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藝評】盧宜均跳出安舒區

2016-10-11


早前香港小交響樂團在藝穗會舉行第三套「Beyond Good Music @ The Fringe」,由盧宜均擔任主角,自彈(鋼琴)自唱她自己創作的音樂,並以她的新唱片名稱《詠.無邪》作為音樂會標題。上半部便是將她為浪人劇場的舞台製作《裸「言詠」無邪》的音樂重新編排,灌錄CD後,並搬上舞台來演出,共6首歌曲,盧宜均自己主唱,有時會主奏鋼琴;聯同演出的有結他手曾憲晞、貝斯手S.C.Martinez、敲擊手周展彤,和「小交」的弦樂四重奏(賈舒晨、呂灝然、錢江,及何國芝),成為一個7人組合。各曲之間除有作為舞台劇主角的張得志的男聲(應是其後出場謝幕的戲劇人譚孔文),講述他的經歷來串連,亦有盧宜均的講解,便構成這段長約半小時,帶有戲劇性、故事性的音樂演出。

文:周凡夫 

Image description 盧宜均在音樂會中自彈自唱。(香港小交響樂團圖片)

這段戲劇旅程的歌詞有粵語、有英文,歌詞涉及很闊的時空,香港、蘇州、上海、澳門氹仔,台灣、塞納河畔、台北……音樂則是抒情格調,在較多的弦樂伴隨下,更增添女性的柔美,音樂變化幅度不及故事內容大,即使是篇幅較長,內容較「強烈」,在尖沙咀親歷香港回歸的《如果我是鐘樓》,聽來仍是舒暢的多,但卻能聽出創作者努力地要衝出「安舒區」,在聲音中尋找更加有血有肉的歌聲感覺。

成長故事 香港影子

下半部45分鐘,連同加唱共8首歌曲,盧宜均採用輕鬆愉快的語調,從自述她自己近乎男性的低沉音色來開始唱出她成長的音樂經歷,由All I Ask到她寫的第一首歌曲《搖籃曲》;從第一首搖滾風格的《飛》,到用普通話唱的《沙灘》,用廣東話唱她爸爸為她購買的首張唱片中張學友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最後則是兩首她自己的歌,她第一首電影主題歌曲Reach for the Sun和她第一首售賣給歌手的《風起了》,最後再在結他伴奏下加唱Thinking out Loud。

第二部分的歌曲,結合了盧宜均音樂成長過程中留有印象,和富有意義的作品,加上她串場的說白,這45分鐘既是她成長的故事,但亦帶出了香港這個城市變化的影子;這部分的音樂,從內容到風格,變化幅度更大,走出「安舒區」的感覺更強。

這套節目,除了能讓人聽到盧宜均在創作上、歌唱上的才華,還見得到她擁有的劇場感;在藝穗會空間不大的酒吧,極為近距離接觸的環境下,整晚演出全在她的語調、歌聲主導着推進。總體來說,個別歌曲雖存在一些瑕疵(如「心安理得」譜成「心安理特」),整個演出仍氣氛十足。不過,歌曲要動人,添加上戲劇性色彩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更重要的還是歌曲中灌注的是怎樣子的感情,盧宜均全晚都很努力地將「真」的感受灌注在她的歌聲中。只期待她這種感受能在她未來的作品中帶出更飽滿、更豐富的情感,那麼這場音樂會當是她脫胎換骨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