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帕特森:詩與電影

2017-05-08

占渣木殊(Jim Jarmusch)素有美國獨立電影教父之稱,他執導的《帕特森》(Paterson)乃一部極簡單純樸的電影,此片講述一個名叫帕特森的巴士司機(業餘詩人),生活於新澤西小鎮柏德遜, 靜觀身邊事物,將感受轉化成詩句,述及他一星期的尋常生活。

他的妻子亦具有藝術氣息,喜愛黑白構圖,每天在家中創造大小驚喜;導演借用美國詩人柏格列(Ron Padgatt)幾首詩,詩中用詞及結構簡妙而雋永,亦表達出簡單的生活態度;柏德遜有如時間停頓的小鎮,每個人俱過着簡單的生活;巴士司機既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只有一本秘密記事簿,將他所創作的詩句都記錄其中。

Image description

平淡而不平凡

此名巴士司機的詩句與其生活同樣簡單,每天下班後給妻子念一小段,並答應妻子周末影印存底,以此紀念;他在一星期的生活非常平淡,幾乎無事可記;每天清早起床,在吃早餐的時候,忽爾拿起一盒火柴,寫下第一句詩:We have plenty of matches in our house,那就顯得不平凡了。

話說《帕特森》乃已故的美國詩人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詩集名稱,他是醫生,亦在柏德遜過着平淡卻不平凡的生活;他有一首有如便條的詩:「我吃了/放在/雪櫃裏的/李子」;「它們/可能是/留作/早餐用的」;「請原諒我/它們太好吃了/又甜/又涼」。

此部電影展現出巴士司機詩意的規律生活,他每天傍晚牽着狗兒散步,在酒吧喝啤酒乃他最快樂的事,在酒吧裏常遇到一些瑣事,一如他每天聆聽不同乘客所述生活中的詩意,當中既有拳手的故事,亦有無政府組織的歷史,甚或跟美女相遇之後的幻想;他亦會受到各自相類似的生活所吸引──他們不分年齡,或不同種族或國籍,登上巴士後,就會坐在一起聊天。

可是那隻狗兒偏偏撕碎了那本記事簿,給他帶來生命中最沉重的打擊,令他突然間有如失去一切原動力,亦失去賴以證明自我存活的重要部分,讓他不敢再自認為詩人;他所感受到的生命意義,比之世上很多只依靠手機與電腦度日的人,無疑要豐盛得多了。

就在狗兒撕碎那本記事簿的周末,他在柏德遜風景區偶遇一名日本詩人,兩人一段簡單而語重心長的交談,才令他重新尋找存活的意義;兩人談到詩作之不可翻譯,確實頗有道理;電影中展現很多雙生兒,或者源於妻子夢中預感,卻與帕特森產生多重關係,互為牽連,比如遇上相類似的人,信是一種詩意的邂逅,但要維持一段長久關係,卻要兩個人多所努力。

事實上,詩與電影亦為雙生兒,占渣木殊在青年時期就對文學產生興趣了,文學因而塑造他形而上的理念,引致他重新思考神學,其後對反文化產生想法,與朋友閱讀一些文學作品,當中包括威廉巴勒斯(William S. Burroughs)及加洛克(Jack Kerouac)的著作;他們周末於藝術電影院觀賞地下實驗電影,比如羅拔唐尼(Robert Downey Jr.)與安迪華荷(Andy Warhol)所拍攝的實驗作品。

Image description

曾任畫廊司機

1971年高中畢業後,占渣木殊遷居至芝加哥,就讀西北大學新聞學院,翌年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本來預計從此成為詩人;他在哥倫比亞大學修讀英語及美國文學,喜歡紐約派前衞詩人堅尼夫科赫(Kenneth Koch)、大衞夏皮羅(David Shapiro)等;在哥倫比亞大學最後一年,他參加夏季交換生計劃,移居至巴黎,曾任藝術畫廊送貨司機,花大部分時間在電影資料館中,亦有幸出任黑色電影導演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的助理;其時雷與德國導演雲溫斯達(Wim Wenders)合作,一起拍攝紀錄片《水上迴光》(Lightning Over Water)。

儘管與詩早有淵源,卻做不成詩人,他轉而向電影發展--其時受紐約地下電影製作人阿摩斯坡(Amos Poe)的鼓勵,獲獎學金以支付學費,從此得以躋身於電影界,而所拍攝的電影每多與詩相關。

撰文 : 占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