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香港黑膠唱片廠  亞洲第一

2023-11-03

Image description 運作中的黑膠唱片刻錄機。

串流音樂流行十多年,巨頭Spotify營運至今,仍然虧蝕。CD銷量持續下跌,但黑膠唱片復興起來,銷量已爬過了CD,去年全球賣出4,400萬張。原來當中不少,是由一家香港公司負責製造的。永通(PrimeDisc)在幾年之間摸索如何生產黑膠,由一無所知,到如今連國際巨星Taylor Swift、BTS,香港的林家謙及獨立樂隊都由他們印製,日產量過萬隻,亞洲第一。

TEXT & PHOTO BY 何兆彬

本來主力印CD

永通的故事,是一班中年廠佬幾乎被市場淘汰,然後找到第二生命的故事。

「我們公司在1997年成立,一開始時是製作CD、DVD等數碼產品的。」永通董事總經理陳英明(Joshua)大學讀社工,做過各類工作,後來讀日文、讀MBA,曾在財經界工作,中環上班,37歲那年漸覺得這工作不適合自己,恰巧遇上有客人正想發展大陸市場,找他負責管理公司,永通就在那年創立,公司設立在香港,廠房分別在火炭及番禺。最初他由財經人轉做廠佬只是打工(加認股權),如今擁有公司一成股權。公司1997年成立,CD銷量本來就很不錯,「到了VCD一出現,不得了!不論是正版或翻版,無數人都在看。兩年之間,香港的VCD / CD廠突然暴增到100多家,連大陸的VCD都由香港製作。」本來CD / VCD廠都在香港,但及後兩年中國的「音像公司」再開了一百多家,影碟的價錢開始狂跌,「VCD由$3.5一隻跌到$1.X,很快供過於求。」Joshua自己是斯文人,與龍蛇混雜的同行相鬥沒有優勢,他知道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開始轉做IT光碟。他由金融業轉過來做廠佬,很快得到國際巨企信任,幾年之間,當做影碟的行家在群毆,他順利過渡,永通由CD、VCD變成主力製造電腦光碟,客人有微軟、蘋果、防毒軟件公司、相機品牌等大客,也同時在印製CD等數碼影碟。

Image description 站在壓碟機前的是陳英明(Joshua)以及營運部經理李志剛(CK)。

他早知道光碟也有一天也會消失。蘋果每年都下大訂單,他記得某年到美國San Jose見Steve Jobs助手,這名蘋果教主身邊人一早警告他,「他說你現在很開心,但老闆(教主)正在研究不安裝CD-ROM在iMac裡面,他比市場早兩年告訴我,我一早有心理準備。」他笑:「有時候,最好的客戶最快毀滅我們。由蘋果到大概2006年開始 ,PC也不裝光碟,從此IT市場江河日下。」

大部分人都說我傻

由創立公司到生意下滑,他做過CD、VCD、DVD、藍光碟,電腦光碟,到今天位於火炭的工廠仍然天天在印CD和DVD,是香港碩果僅存的數碼工廠了,Joshua說如今美國等地仍在賣有聲書、語音聖經,牛津仍在賣英文光碟,歐洲仍有售賣經典電影DVD,但每年生意都在下跌。有天他突然想到要做黑膠唱片,事出突然,在國際學校上課的兒子有次收到同學贈送的黑膠唱片禮物,「他說爸爸你太Out了,竟然不知道黑膠復興!你不如買唱盤來讓我聽。因為這樣,我開始做資料搜集,才發現黑膠在歐美從來沒停過,近年還在復興。」話說回來,Joshua父母是唱粵劇的,他從小替父母抄曲,喜愛音樂,但父母反對他從事音樂,到了他開始做黑膠,本來在美國讀新聞的兒子後來轉到Berkeley讀音樂,畢業後,他今天是在香港從事錄音等工作。

2015年開始決定要做黑膠唱片製作,Joshua說其實是憑一股蠻勁,「如果用我專業的角度去計算,算好才做的話,就不會做了。」他見到歐美還有黑膠唱片廠,亞洲區只有日本一家,但所有人都沒有信心大眾會掏腰包購買,「藍光碟的經驗告訴我,大家不肯付錢買碟了。大家喜歡的音樂Spotify都有,不用花錢。大部分人也告訴我,你是傻的。唱片公司老闆跟我說,一定要老虎魚(Stockfisch)、日本壓碟才有銷量,如果用大陸廠造,沒有人會信你。」

他不服氣,當時黑膠復興,全世界的黑膠廠訂單都爆棚了,他反問如今唱片公司天天求日本廠替自己壓碟,等半年人家都不理睬你,為何不覺得在大陸設廠行得通?Joshua到美國參觀黑膠唱片廠,遇上一個音響工程師,帶他到錄音室,用黑膠唱盤聽蕭邦鋼琴曲,「一播放我就暈了,那段音樂正是我中學時在油麻地圖書館聽過的,它記錄了我的舊紀憶,只是後來我忘記了,這次聆聽經驗很特別,我很情緒化、很感動,我了解到黑膠唱片是有價值的,難怪人人都在懷舊!」他相信,只要在亞洲區有工廠能領先掌握到製作技術,自己過去有替微軟、蘋果代工的經驗,一定能接到國際唱片品牌的大單子,「評估過後,覺得值得試,就去找設備。」

