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私人博物館年代(2):F11攝影博物館大師傑作經典相機

2015-10-20

Image description 地下、一樓都正展出Bruno Barbey作品。

總覺得跑馬地的氣質跟香港其他地方都有點不同,也許由於它的節奏,總有點Off Beat,如果坐電車進去風味就更佳。
今天走到毓秀街,馬上見到一棟美不勝收的泥黃色Art Deco舊建築,這就是F11私人攝影博物館。老房子建於1930年代,2012年在機緣之下,被蘇彰德一併購下,改建成F11私人攝影博物館。去年一開幕就邀得大師Elliott Erwitt親身來港開攝影展。曾全力投入博物館籌備工作,到F11開幕後,蘇彰德又回到母校港大出任副校長,但他對攝影的一團火才開始燒呢,滿腹大計,且聽他一一道來。

Image description F11創辦人蘇彰德

Art Deco建築 做過酒樓車房
F11這名字語帶雙關,它既是相機光圈,泥黃色的它又立於毓秀街11號。這橦上世紀30年代的Art Deco舊式建築,夾在中間更顯美不勝收。大堂樓底超高,窗框是八角形的,內裡也修復成木樓梯,十分Classic。

LJ:《優雅生活》 蘇:蘇彰德 (F11創辦人)

LJ:這房子樓底好高啊,聽先生說,它前身是車房?
蘇:從前這橦大廈做過新同樂(酒家)、做過雲吞麵舖、做過雜貨舖、也做過車房。我們翻查紀錄,30年代出現這條街,約1935年這裡開始交地租差餉!當年政府開發這條街,有規定這條街一定要用西洋式建築,所以當年全條街都是Art Deco風格的房子,不過目只拆剩三棟。

其實當年香港大部分建築都是唐樓,即所謂清水房設計,你看五六十年代看粵語長片就知道,全部都是板間房,你會聽到隔籬房嗌交的。板間房即是用木板來間房,因為為了通風,木牆都是不到頂的。西洋式建築則採用實牆(石屎牆設計)。地契上,這棟樓是商住兩用,所以這裡有這個彈性。但在30年代這裡幾層都是住宅。

Art Deco風格建築香港已剩下不多,我從來沒有想到它會有人賣,直至早幾年,樓下(地舖)變成了惠康,我常進來購物,會順道看看它的結構,這裡樓上當時是俄羅斯畫廊,我女兒就在這裡學畫,也有機會進來看它的結構。到了2012年,業主把它放賣,剛好地產代理也是我的物業代理!他知道我喜歡舊樓,這是緣分。我常覺得,這種建築要它來找你,總不能你去找它,它不會在美聯等物業代理公司貼出來放售的。而且它剛好在毓秀街出現啊,如果它在新界出現,我就未必能碰上了。

Image description 二樓:有藏書豐厚的攝影圖書館,全套Magnum攝影集齊全。

提升攝影、保育、博物館
LJ:蘇先生,F11運作一年。這年來一切如你想像,它正向目標出發嗎?
蘇:對,這裡剛好運作了一年。最初,我心中有幾個目標,一,是我想在這裡推動攝影。要提昇攝影質素,你一定要看大師作品,那我這裡經常可以有展覽,讓人來看大師作品,又可以給大家交流與分享,提高攝影水平;二,是我希望在這裡做保育工作,我希望能有新想法去做保育,把這種房子翻新跟活化。

LJ:我看你展覽相片的風格,似乎你也喜歡歷史嘛!
蘇:嗯,我們集中做紀事式攝影、人像,這兩方面,的確好難與歷史分開的。

我剛才說目標有三個。第三,我希望香港提倡多點私人博物館。香港也有一些大型的博物館,他們有存在的需要,但在外國,我們會見到有很多私人博物館,例如去年,我在哥本哈根就見過設計博物館,也見到有福爾摩斯博物館、扇的博物館,這些都不是大的題目,但同樣可以做很有趣的博物館。

香港要有私人博物館呢,當然,與地方有關。但香港藏家這麼多,在(像這裡)這麼漂亮的地方固然好,但若然在工廠大廈也不錯啊,我希望有更多不同的私人博物館出現!曾有女士來參觀過後她說:不如弄一所手袋私人博物館吧,對,Why Not?

Image description 二樓走廊:展出的是蘇先生的個人至愛。

LJ:這一年得失如何?
蘇:最開心是認識多一些朋友。有些朋友我早已認識多年了,但一直不知道大家對攝影都有興趣,是這裡開幕後才知道的。

LJ:幾所私人博物館的負責人都跟我談到,他們想做的其實是教育,相信先生也一樣。你教育的目標,是一般大眾還是那一類人?
蘇:現在有手機,人人都是攝影師了。但透過攝影班,可以提昇水平,大家可以觀摩高水平作品。如果見到攝影大師,在大師班大家可以跟大師面對面溝通,Bruno Barbey也試過用電腦把相片投影出來,跟大家溝通。另外,我也希望國外朋友會愈來愈認識F11,事實上,已經有不少攝影師來過了。

LJ:籌辦時,可有參考世界其他博物館?
蘇:其實有點難度。攝影私人博物館全世界都很少,而且我們Focus在作品、相機及攝影書藉上。我知道瑞典有一個、日本、倫敦也有一個,但他們集中做作品,沒有展出相機,他們集中焦點做很多教育工作。我們雖然我們地方有限,想想好好地利用這三千多呎地方,連家具、展示台等都是要自家找人設計,而非抄襲的。你看看例如大門等設計,真的不會找到世界上有任何近似的地方。

