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廣告導演范嘉恩:拒絕物化女性

2016-10-25


香港的娛樂新聞標題,老實講有時的確頗賤格,如狗仔隊以不同角度拍攝女星走光,大字標題寫穿衣不夠暴露的女星「輸咗」,女星上圍級數亦經常成為報道焦點……年僅28歲的導演范嘉恩(Nicola)希望透過拍攝紀錄片《她非它》,講出媒體如何把女性物化,當然不限於娛樂新聞,還有各式纖體及品牌廣告……。電影的結論是,有女星如何因體型而受困擾,有少女迷信媒體的價值觀,為名牌手袋而援交,亦有人因被恥笑肥胖而不敢上學。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紀錄片把大部分責任歸咎於媒體,但沒有這樣的觀眾,又哪來這樣的媒體?Nicola同意這是雞與雞蛋的問題,她指出:「媒體由市民大眾構成,我只希望大家想想為何出現這種現象。我不會呼籲大家停買八卦雜誌,畢竟它們也是一種娛樂,但希望大家不要單單看這種媒體。」

有點諷刺的是,現在身為自由工作者的Nicola,同時接不少廣告商的生意,她也曾經試過用Photoshop執靚「美女」。

「記得那是一個牛仔褲廣告,我要執靚model的身材,當時的上司不停同我講:再瘦啲!再瘦啲!我跟上司說:吓,已經好瘦了;但我上司說:唔夠,個客要再瘦啲呀!」她有感而發,其實並不是廣告商要這種瘦骨仙,他們要遷就大眾的口味。

《她非它》以不同訪問貫穿長約一小時的影片,包括曾因體型而苦惱的藝人鄭欣宜現身說法、訪問援交少女下海的心態、媒體從業員對物化女星的看法、學者訪問等等。整體電影多歸咎媒體為罪人,如在電影中女性被視為玩物、纖體廣告中的女明星代表美女標準、八卦雜誌對女星樣貌身材的刻薄言論……

「媒體的影響是最大的,打開手機已能接觸,它無處不在。如有些八卦雜誌,影出來的照片好核突,但又放在封面。學生在便利店都可看到。」

她續指:「有些人說,明星就係被人非議啦。但我會問,明星點解一定要被人非議呢?譬如有歌星開騷,不吃飯只為穿一件衫。但究竟我們是欣賞她的歌聲還是她的外型?雜誌常報道,這個女歌手有多久沒吃飯,很厲害,很勤力。又如衛蘭,她曾經為台型而捱餓,我覺得很可惜。」

聽到這兒,記者不得不打斷一句,像衛蘭的情況,未必是媒體主導,譬如連她的前老闆黎明都笑她「肥過一部電單車」。

「係,係,當然。」她點頭道。

再說,媒體物化女星,但某程度上明星也當自己是產品,如他們有經理人協助鋪路成為一個品牌,有藝人會跟媒體「夾故仔」博曝光率,亦因有知名度,他們出席活動才能收取天價。

「對,明星也是個牌子……」她點點頭同意道。

Image description

欣賞欣宜歌聲

為何有訪問鄭欣宜的想法?

「這是我的idea。」她指一指自己說:「我們看着她長大,她的整個人生都在鎂光燈下。我們見到她曾經因體型、名氣而掙扎。我們見到她由最初不理會肥瘦,最後去減肥,然後又再次不理會體重。她覺得自從媽媽和婆婆去世後,沒有人值得她這麼辛苦去經營自己的體重。這個起伏,很值得去探討。」

她對鄭欣宜的感覺如何?

