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 訪談錄 45年搭戲棚師傅 嚴順利後繼無人

2017-03-07

早前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公布10個推薦項目,建議將港式奶茶、食盆(盆菜)、戲棚搭建技藝等列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正展開公眾諮詢。擁有45年戲棚搭建資歷的嚴順利,自然舉腳贊成。「這種技術是好好嘢的,只是用竹和繩,不須燒焊或鐵釘,就能織出一個好穩陣的建築。我覺得銀紙、郵票都應該印上戲棚才對,哈哈!它是最能代表香港的。」

他慨嘆這種建築技術只在香港仍有發揮空間,可是從未被重視,如今竹棚更漸被金屬架取代,「許多機構都怕會破壞地面,但搭棚無可避免會弄花。鐵架用預製件裝嵌,雖然方便,但看起來不如傳統竹棚美觀。」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用竹做戲棚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至漢代,當時人們已經普遍採用竹子作棚,幫助建屋或製成臨時建築,在出土畫像上已看到以竹製成的「棚閣」建築。這種建築與表演藝術結合,則是從宋朝開始流行,至明清發展成有一定規範形式的戲台建築。戲劇在古代原為酬神而設,這種傳統也在香港延續,每逢大時大節,居民都會出資搭建戲棚,上演神功戲,酬謝神恩,戲台多需要面對廟宇而建,讓人神同樂。而南方盛產竹子,這種戲棚自然用竹搭建,因此技術得以在香港流傳至今。

在嚴順利記憶中,竹做的戲棚總是與快樂回憶有關。「我從小居住在石澳,每年都會搭棚做大戲,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爬棚,無論多高我都夠膽爬上去,更在棚上捉迷藏,爬上了頂,那時候心想,如果可以做搭棚的工作便好了,這麼好玩。」

Image description

大有學問

學業成績不佳,初中畢業後便出來工作,15歲的他正式拜師入行,那時是1972年。他家裏開米舖,選擇做搭棚師傅,父親也沒有說什麼,「我們那個年代不會說要你做什麼,也沒有要我繼承家裏店舖,肯工作不做壞事已經可以。」

在傳統師徒制中,是教少做多。「師父不怎麼會教你怎樣做,要你在旁邊看怎麼搭,自己思考和嘗試,才摸索出方法。」在過程中,他也不斷改良前人做法,研究如何搭得又快又好,成就自己的一套心得,自此工作不斷。

在傳統搭棚技術中,每條竹枝的長短、切割的位置及角度,全都用肉眼判斷,「當然量度大小都要用皮尺確定場地尺寸的,但柱的位置多要靠眼,不會逐條量度。起初學總是難以拿捏,有長有短,因此常要鋸多次才能做到適合。而且我們多靠臨場環境判斷如何搭,不是電腦能計算出來的。」他表示,搭棚是易學難精,若不熟手,常要拆掉重來,「不用翻手才算好。有些人雖然能做出來,外行人也覺得無問題,但內行人就會看到哪裏做得不夠,例如杉本來應該要橫的,卻做得高低不平,竹做歪了,看上去不四正、不順眼。」

他認為,要做到精準,最重要的還是態度。「有些人習慣做事『喇西』,覺得它只是臨時建築,不需要太認真,但我有自己的執着。雖然歪掉不會讓建築倒下,但看上去不舒服。」他笑言,搭棚最滿足的是,開台後聽到看戲的人在讚美這建築。「他們不知道我是做這個,就站在我旁邊,眼睛沒有看戲,反而不斷看棚,說這些搭棚佬真好嘢,我心裏也覺得很高興。」

竹棚的材料只有數項:用來紮竹的篾仔,傳統是用竹造的幼帶,現在則改為更安全的塑膠帶;竹枝;更為堅固的杉木枝;鋪成舞台的木板;以及鋪在外層作防風防雨的鋅鐵。

Image description 搭戲棚先要做好後台及四周的棚架結構,一枝枝竹排好在地上待用。(受訪者圖片)

獨沽一味

嚴順利把整個搭建過程比喻為織網。「先做外圍,再如織蜘蛛網一路做上去,做穩下面再做上面。」他們先要做好後台的棚架「後檐」,再做戲棚四周的結構「旁寮」,然後搭建整座建築的外型「棚榔」,再搭裏面的舞台劃開前台和後台空間,有時候觀眾席更會造斜台,令視線不受阻。最後鋪上鋅鐵,留下透光的位置,才大功告成。

嚴順利表示,整個戲棚結構中最重要是杉必須做得夠好。「竹是承托,杉是主要負荷,主力柱全部用杉。」戲棚通常是一個用竹搭成的寬闊空間,中央為空地,沒有樑柱阻礙人看戲,「就算不同地方搭,戲棚的結構基本都是一樣的,屋頂都是三角形,讓雨水可以瀉下去。最難的是做到跨度,60呎空間中不能有一條柱。」