刻錄機一部難求

黑膠廠產能爆棚,但製作黑膠唱片的設備早已停產,找設備唯有找二手,廠長CK經介紹後找到一個荷蘭賣家,他還怕隔山買牛不可靠,親自到了荷蘭看實物,賣家說設備有點舊,需要修復,着CK下50萬港幣訂金回去稍等,誰知CK回港後,幾個月過去賣家漸漸不再回覆,原來他接了20倍訂金挾帶私逃了。CK很不忿氣,也不甘心,他讀機械工程出身,叫老闆給他點時間讓他把這壓碟機研究出來,結果花了一年半,做出了第一部壓碟機。目前PrimeDisc共有十部半自動壓碟機,廠內戲稱為「CK牌」。

Image description 金屬母盤(Metal Stamp)

製作黑膠唱片主要有三個步驟,一是刻錄。刻錄很重要,黑膠唱片廠有一間裝有隔音設施及不同音頻處理和刻錄設備的房間,當唱片公司把音源送到,廠方開始在用刻錄機刻出母版,這母版表層是附上一層漆,行內把母版稱為Lacquer master(漆版)。刻錄時房間發出嗚嗚聲音,原來刻錄機上裝有兩條吸喉,接駁到真空機上,一條喉管把母版吸吮在刻錄機轉盤上,第二條喉管將刻錄時削出的幼絲吸走。當母版刻錄完成,工程師可馬上用黑膠唱盤試播,它其實就是一張唱片。第二步,利用電鍍技術把母版複製成一個金屬盤(Metal Stamper),它的坑紋由母版翻出,全都變成凸紋。每張金屬盤大概可壓一千張唱片,若產量大,則需要製作大量金屬母盤。第三步驟是把金屬母盤安裝在壓碟機的模具上,工人放上加熱塑化的塑膠及紙盤標後機械一壓,冷却後再用切邊機器替黑膠去邊,一張黑膠
唱片就此誕生了。之後女工將唱片入封套、包裝、壓上獨立編號等,就可以送去販賣。

三個過程之中,壓碟在技術上相對簡單,刻錄最複雜,這步驟決定了唱片的質素。刻錄機早已停產,PrimeDisc有兩部Neumann刻錄機,一是六十年代產物,至今仍然運作良好,另一部是七十年代產品,聲音較為現代。前一部是Joshua由日本客人介紹,在以色列找回來的,第二部本是一個中國收藏家的珍藏,一直沒有使用,後來也讓永通的銷售總監用三吋不爛之舌買回來了。在這一波黑膠復興浪潮中,永通是先行者,及後想加入的人不少,但刻錄機一部難求,技術及經驗也需較長的年日積累,很難有全面的生產能力打進市場。

Image description 在刻錄房的試音裝備,是 Techics 1200MK V 唱盤配上 ATC 鑑聽喇叭。

做黑膠比CD辛苦

設備齊全,永通最初只敢接一些獨立歌手、樂隊、二線歌星的訂單,每次只有一千幾百張,以此磨練技術。經營製作數碼產品多年,行內有幾個日本客人朋友很幫忙,給他們介紹已退休的黑膠唱片老師傅,給予意見,朋友甚至到舊圖書館找以往製作黑膠,電鍍製作的配方,「每個廠方都有自己的配方,這些是商業秘密,但朋友在舊圖書館找到這些資料給我們,讓我們回去測試,再作調整。電鍍是很關鍵的部分,關乎唱片最後有沒有雜音,是最難的。」學習過程之中,他們坦言最難克服的是日本市場,因為日本人擁有高超黑膠技術,也有龐大而成熟的樂迷,「幫日本人壓碟是很難的,他們自己的水平那麼高,我們是擦了很多面懵膏,一再拜訪,但很幸運,只要你有誠意,他們一相信你就會相信下去。」他們早期壓好的碟,想知道能否打入日本市場,要找專業人士聆聽一下,於是又找了已退的老師傅出來,在錄音室聆聽永通的出品,「我們到了日本的錄音室,用他們的器材播放,聽完他會再給我們聽他們手上最好的錄音,像PK一樣!」日本人客氣,一邊說不錯,一邊又叫他們仍要努力,如此不斷修改不斷拜訪,終於過關。「搖滾、R&B那些容易過關,最難是古典音樂,特別是很安靜的、或爆棚的管弦樂,如果古典都能過關,其他都不會有問題了。」

Image description 一坨黑膠,放在壓碟機上天壓,成為美妙音樂的載體。

「做黑膠比做CD辛苦好多。」CK說:「光碟的設備很自動化,撳個掣就搞掂,但黑膠不是這樣。」他曾替港樂壓一隻馬勒交響樂唱片,刻完再改,改完再刻,共刻了十多次,「黑膠最難是處理噪音問題,黑膠有自己的特性,它有物理限制,馬勒由細聲到超大聲,放進CD容易,但放黑膠並不容易。」

Joshua透露,近年的黑膠唱片訂單一直攀升,由最初幾百隻,到今年接了國內一張30萬隻的訂單(騰訊音樂的歌手王源)。永通的訂單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台灣、甚至還有來自中東和俄羅斯,他們近日購進了第一部全自動壓碟機,產量一直在增加,工廠24小時運作。BTS的唱片他們壓過,TaylorSwift的亞洲版也由他們壓製,「需求還在攀升,我估計還會再升幾年,CD仍然在跌,但也差不多跌到谷底了,之後會很平穩的了。」

Image description 永通出品的,包括國際巨星 Taylor Swift、BTS。還有香港林家謙、Tyson Yoshi、國內B 站推出的音樂專輯等等。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