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金融專家錢志健: 適量加壓 提升表現

2013-02-20

Image description

踏入蛇年後,第一次在金融圈內和大家見面。在此,祝大家身壯力健,活得充實!

初二晚回到香港。初三返回蘭桂坊辦公室弄一些小事情──派利是!雖是公眾假期,但保安員叔叔是沒有假期放的;近年蘭桂坊治安變差,人流也複雜了,幸好今年順利由龍轉蛇,也要多謝保安叔叔一眼關七的能力。

美國的季度業績公布期已完結,等到4月,分析及評論員又會為不同的個別公司再「緊張」起來。芝加哥VIX指數再創近期新低(上周五收報12.46),是否更多人愈來愈樂觀,市場已沒有大隱憂可言?

假若大部分人也相信疑似盛世,那邊廂,正如已封刀多時的量子基金創辦人索羅斯(1930年至現在),在上月瑞士的環球經濟論壇所言,只要美國經濟明顯地復蘇,利率也將會大幅飆升,而這利率的上調極有可能於今年出現。

也不要忘記,於5月美國國債上限能否順利提高,也是另一隱憂。

今天較大的篇幅落在心戰的領域。最近在一業內人士的聚會上分享了投資行為的個案危機意識,以及情緒操控的實例。這較抽象的話題,也涉及釋放人類潛能,技巧具爭議,且博大精深,我會以互動形式帶入話題:

問:在心戰攻防(Inner Game)的操練,很多時像是可有可無,在對沖基金的領域,心戰攻防是否重要?

操盤人克服障礙

答:著名對沖基金SAC Capital曾用5年時間聘用精神科權威Dr. Ari Kiev為SAC的「in house」精神科醫生,為操盤人把脈。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如何能提升操作上的EQ是大學問,自行決定(Discretionary)操盤人也要不斷去打一場又一場的仗,有成功有失敗,情緒不佳時對市場的敏感度也會降低;操作上的EQ,便是要克服障礙,克服心魔。

問:剛才你說Dr. Ari Kiev為SAC把脈,SAC老闆Steve Cohen當然可以花得起一二百萬美元去做此事情,如果在這fine tune過程,回報有顯著改善,錢是值得花的,還是買一個安心?

答:也有一些運動員,透過心像技巧(Visualization Techniques),更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希望發揮自己更大潛能;同樣,技巧也可應用在操作上。在操盤的領域,如果交易員能因為發放更大潛能,接收的訊息也變得更清晰,如每一季度可多50至150點子利潤,這是令人振奮的事情。

問:你過去在不同的場合也會談到推進更高的人類潛能,聽落很抽象,有沒有一些簡單的圖表,可說明有適當的壓力實際上是好事?

答:看Stress and Functioning這個簡單圖表,我們很容易理解到,有適量的壓力是好事,也可把表現提升至最高極限。在此,表現(performance)包含了生理及情緒上(Physical & Mental)的兩種元素。過度的壓力則會把事情弄巧反拙,故最後的breakdown(崩潰),也可指是生理及情緒上的全面崩潰。

問:你約兩年前也有提及懸崖跳傘(Base Jumping)及火上行(Fire Walking)這些極端活動;火上行有機會灼傷,懸崖跳傘有機會降落傘不能打開,後果可以是粉身碎骨,值得嗎?

答:先說懸崖跳傘。坦白說,克服內心障礙的方法有很多,而在操作的領域,單是貪婪(greed)、恐懼(fear)及心雄(euphoria)的處理,已很頭痛。我有一位紐西蘭籍朋友叫Andy,是香港改裝哈利電單車隊Mad Dog的會員;長話短說,他是某投行的Head of Trading,十多年前未入行前,他已在澳洲及紐西蘭作跳傘教練(skydiving),後來興趣再轉型,轉戰更激的懸崖跳傘。

問:這是X-Game的一種?

答:對,除了Andy,我也認識到一位美國做Discretionary CTA(自行決定操盤人)的朋友,也是愛上了懸崖跳傘。

懸崖跳傘與止蝕

問:這些X-Game,是否要令操盤人更有危機意識?

答:對,要在「生死關頭,極速跳車!」懸崖跳傘對一些不肯止蝕的操作者更了解到在生死存亡之時,如不再開降落傘(止蝕),後果可以很恐怖!試想想,不把降落傘打開,令操盤人聯想到如果不止蝕便等同撞崖。一些操盤人也可能經歷過,本應是每個槓桿部位有2%即日的cut loss rule,不甘心,結果弄致部位出現了20%或更大的即日損耗,慘情!

問:懸崖跳傘本身便是一個「玩命」的隱喻?

答:你不可不知,玩懸崖跳傘的好手,平均也只能維持大約6至7年時間便會離場。統計數字顯示,在6至7年內,玩家有機會斷骨、見到朋友在過程中死亡,或持續這玩意,自己也有機會死亡。上述三點,令操盤人容易聯想到在追尋資金曲線(Equity Curve)要有正回報的同時,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也極重要,可以說是paramount importance!

問:極端行為會帶給我們極端效果嗎?

答:用英文會說得更清晰:extreme experience引發extreme results,但願如此!

極端行為不能過度

問:你在亞洲、北美及倫敦,曾帶領及參與了不少次的操盤人心戰工作坊,但那麼激的體驗,是否一次過可改變一些操作上的壞習慣,從而可以重生?

答:極端或你可以叫它作激的行為,不可能過度進行,正如剛才Stress & Functioning的圖表所顯示,如過度地進行,便有機會導致失衡;沒有人能夠100%在每次危機中能化險為夷,從而反敗為勝。還有,如何釋放人類潛能又是另一大學問,如果對腦神經學(Neuroscience)感興趣的朋友,也可參考此書:Hedge Fund Leadership:How to Inspire Peak Performance from Traders & Money Managers,而作者便是剛才提及過的Dr. Ari Kie,值得閱讀。

互動對話到此為止,日前聽到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於2月尾退位,引來很多猜測;我雖不是天主教徒,但我絕對覺得本篤十六世是一位入世神修的偉大人物,上帝也重用他。還記得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爆煲後數星期,教宗便為金融海嘯作出以下評語:「財富不見了算得上什麼?」在此,用英文原文最直接:「Money vanishes, it is nothing!He who builds only on visible and tangible things like success, career and money builds the house of his life on sand.」換句話說,金錢遊戲,一切皆幻影!

最後,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於4月13日(周六)下午有一新工作坊:Disciplined Trader(操作:紀律與實踐)。如何懂得判斷、如何選擇,聽起來容易,但從來不易!希望4月中這約會,可給大家一點腦震盪。有興趣了解可聯絡我。

祝大家平安,下周一見!

[email protected]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