會大減;未有性行為的男士比有性行為的男士,患前列腺癌風險增加1倍。如果將兩個結果合併來看,便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風流又經常自慰的男士,患前列腺癌的機會應該不大!相反,結婚但性生活不活躍,害怕妻子責怪而不敢自慰解決性需要的男士,應該是高危一族了!

Image description

性的迷思往往來自簡單化的解讀,從前不是也有「1滴精,10滴血」的說法嗎?我們往往在「傳統智慧」和「科學研究」兩者之間糾纏並因而感到迷茫;「射精多到底身體會更好還是更差?」這問題到底有沒有最終答案?還是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會有這個疑問?

就以男性自慰作為例子,通常被理解為解決性需要的功能性行徑:慾望驅動,目標(射精)為本。不過,射精的滿足感也會成為慾望的驅動力,推動下一次或更瀕密的自慰行為。表面上是解決了一次性慾的需要,卻逐漸產生了「增強回饋的雪球效應」,形成一種重複行為的習慣。如果人類像其他動物一樣不懂思考,你最多只能以轉移焦點的方式,暫緩某些慾望對你的誘惑,但由慾望驅動的模式不會改變。

自慰本來是一個探索身體的學習經歷,當中包含對身體反應的了解及相關的思考過程,有關「射精多到底身體會更好還是更差?」這問題,在形成自慰習慣行為的過程中正好產生調節作用,讓你反思及留意自慰行為與身體狀況的關係,因而不會走向兩種極端的情況:沉溺或恐懼。大前提是,你必須對性慾、身體這些話題有正面的學習態度,接受性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然而這正是現代性教育中,最常被忽略的一個環節。

文:林慶洲

作者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