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居住密度升 香港災害脆弱性加劇

2016-12-14


近來,本地新建的私人住宅有愈建愈小的趨勢,有些更小得只有60多方呎,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狹窄的居住空間不單難以滿足居民起居生活的基本需要,也妨礙他們為因氣候變化而日漸頻繁的災害作充足的準備,並增加傳染病蔓延和熱浪災害的風險,從而加劇香港的災害脆弱性。

根據聯合國減災署的定義,一個社區的災害脆弱性(vulnerability),指該社區因為它的特點和處境,而容易受到災害負面影響的程度。脆弱性可以由各種硬體基建、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引起,例如:建築物的設計和建造粗劣、硬體基建等資產沒有受到足夠保護、缺乏備災減災的公共訊息和意識、官方對風險和備災措施認識有限,以及忽視恰當的環境管理等。

撰文:黃智誠

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出版經理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約150方呎,劏房戶更不足50方呎。 (法新社)

英國牛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成立的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較早前進行一項研究,隨機抽樣訪問全港1002名市民,以了解本港市民的災害健康風險意識和自行應付災後健康風險的能力,研究報告6月在學術期刊發表。研究結果顯示,高達82.3%香港人並未意識到災害對香港的威脅。也許由於沙士的教訓及有關禽流感的報道不時在傳媒出現,72.4%受訪者視疫症為各種災害中最大的威脅,其次為颱風(12.6%)和火災(7.1%)。在自行應付災後健康風險的能力方面,調查發現只有26.1%市民曾接受急救訓練,57.4%有糧水儲備,而急救箱和滅火筒等應急設備亦只有49.4%和11.5%家庭擁有。

八成港人災害意識弱

軟件方面,市民對災害威脅的意識有待加強;硬件上,愈來愈蚊型的住宅單位建築正朝着增加社區災害脆弱性的方向發展,情況令人憂心。不少發達國家制訂了最低人均居住面積的標準:美國一人家庭為150方呎,4人家庭為112.5方呎;日本一人家庭更達270方呎,4人家庭為134.5方呎。實際的居住面積一般高於這個最低標準:美國的人均居住面積約為830方呎,日本則約有380方呎。

反觀香港,我們只有公屋有訂定75方呎的最低人均居住面積標準,針對私人住宅則未有相關標準,而政府也從沒有公布相關數據。根據房地產和城市規劃方面的學者推算,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約150方呎,只及台灣的三分一和新加坡的一半。公屋戶實際人均居住面積約為140方呎,劏房戶更不足50方呎。

Image description 狹窄的居住空間不僅妨礙市民為災害做充足的準備,且增加傳染病蔓延的風險。

缺乏空間存放應急品

在居住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即使居民意識到準備災害應急物品如水、食物和藥物的重要性,家中也沒有空間存放。同時,香港人口密集,住宅向高空發展,居民出入和運送食物和日用品均依賴電力運作的升降機。災後水、電、煤等民生必需品的供應一旦受阻,居民就可能面對無法在家中取水和煮食的情況,並會因升降機停止運作而需要把生活物品徒步運送到位於高層的居所,令災害的負面影響放大。即使全港只有局部範圍受波及,也會影響大量人口,其可能造成的困難和混亂可以預見。

10月中超強颱風「海馬」襲港前一天,由於市民平日大多沒有儲備應急糧水,很多超級市場的食品和飲用水立時被搶購。還幸「海馬」真正襲港時的風力減弱,並未影響水、電、煤的供應和基礎建設;而且這個颱風移動迅速,亦未造成糧水供應不繼的情況。

住所細增傳染病風險

同時,近年一些新建的私樓單位由於廁所面積太細小,洗手盆只能放到廁所外,並緊貼開放式廚房,住戶如廁後洗手時很容易把病菌傳到食物上。睡床和生活空間太靠近廁所,加上狹窄的空間有礙空氣流通,均會增加傳染病的風險,這些都是樓宇設計上不能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