教育使命
LJ:想當初,你單人匹馬,是怎麼有做攝影博物館的念頭呢?
蘇:我其實未做博物館,已開始收藏相片、書籍及相機,時常會想如果能有一個地方,讓大家整天都在裡面交流就好了。有時LCSD(康文署)有展覽,但展期頗短,一陣子就完錯過了。如今我們年年都有展覽,而且相片都是私人收藏的。

Image description 二樓,展出TM Wong的寶麗萊珍藏。

LJ:展品都是博物館收藏?那不是還要有倉庫儲存?
蘇:對。相片的處理要好小心,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地方,我們跟Commerical Gallery的分別,是我們有做教育的使命。做博物館一定要有自己藏品,所以不論相機、書籍、收藏,我們都一直在擴展它,希望有一天可以外借,跟其他博物館互相交流。

LJ:剛才你談到辦館的目的,第三個原因,是希望香港能有更多私人博物館,你怎看香港近年這方面的進展?
蘇:希望香港會出現更多主題式博物館,例如李小龍博物館,我知道有藏家已經捐出珍藏了。這條毓秀街,據我所知其中一棟老房子屬東華擁有,也會變身成私人博物館。其實不要理別人做甚麼主題,但多一點不同類型的館,總是好的!
其實跑馬地區大概也會有更多變化,據知,梁安琪(保良局)擁有附近的一棟老房子,也將變成Artist Residency(藝術家駐場),陸續會有Artist進駐、做展覽及教育工作。所以我很開心,大家開始會把舊建築變成新的主題,再加上東蓮覺苑做修葺,期待兩三年後,來跑馬地的朋友會有幾個地方可以參加藝術活動。

LJ:有些人會說,博物館政府辦不就好了嗎?私人博物館在社會功能上,是站在怎樣的位置。
蘇:我常說私人博物館是有空間的,因為它補足了公營博物館的空間,大家互相補足。公營的可以做大型展覽,例如歷史博物館做兵馬俑、清朝衣棺,這是需要國家級的博物館去做,公營應該多做這些!又例如恐龍展這級別的。但去到小型展覽,就應該由私營博物館來辦。

Image description 樓梯本來早已改建成混凝土,這次再把它改建成木樓梯原貌。木扶手都修復好了。

頭三年不沾商業贊助
LJ:營運上又怎樣呢?知道目前F11沒有收費,當然,我們不會擔心這裡財政困難,但收費是否更做到Substainable(持續性)呢?
蘇:在外國,很多私人博物館都收費,而且收費絕不便宜啊。我去哥本哈根設計博物館,每人收HK$200-$300。我覺得私人博物館是可以收費的。大家不是為了賺錢才推動知識,但跟公眾分享,這是很值得做的。

目前我們未收費。我希望一開始先把它做好,做出口碑,好讓香港或外國朋友都知道這地方。香港的情形是,公營博物館HK$10已可以進場看個飽了。其實,在外國公營博物館沒有收這麼平宜的,除非你像英國!但英國的博物館有部份特展,是另外再收費的。而像我剛才談到的北歐設計展,消費幾百元,讓我看盡大師級的椅子,那是物超所值啊!

LJ:長遠來說,有打算收費來補貼支出嗎?
蘇:做博物館,要做到長期收支平衡,這有難度。除非你收昂貴費用,例如每人收$500,好像不歡迎別人到訪一樣哦。我可不想這樣。做這裡,我早料到要有投放。期望有一天我們會收Sponsor,會做教育,以這些來收取一些收入,但最初幾年我想先把東西做好,做好隻雞先收別人的豉油。所以有朋友想贊助我都婉拒了,其實很多大牌子來過叩門,他們很想租這個場,這方面的收入會很可觀,但我都Say No了。也有人跟我說要在這裡搞婚紗攝影,商業機會是很多的。

長遠來說,贊助我們會接受。例如Chanel在銀座有個Art Space,他們每年在那邊搞展覽。今年三月也做了Lillian Bassman──一個很好的美國女攝影師展覽。我希望有一天會跟這類品牌合作,但不是搞純商業的活動。因為我很怕identity會混淆了。這一切,都先讓我花最初三年,Focus好那三個目標吧,我想讓大家一提起F11,大家就想起攝影。

LJ:花那麼多金錢精力,冷言冷語多嗎?
蘇:冷言冷語總是有的。有人就問我為甚麼不賣不租出去。要Keep Going,首先,目標要清楚,是要自己好相信這些目標,而且要長遠地推動,例如提高攝影水平。我還有好多工作要做,例如私人保育,這個題目現在才開始有討論呢。據我知道,好多朋友都會搞私人博物館,我聽到當然開心!其實只要辦得好,就算你去到東涌,只要你藏品精采,我一樣會來的。

LJ:未來到時,我會以為「哦,是Leica相機博物館」吧,展出都是菲林相吧。但原來Bruno Barbey展出的近作都是用Canon數碼拍攝的。
蘇:我並不是只對菲林有偏好的。當然,黑白攝影我對菲林相是有偏愛,但F11主要是看攝影師的質素,我希望今後這裡都展出大師作品。

Image description

F11攝影博物館
地址:跑馬地毓秀街11號
面積:約3,000平方呎
到訪形式:須經網上預約 (www.f11.com)
               每個公眾預約時段大約最多20人到訪/ 會有專人導賞
費用:免費


現今展覽
Bruno Barbey China Since 1973攝影展
Instant(由寶麗萊收藏家TM Wong借出即影即有相機)

文:何兆彬 圖:Ben Tam(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