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糖尿病血糖控制愈低愈好?

2014-07-23

Image description 職業司機食不定時,若發現手震或頭暈,更要小心是否患上糖尿病。

肚餓餓、手震震、頭暈暈、眼花花、流冷汗,食點東西會好些少:這些都是陳先生向醫者訴說的狀況;五十歲的陳先生最近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並會到醫者處定期覆診與處方糖尿藥。

以上都是他最近常常發生的情況,醫者看出陳先生十分焦慮,便問他擔心什麼情況。「醫生!我有糖尿病,這些是不是中風先兆?」陳先生焦慮地表示。

了解到陳先生的憂慮,醫者便詳細詢問他的病歷,細問下,知道因為陳先生是的士司機,每天在馬路上奔走,客人路程的遠近,實在不能掌握。這令到陳先生的飲食時間不能定時:若客人路程較短,他可以有充分時間安排午膳,若客人路程長,很多時便要延遲午膳時間,待客人到達目的地後才能進食。但更甚是若客如輪轉,一個接一個,陳先生有時甚至要到下午茶時間才能進食午餐,而他就是在這些時候常會出現手震頭暈眼花的病徵。

當醫者排除了陳先生有中風,心臟病或其他內分泌毛病如甲狀腺亢進等紅旗症狀後,便診斷陳先生不是中風,而是「血糖低」的情況。

「有糖尿病的病人,血糖不是愈低愈好嗎?」陳先生釋懷後便心生疑惑向醫者問。

「當然不是!」醫者肯定地回答。

忽視血糖低情況

Image description 糖尿病人的飲食要知道「食什麼?幾時食?食幾多?」還要選擇低糖高纖、低脂低鹽的食物。

「血糖低」是指病人身體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如手震肚餓頭暈眼花,身體血液葡萄糖測試少於3.9度,而症狀會於血糖回復正常後消散。當身體內的血糖水平少於2.8度,就是嚴重低血糖。病人通常會不省人事,故不能為自己補充糖分,是十分危急的情況。而血糖低的情況除了會影響病者身體外,更有機會影響他人。以陳先生為例,若陳先生於載客期間因沒有食午餐而出現嚴重血糖低的情況,他有機會突然休克,危及自身及乘客的安全,更有機會禍及街上的途人。

根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ACCORD(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研究,引致糖尿病人血糖低的最大原因是不定時飲食(48%),其次是運動(15%),第三是不正確使用胰島素(9%)。其實糖尿病人嚴重血糖低情況並不常見,但很多糖尿病人沒注意血糖低的情況。他們大多不為意自己出現低血糖症狀,或很多時自行處理而沒有向醫生滙報。這些都會影響醫生對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特別是於用藥及飲食調理方面,對病人長遠的治理是沒有益處的。

較容易出現血糖低的糖尿病人風險群組有長者、腎或肝功能受損、有微血管併發症、腦退化、血糖控制過緊、有糖尿病時間較長、有低血糖病歷、糖化血紅素(HaemoglobinA1C)過高或過低及教育水平較低人士。

對糖尿病人而言,血糖並不是愈低愈好。血糖低對糖尿病人身體、心理、社交各方面,甚至對社會都會有影響。血糖低會使患者眩暈,容易跌倒,有機會導致骨折;研究顯示嚴重血糖低會增加主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血糖低會使病人覺得糖尿治療會傷害身體,因害怕血糖低而不遵循治療;這些都會影響糖尿病人的生活質素。而社會的醫療支出當然會因為這些後果而增加。

糖尿病人要預防血糖低,首先要與醫生訂立適合個人的治療目標和計劃。醫生會根據糖尿病人的年紀、工作、背景及喜好決定治療的方案。另外,醫生會向病人說明糖尿藥物的作用、療效及風險;並教育病人低血糖的症狀、重要性及處理方法,使病人能察覺及處理低血糖情況,然後向醫生滙報,從而檢討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糖尿病人的飲食要知道「食什麼?幾時食?食幾多?」糖尿病人要選擇低糖高纖、低脂低鹽的食物,而每天進餐要定時定量,身體的血糖水平便不會過高或過低。當身體需要額外糖分,如做運動時,醫生都會建議病人可於進行運動前適量進食,給予身體適當的糖分,預防低血糖的情況。

帶備單醣類食物

Image description 醫生亦會建議糖尿病人隨身帶備單醣類食物如葡萄糖,於出現低血糖症時使用

另外,於運動期間需留意身體狀況,及早發覺及處理低血糖症狀。醫生亦會建議糖尿病人隨身帶備單醣類食物如葡萄糖,於出現低血糖症時使用。特別是使用「磺胺尿素」(Sulphonylurea)類口服糖尿藥、或注射「胰島素」(Insulin)的病人,單醣類食物可快速提升身體血糖,預防嚴重血糖低。當低血糖症狀減退,病人應盡快進食多醣類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穩定身體血糖水平。

總括而言,血糖控制對糖尿病人當然是十分重要,但血糖水平不是愈低愈好,低血糖更會對病人的身體心理社交造成不良的影響。凡事要取得平衡,糖尿病人應該對自己的病症有所認識,與家庭醫生緊密合作,面對低血糖也懂得處理。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www.hkcfp.org.hk

撰文 : 何家銘醫生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