要做到這一點,便要靠一支支彎曲的杉木橫樑,以拱形將棚頂的重量分卸去兩邊。搭的時候,他也會用臨時柱子頂住橫樑,用紮作技術讓杉木橫樑兩邊都均勻受壓,以力學讓其自然屈曲,至搭完才把中間的柱子拆掉,由一條條彎曲的杉木組成穩固的拱頂。

「我們沒有用鐵線或燒焊,純粹用膠帶紮,讓中間的橫樑變成弓箭形狀才夠力承托。要做到這點,在紮作過程需要慢慢將杉木屈曲——杉非常堅實,不如竹那樣,而且我們全用人手做,要屈也不容易。」他堅持,搭傳統戲棚不能靠機器。「連運送材料也如是,太高的話只是用繩扯上去,不會用天秤或者吊臂車。」

他搭過最大的戲棚是在錦田,是為太平清醮而搭建,裏面可容納數千人,花了數月才完成。「用上的竹枝數目已經無法數,太多了。總之一車車竹不停運來。」他表示,完結以後,一切材料都可循環再用,就算杉木橫樑被屈曲,只要拆下來就會自動變回筆直。「但久不久要換一些新竹,舊了的就不能用,要不停地換,壽命大概有一年多兩年。杉則可以用久些,10多年也沒問題。」

入行45年,他見證過環境從盛轉衰。「以前許多人入行的,因為到處都有大戲,一過年不同地方的球場都會搭戲棚,修頓球場、長沙灣球場、蘇屋邨、佐敦道,全都有大戲上演,當時過年沒有什麼娛樂,會連做10多天大戲。」如今這樣的盛況已經不復再。除了早前西九舉辦的大戲棚,過年到戲棚看粵劇的活動幾乎絕跡。除了在某些特定節日,如地方神誕、太平清醮或盂蘭勝會等,如今已經很難看到戲棚中上演的神功戲。

要留在這一行也不容易,嚴順利說之前搭戲棚的前輩許多已經不在人世,同輩仍在做的寥寥可數。「戲棚工作是很不穩定的,無法接續,搭完就沒有了,下個棚不知要等到何時,我的一些同事不夠工作,也會接其他工程。但我專做戲棚,對其他東西的興趣也不大。我最享受那種從零開始的感覺,做得好可以得到不少讚美,也讓我很開心。」

Image description 做穩下面的結構後再做頂部結構,如織蜘蛛網一路做上去。(受訪者圖片)

前景黯淡

工作不足,自然無法吸引年輕人入行,如果有心的年輕人想學,坊間也缺少相關課程。「他們教搭棚,但不怎麼教做戲棚,雖然也不時看到導師帶學生來看我們工作,但他們學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搭戲棚需要的知識遠比搭一般棚架多。小型戲棚最短可兩天搞定,大型的要數個月。「戲棚與一般建築用竹棚最大的分別是,前者是從零興建一座建築物,後者只是依附在另一座建築上,完全是兩回事來的。戲棚是藝術與力學的結合。」

他表示,要學這門技藝,最重要是有人帶領一起做,領悟當中訣竅,多加實踐,才可成熟獨立。「不是懂紮篾就可搭戲棚,要明白力學,也要明白戲棚如何運作,門口不能太矮阻礙車輛進去,舞台前更不能有柱子,要做到合用才行。來學的人都有一定經驗,都說,我們這些才是真正的搭棚。」

雖然有孩子,但他也不想他們走上自己的路。「搭戲棚很辛苦的,要日曬雨淋,無論環境多壞、打風都要做,因為人家選好了日子開台,一定要及時完成。」雖然戲棚日漸式微,但他的子女已開始獨立,經濟壓力不大,他可以繼續做喜歡的工作。最大的心願是後繼有人。對行業的未來,他坦言不樂觀,「做做吓可能無人做了。只能從相片或書本重看這門技藝。」

Image description 做好整體結構後鋪上舞台木板, 可見一條條彎曲的杉木橫樑以拱形將棚頂的重量卸去兩邊。(受訪者圖片)

嚴順利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年齡:60歲

搭戲棚資歷:45年

Image description

以竹子搭成戲棚的做法,早於宋朝已開始流行,而在戲棚內看戲可以穿拖鞋、 吃花生、聊天,氣氛自由。(資料圖片) 以竹子搭成戲棚的做法,早於宋朝已開始流行,而在戲棚內看戲可以穿拖鞋、 吃花生、聊天,氣氛自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