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崔健事件」之後,很多人說,好歌是不分年代的。也有人說過:「《怎麼捨得你》的你,如果看成是曾經亮麗的香港流行文化,唱起來不就很適時了麼?……而從《楚辭》開始,這種解讀正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是的,好歌應該是不分年代的。郎情妾意,有時也如《楚辭》中的香草美人,別有所喻。
50年前的1966年元旦,粵語片《一水隔天涯》作首輪公映,片中的同名主題曲當然也可視為是在這一天面世。我們會視《啼笑因緣》和《鬼馬雙星》為振興粵語流行曲的里程碑。但《一水隔天涯》曾如此流行,亦屬經典,卻無名分。
這首歌曲的作曲人于粦認為,是歌曲之中那份「隔」的感覺讓很多華人共鳴,那時,兩岸三地以至海外華人,都禁不住為「只為一水隔天涯,不知相會在何時」而嗟惋。換句話說,《一水隔天涯》表面上是情情愛愛,卻隱然映照着時代。
在《一水隔天涯》面世50周年時再來說它,不能不說的當是它的三步創作方式:先寫詞,後譜曲,然後因應曲調順暢的需要回過頭來修改歌詞。
《一水隔天涯》由左几作詞,于粦譜曲。其實兩人在此之前已有相類的合作。例如比《一水隔天涯》早上映一年多的《香港屋簷下》(「食碗面反碗底」一語之出處),影片中有首插曲《芳草天涯》,同樣是左几與于粦合作,以上述那種三步創作方式寫成的。故此,《一水隔天涯》可說是左几與于粦更有默契的合作,而終於寫出一首經典來!
創作技術改進
于粦不但六十年代的時候經常採用這種「三步創作方式」,即使七十年代粵語歌振興後,他仍不時採用,比如麗的劇集《大家姐》或無綫劇集《逼上梁山》,俱是以此方式寫成,而作品的流傳俱甚廣。
今時今日,提到《一水隔天涯》是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寫成的,可能不少年輕的朋友都不相信。一來,近幾十年來,九成九以上的粵語流行曲,都是先曲後詞的,以至一提到詞,就只想到「填」。二來,《一水隔天涯》的曲式看來是AAB,甚是工整,哪裏似是先詞後曲的!
其實,時代變了,創作技術也已有所改進,先寫的歌詞能通過文字聲律安排使單個的文句有良好的旋律感,集結成群的句子有良好的音樂感,以至整首詞能形成很工整的曲式結構,由是形成一種「宜譜詞」──宜於譜成粵語流行曲的歌詞。有了這樣的「宜譜詞」,粵語歌先詞後曲只需首兩步就可以,「因應曲調順暢的需要回過頭來修改歌詞」這最後一步應可免掉。
說來,近幾十年,也有若干歌曲是以「先有一句詞」的方式寫成的,即從一句詞引出音調,發展成歌,再填詞。比如《財神到》、《皇后大道東》等,這些是「先詞後曲」成分極少的「先詞後曲作品」!
不過,近日在戲院中見過兩條廣告片,內裏的廣告歌,一首是據觀影守則寫成的,一首是據招募觀影會員的資料寫成的,看得出是以「先有很多很多句詞」的方式寫成的,旋律雖不算優美易記(大抵因為不屬上述那種「宜譜詞」),卻是親切可人。
或者,這是粵語流行歌曲先詞後曲方式再興盛的兆端吧!《一水隔天涯》面世50周年,但願好歌真的不分年代!以及,但願我們能傳承那種先詞後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