「我對她深表尊重,我覺得她有一把好歌喉。」她道。「不過,我最近亦留意到她有首新曲《女神》,遭很多網民批評,說她是個肥婆,竟然自比女神?但其實歌詞的意思不是這樣。」

雖然鄭欣宜現已簽了一間不用她減肥的經理人公司,但事情並不是世俗想像的happy ending,因這間公司安排她去拍攝一些扮演「醜角」的電影。如最近的《辣警霸王花》,她在一眾女警學員中就是一個論盡的肥妹,整天只顧着吃東西,拖累隊友。

「唉!」Nicola聽後大大嘆口氣,謂: 「這種定型,我是很不同意的。在電影中,所謂『肥婆』角色,就是不停吃東西和拖累隊友,常常PK,不過又幾可愛咁。這是很不幸的。男人卻無此限制,如林雪可以很有型、 很霸道,角色比較多元化。」

Image description 《她非它》以多個訪問串連,圖為她(右一)監察拍攝過程。(受訪者圖片)

英國有Adele,香港就沒有了……

「對,外國反而能接受不同體型的人。」她點頭道。

但,haters卻隨處都有吧?

「對,我常常希望大家不要這麼變態, 別以為躲在電腦後,就可寫這種傷害人的說話。」她為鄭欣宜抱不平道。

那她又認為媒體應該怎樣做?

「媒體由市民大眾構成。但我不會呼籲大家停買八卦雜誌,畢竟它們也是一種娛樂,但不要只看這種媒體。」

但事實上,那種狗口長不出象牙的媒體,銷量永遠高企,反觀純粹音樂藝術的分享、有深度的社會議題,捧場客不多。

「香港人很忙碌,也有壓力,他們喜歡吃花生,看別人出醜。」她只能這樣理解。

Image description 她說學生時代也曾經因體型而遭受同學取笑。(受訪者圖片)

曾因腿粗被笑

Nicola在香港念中學,後前往美國念大學。

「中學時期,我也因體型被同學取笑, 尤其游泳課,我就更不願意上,也試過逃學。」現在Nicola體型中等,原來中學時有點胖,她指,「他們笑我腿粗。」問她那時有多胖?「較現在重10磅吧。」老實說,以她的體型再胖10磅,應該都不會被界定為肥胖。「可能係我較大隻,那是九十年代,很瘦才算美麗。同學會比較鎖骨的顯眼程度。有同學笑我穿衣不好看,男同學笑我:嘩, 你唔好穿短褲啦。」

此外,其時的她也常看八卦雜誌、時裝雜誌,看看明星穿什麼款式,然後打扮成相同樣子。但當然,青少年,誰不會這麼做呢?「有段時間,我真的很沉迷,但後來發覺這不會令我快樂,於是就不看了。」

談回電影《她非它》,英文名為She Objects。這個主題不是由Nicola想出來的,「題目是由婦女基金會擬定,戲名早有定稿,連電影的方向亦已決定了。」基金會看過Nicola的舊作,於是決定聘用她作為此電影的導演。「我聽完介紹後,作為一個在香港長大的女仔,對女性被物化這事也很有共鳴。」電影架構與訪問對象,由她與監製負責。電影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九龍灣的Metroplex獨家上映,亦有座談會。

問Nicola,整個拍攝過程,最深刻印象的又是什麼?

「訪問一個援交少女,她個子很小,很清純,只有19歲。」她道:「她母親早死,家裏的人沒時時刻刻看管她,她又沒有兄弟姊妹。在中學期間,她已出來援交,為了買名牌。」個案主要由社福機構提供,因此那女孩正接受輔導。「她自己上門去求助的, 想學會其他技能,脫離援交行業。」

Nicola回想當時尋找個案殊不容易, 「有些機構會拒絕,因他們不想勾起這些女孩子的傷心經歷。」她也試過到援交網找女孩子,「想買她一個小時做訪問,但她們都一一拒絕。」

目前,Nicola仍處身於廣告行業,她說拍完電影後,也會減少物化女性的鏡頭。「我唔會拍一個女仔好索的一面囉!」但客人若有要求,難道她會拒絕?「我會跟客人爭辯的。」纖體公司找她拍廣告又如何?「假如他們看過我的履歷,也許都不會找我啦,哈哈!」

Image description

 

她是自由工作者,任職廣告導演之餘,也做平面設計。(受訪者圖片) 她是自由工作者,任職廣告導演之餘,也做平面設計。(受訪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