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傳統工藝是藝術】圖章雕刻︰蓋章是一個承諾

2023-10-06

Image description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百業興旺,人生不只讀書一路,當時十多歲的吳錦泉不愛課本,又不想以勞力維生,便打算學一門手藝,剛巧家門附近有圖章檔,就這樣拜師學藝。一轉眼至今四十多年,即使他眼見刻章手藝的逐漸衰落,每天仍堅持在上環文華里擺檔,希望將這數百年的文化手藝傳承下去。

TEXT BY MIU LAU PHOTO BY BEN TAM

自古以來,圖章是身份地位的代表,皇帝玉璽便是最佳例子,可作為個人、商號和部門機關的身份認證。圖章除了工商用途之外,文人雅士也喜歡打造專屬圖章,在書畫作品上留下署名印記。而為了添上藝術感,圖章多以篆書來雕刻,其流麗的線條和難以偽造的人手雕功,自古以來一直受人青睞。

勤力自學 工多藝熟

現時的圖章檔大都只做原子印、膠印等生意,有老師傅主理的則有傳統雕刻圖章,吳錦泉開設的半閒山館便是後者。講起舊時的拜師學藝,說穿了就從學徒的打雜做起,當時的圖章檔包辨了活板字粒印刷、橡皮膠印、雕刻圖章等。「師傅主力雕刻,我一邊執字粒一邊偷師。師傅不會手把手教,自己學到幾多得幾多,不明白時要主動問,總之凡事多做多學。」又基於圖章字體多為篆書,翻字典認字寫字是必備功課,熟習後便可嘗試刻章。

圖章材質主要是石頭、木、水牛角、玉等,而雕刻工具很簡單,只有雕刻刀和小掃。「玉的圖章在舊時是富貴人家、官才用,喻意吉祥,有種文人的講究感。以雕刻來說,最簡單易入門是石頭,最難雕是牛角,因為質地韌,有回彈力,不像石頭一刀劃下去就有鮮明線條。」圖章雕刻以腕力和指力為主,視雕刻刀為筆,見吳師傅以90度切入劃出直線,45度切入則如寫毛筆字般劃出撇捺。以他的功力,現時人名章的雕刻約半小時便可完成。

「圖章刻得方正,最緊要穩重和工整,因為走的是官印、讀書人的規格,行文由右至左,感覺莊重。當技巧純熟後,可以玩得花巧些,開發自己的風格。」他笑說學雕刻圖章,最緊要膽大心細面皮厚,「崩錯爛是應該,雕得好就是驚喜。」這門手藝就是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後才能蘊藏出藝術感。

Image description 吳錦泉指傳統圖章雕刻工藝最重要是工多藝熟。

Image description 圖章雕刻工具簡單,主要是雕刻刀和印床。

難敵中西文化衝擊

吳師傅慨嘆香港在中西文化交融下,圖章文化幾近滅亡,「愈重要的文化愈要蓋章,簽名和蓋章缺一不可,就如古時以指紋劃押的人體圖章,後來香港跟隨了歐美,文件簽個名便作實。自古以來,稍為有品味的就會用圖章,書信來往少不了蓋章,有種莊嚴文氣,顯示出尊重。現時在中國、韓國、日本等地,不少文件要蓋章才算數。」蓋章是一個承諾,或是對作品的認同和認證。

隨着科技發展,方便易用的原子印成了主流,「原子印一式一樣,用久了圖案會變形,幾年便要換新。原子印只是一種工具,完全無藝術可言,談不上獨特手藝。」又或是貪圖便宜和快捷,以機械來代替人手雕刻圖章,「機械鑽咀雕刻的力度和深度全都一式一樣,完全沒有線條美、缺憾美可言,不似人手落刀每下的力度都不一樣。」手工刻章自有獨特迷人之處,同一個字便能設計出不同款式字體,質不變形要變,隨雕刻空間和字體形態而行走線條。「這一刻在工藝之外就要講天分,演到它活,才是手藝,是藝術和設計。」

「師傅對自己手藝必須好有把握,因圖章雕好了就不能再調整,手工造多少有點缺陷美,帶滄桑和手藝感。即使同一人再手雕,每次落刀推的力都不同,絕對雕不出一模一樣,正如簽名一樣,每次都有點不一樣。」見吳師傅完成圖章後,大都會建議進行「敲邊」,隨意將圖章四邊外框敲碎小部分,留下輕微的凹凸紋路,正是行家口中「金石味」的由來,為圖章添上幾分古意。「印章時都有技巧,均勻地輕按在印泥沾墨,再向印章的墨上呵一口氣,有小小水氣可令印出來的墨色更為鮮潤。」他提醒每次印完後要將圖章的墨跡清理乾淨,確保圖章的壽命。

Image description 渣打銀行百元紙幣上的圖章圖案是出自吳錦泉之手。

全港見證圖章工藝

吳師傅刻章生涯的一大亮點,必定是渣打銀行銀紙上的圖章圖案,正是出自他的手。話說吳師傅的人手刻章工藝和多年字體設計經驗被看中,某天迎來一客人要求做一個掌心大小的「渣打銀行」圖章。「這行一定要講私隱,客人做什麼章,寫什麼字,用來做什麼,一律不會過問。」他心知不問就按要求以篆書畫出版樣,這個仿如迷宮圖案的字體,原來是出自十五叠篆書,「中國人做事一向講意頭,一般分為九、十和十五叠篆書。九就是長長久久,十就十全十美,十五則代表月圓圓滿。最後客人選了十五叠,複雜些夠氣勢,這類圖章以前多用作官函等正式文件,不過近年已很少見。」貨銀兩訖的兩年多後,他在電視新聞介紹新銀紙設計時,竟見這個印章現身於2010年版渣打銀行的100元紙幣之上,果真驚喜十足。後來吳師傅的手藝更引起貿發局的注意,將他的圖章帶到海外來宣揚傳統工藝,正是以浙江派系風格雕出「舉筆之時未知癡,收墨始覺卻已遲」文句的圖章,詩意十足,闡釋出藝術家創作時的心境。

Image description 曾被香港貿易發展局帶到國外宣傳傳統圖章雕刻工藝的圖章。

另一讓吳師傅對圖章工藝着迷不已是當中藏有不少美好喻意,如長輩為新生兒打造圖章,寄予成才的期盼,因舊時當官或富家人家才會「掌印」。「古代講人生第一個章必定是『陽』,筆劃突出來為『陽』章,印出來的紅色面較少,無論用於公函、字畫上都不會喧賓奪主。」另外舊時有婚禮印章,兩個圖章併在一起,一男一女,男陽女陰,有着調和互補圓滿之意。吳師傅提醒圖章只能用紅色墨,「紅色有喜慶吉祥之意,基本上不會出錯。至於藍色和黑色印墨,人名章盡量不能用;藍色是殯儀用,黑色傳去地府,老人家特別忌諱。」

傳統工藝值得傳承,吳師傅卻直言在現世代下「刻章搵唔到食」,以此為職業很難,不過他仍希望有人對刻章感興趣,便不時跟不同機構合作舉行圖章工作坊,「當手作也好,希望有人學了技術後有心再鑽研,不想圖章雕刻在數十年後,只能成為博物館其中一個歷史。」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