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中國當代藝術在紐約

2017-01-05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於1936年出版。作者將中國古時的傳說及歷史神話改編成短編小說,以說故事的形式對當時的社會作出批判,諷刺尸位素餐的官員、腐敗的官場……今天在美國紐約的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亦有展覽《故事新編》,滙集了來自中國、香港、台灣的藝術家的新作。

展覽(至2017年3月10日)正是「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計劃」的第二回合,收錄中、港、台藝術家──分別是饒加恩、闞萱、孫遜、孫原&彭禹、曾建華、陽江組和周滔──受邀而創作的9件作品。作品各有題材與策略,但均從藝術家的視角,以「講故事」方式展示他們對「地緣」的關注。

作品有繪畫、動畫、錄像、攝影等媒介,用以探討及重新審視地理與疆域的概念,小至藝術家工作室,大至中國一個國家,也是作品討論的主題概念,與魯迅的著作互相呼應。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代表探討空間

展覽場地塔樓第五層中,有香港代表曾建華的作品In The End Is The Word(2016)。這是一個大型沉浸式的投影畫面,播放着岩石、船隻、海洋,以及海浪的圖像,由六頻影像裝置將這些現成影像片段、聲音和光效編成一體。作品以一個平淡的海域畫面開始,而這片海域便是處於中日兩國爭端中的釣魚島所在之處。

影像後來會變得愈來愈抽象,同時,因為作品投影在空間的牆壁及地面上,一串串字卷也隨之在空間內出現,更會不停堆積至整個海面成為明亮光白的光域。光域隱含「輪迴」(Saṃsāra)之意──意指爭執、偏見等思想在人世的苦海中永遠循環。

除了In The End Is The Word以外,他還創作了一件名為No(thing/Fact)Outside(2016)的刻字文字裝置。這件作品延伸到展廳之外──蜿蜒盤旋於美術館多被人忽略的牆面和地上,例如電梯和樓梯間。這作品反映出藝術家對整個展覽的思考,也從空間上和觀念上將《故事新編》中參展藝術家們所講述的故事寓言串聯了起來。

Image description

動畫紙品呈現奇幻

中國代表中,卡記個人最欣賞孫遜,他今次帶來裝置作品《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閃電》(2016)。今次不再是充滿政治寓言的魔術師治國系列,而是以他的故鄉中國東北部阜新為中心的作品。阜新曾是煤礦業相當發達的城市,是中國工業化過程的驕傲;但在他的黑白動畫下,只是一個飛逝而過的場景。

除了擅長的動畫,他亦喜歡探討不同紙品的可能性。走入美術館塔樓第四層的走廊兩邊亦有他的作品,在傳統樹皮紙上以中國古典風格的描繪出超現實的史前風景,並以錄像形式投影在畫作表面,創出「奇幻世界」。

而台灣藝術家饒加恩帶來了作品《計程車》(2016)。作品是一段錄像,記下他與台北的士司機的對話。饒加恩讓司機帶他前往具歷史爭議的場所,例如曾遭蔣介石政權鎮壓抗議活動的彰化銀行、中華民國總統府、圓山飯店等。影片以紀錄片風格拍攝,藝術家與司機的對話穿越了台灣近代史中的艱苦記憶,包括日佔和戒嚴時期,直至當下的種種境況。

Image description 曾建華作品In The End Is The Word。

(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撰文: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饒加恩作品《計程車》。 饒加恩作品《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