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預防心血管疾病 從膽固醇入手

2016-08-18

Image description 陳醫生指出,即使沒有危險因素,一旦出現心臟病病徵,便應盡快見醫生。

心腦血管疾病是本港第三、第四號致命殺手,僅次於癌症及肺炎。引致心臟病的風險因素雖多,但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卻是預防此病的基本法。心臟科專科醫生陳志堅為我們講述心臟病的類別,並集中講解冠心病成因、風險因素,以及藥物控制等詳情,並糾正一些病人對血脂管理常見的誤解。

心臟病類別與風險因素

我們一般提到的心臟病,可分為四大類,包括: ( 一) 冠心病:心臟主要靠冠狀動脈供應氧氣運作, 當血管出現病變導致阻塞便會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等問題。( 二) 心律不正:泛指任何不正常的心跳或心律問題,其中以心房纖維性顫動最常見。( 三) 心臟衰竭:通常出現在患者心臟病發後心臟功能受損,令心臟無足夠力量輸出血液到身體各部分,就如水泵功能出現問題。( 四) 結構性心臟病:例如心瓣倒流、收窄、先天性心中隔( 分隔左右心室) 缺損等。上述四大種類都常歸納為心臟病。

說到心血管疾病常見的風險因素,則可分為不可改變及可改變風險因素兩大類。不可改變的因素包括:性別,因男性患上心臟病較女性為高;年齡, 心血管風險會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家族遺傳史,若家人曾經患有心血管疾病亦會有較高風險。而可以逆轉的風險因素則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糖尿)、高膽固醇;吸煙、尿酸過高。

這些風險因素如何引發心血管疾病?陳醫生詳細解說:「主要因為膽固醇等物質引致血管內發生病變及氧化程序,便容易把膽固醇積存在血管內壁,令血管管道逐漸收窄,當病人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便會加劇血管病變。另一方面,血管內膜會放鬆、收縮及對某些物質產生反應,當血管內積聚了脂肪、膽固醇、白血球、肌肉增生(血管內的平滑肌)等物質,並吸引一些結構物如纖維等積聚,令血管的通道愈來愈細。」

血管輕微收窄是沒有病徵的,即使做運動心電圖檢查亦未必能發現。但由於科技的進步,血管輕微收窄已可經由電腦掃描檢查出來,只要發現血管內有斑塊積聚、血管病變,現時醫學界的做法都會給病人處方藥物,例如膽固醇藥或阿士匹靈等。若收窄幅度達七成則視為嚴重,會建議進行手術如通波及置放支架。過去使用沒有藥性支架的通波手術,約有四至五成機會病情會復發,但現時多採用有藥性支架,復發的機會降低至5-10%。

如何預防這個致命殺手?

Image description 當血管出現病變導致阻塞,便會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等問題。

「即使沒有危險因素,一旦出現病徵便應盡快見醫生。危險因素中尤其注意不要吸煙,因為吸煙是比糖尿病更甚的危險因素。此外,定時運動、飲食有節制、定時檢查三高(糖尿、膽固醇、血壓), 因為三高很多時是沒有病徵。若有高危因素者,應在早期致力改善,則患心血管病的機會便會大大減少。」根據世衞標準,上壓和下壓若分別等於或高於140mmHg 及90mmHg 便屬於高血壓,若有冠心病、糖尿病者,上、下壓應控制至135mmHg 及85mmHg 或以下。現時減低心血管風險主要透過藥物控制,當中尤以他汀類藥物(Statins) 最為普遍及較多醫學研究數據支持。陳醫生指出,膽固醇有七成是由人體的肝臟自行製造出來的,約三成從食物中吸收,統計發現無論如何努力如戒口、做運動等, 最多只可把膽固醇水平減低約20%。而他汀類藥物能從肝臟阻截自體製造壞膽固醇,從而達到降低心血管病發生的機率。

跟隨醫生指示服藥

Image description 當血管內積聚了脂肪、膽固醇等物質,並吸引一些結構物積聚,便會令血管的通道愈來愈細。

歐洲心臟協會今年五月出版的「心血管病預防指引」,建議給有心血管病或高風險人士如高血壓、糖尿病人士處方他汀類藥物。陳醫生表示,現時本港醫生有按指引的做法,按病情需要處方不同劑量他汀類藥物,及早控制心臟病發風險。

很多病人對血脂管理有所誤解,最常見是服藥後血糖及血脂情況改善了,便以為毋須繼續服藥, 陳醫生提醒病人,一般情況下須繼續用藥,除非他的生活習慣作出了很重大的轉變。「若血壓、血糖和血脂的超標情況不嚴重,而病人有足夠的運動, 並嚴格遵守健康飲食原則,三高是有可能回復正常的,但只有很少部分的病人能做到,絕大部分病人仍需長期靠藥物控制病情,而醫生會根據病情調整藥量。但如果是曾經有心血管病發病人,一般都不建議停藥,因他汀類藥物還有其他作用,例如穩定血脂斑塊,令斑塊不易爆裂,減少再引發心臟病機會,亦可減少血管發炎現象。

陳醫生建議,無論任何歲數,若有擔心都應接受身體檢查,而年屆40 或以上人士,更應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一旦發現有心臟病,亦可及早處理。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