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單車電影詠嘆調

2017-03-24

Image description 本世紀剛起步的十年,北京市民以單車代步的比率下降,而「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則大幅增長。(法新社圖片)

單車歷史最能反映城市變化,比如在《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為止,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至1886萬,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至5000萬用戶。

1766年,一批修士修復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手稿時發現單車雛形,僅為構思階段;1791年,法國人西夫拉克(Comte de Sivrac)在雨天被經過的四輪馬車濺得滿身泥濘,突發奇想:可將馬車4個車輪改為僅前後2個車輪,於是第一架代步的兩輪單車就誕生了。

子彈在頭顱中
1948年上演的意大利新寫實電影《單車竊賊》(Bicycle Thieves)由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執導,乃單車電影經典;當時,北京約有18萬輛單車,此後半世紀,數量以驚人速度持續增長,為一般人必備的「三大件」(手錶、收音機、單車)之一,既是日常所需亦是重要的文化象徵,經歷七十年代經濟改革前後的歲月。

及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單車時代大盛,六成以上居民以單車代步,單車數量也突破400萬輛,往後15年,單車數量急漲2倍有餘,單車(內地叫自行車)浪潮就成為道地的北京風景,亦是中國縮影。當格魯吉亞女歌手姬蒂.瑪露(Katie Melua)2005年唱着《900萬部單車》(Nine Million Bicycles),歌詞唱到「在北京有900萬部單車,那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就像我愛你至死不渝」(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 That's a fact, It's a thing we can't deny. Like the fact that I will love you till I die.)之時,北京單車帝國已日薄西山,2000年,北京市民以單車代步的比率仍有四成,10年後已銳減至不足兩成。

八九十年代,單車電影興起,比如吳宇森於1990年執導的《喋血街頭》,英文名為「子彈在頭顱中」(Bullet in the Head),由梁朝偉、張學友和李子雄3人飾演在石硤尾徙置區長大的青年,他們喜愛踩單車;卻因誤殺搶錢的歹徒而逃亡,冒險到越南從事走私,從而走上不歸路。後來李子雄因財起私心,用槍射張學友頭部,張學友不堪忍受頭部遺留子彈的痛苦而吸毒;梁朝偉獨自回港,找到靠那箱黃金成為老闆的李子雄報仇。以往的單車歲月一幕幕浮現銀幕上:此3個當年騎着單車的好兄弟,如今成為仇敵,而單車所壓過的痕跡依稀還在,最後一幕3人全部喪生,絕望的喊叫簡直動人心魄,到底為什麼會走到如此絕境呢?此一幕讓人難忘,梁朝偉用槍抵在張學友的頭上,當中頗有詠嘆調意味,大概就是「頭顱中的子彈」的寓意吧。

陳可辛於1996年所執導的電影《甜蜜蜜》也有其寓意──1996年正值香港回歸前夕,亦是鄧麗君逝世翌年,此片借助此一特殊時代背景,講述上世紀末期新移民的艱辛歲月,以鄧麗君的歌曲貫穿始終,抓住兩岸三地華人的共同情感;始於1986年,完成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日,在移民潮的時代背景下,透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回歸前10年的歷史變遷。

甜蜜蜜與文雀
此片中,新移民黎明對亦為新移民張曼玉說:我有車,可以送你;兩人走在街上時,原來僅為一部送貨單車,張曼玉就說,那不是車,香港叫做單車;及後兩人各有故事,數年後在紐約重逢,當張曼玉在車上瞥見黎明在街頭騎單車,兜兜轉轉,在播映鄧麗君死訊的店前停下,就在鄧麗君的歌聲中發現對方。

杜琪峯2008年執導的電影《文雀》,不少場景於上環拍攝,展現區內老街風貌。任達華騎着單車,與3個職業扒手穿梭於鬧市,有一天神秘女子(林熙蕾)在4人身邊出現。片末任達華一方與傅老闆(盧海鵬)一方雨中決鬥,誰可將護照拿到手關乎林熙蕾的自由,在風格化的配樂之中,以略高的鏡頭俯拍黑色傘花,再以局部特寫剪接烘托緊張感,以慢動作拍攝,輕爵士音韻之美,由法國音樂人傑馬克斯(Xavier Jamaux)所創作,滿有詠嘆的意味。

Image description 台灣電影《練習曲》中,即將大學畢業的聽障學生向學校請假, 背着結他騎上單車,開始逆風向單車旅行。(劇照)

兩岸影像
單車約於1875年傳入中國,據聞1922年清遜帝溥儀結婚之時,其堂兄溥佳送給他一部單車;台灣傳入單車始於日治時代,故沿襲日語稱為「自轉車」,亦有稱為「鐵馬」;兩岸亦有不少以單車為題材的電影,比如台灣2006年就有講述環島的電影《練習曲》,由陳懷恩執導、東明相主演。

即將大學畢業的聽障學生(東明相)向學校請假,背着結他騎上單車,開始以高雄為起點的逆風向單車旅行,一路上借宿、遇到不同的人和事,他不懂音樂,僅以弦音記錄沿途風光與人情,藉此抒懷。

隱沒繁華鬧市
至於內地,王小帥2001年執導的《十七歲的單車》講述2名17歲少年與一部單車的故事,一為北京中學生,另一為外來單車速遞員,俱住在胡同;速遞員單車被竊而中學生則向二手單車商構買那部贓車,故事由此展開,偷車賊始終沒現身,卻讓貧者更貧,讓在狹縫中生存的速遞員及中學生感到絕望,從而相互敵對。

《十七歲的單車》的音效與配樂突顯抒情力量,當速遞員走進澡堂的時候,門外鼓聲帶予人心跳加速的不安;中學生下樓取單車的路上,胡同傳來幽微的唱戲聲與各種市井嘈雜之聲;當速遞員扛着扭曲的單車隱沒在北京的繁鬧中,觀眾的心也跟他的單車一樣被踩爛了;單車時代的消亡,終於讓北京付出社會成本。

另一部為杜家毅2011年執導的《轉山》,改編自同名暢銷書,講述來自台灣的青年(張書豪)大四畢業時,其兄亡故,發現他留下的騎車日誌,因而毅然騎單車前往滇藏完成其兄未了心願;在麗江路上結識雲南騎車者(李曉川),結伴去拉薩。抵達德欽時,李曉川因無緣得見雲霧中的梅里十三峰而沮喪,後在曲孜卡的山路前行時墜崖重傷;張書豪只好獨自再上路,歷盡艱辛,終於與單車一起抒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文 : 占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