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歷史節目年輕學者主持 曾卓然輕鬆想當年

2017-08-10

Image description 曾卓然外表年輕,但主持歷史節目的經驗很豐富。(陳縱宇攝)

說到歷史課,傳統印象是老師拿着超厚的課本抄黑板,要學生記住一連串的事件和年份。

歷史節目36歲學者主持曾卓然一反傳統,他有份參與港台節目《古今風雲人物》、《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等,以輕鬆趣味手法講談學術知識,探索中國文化、社會的前世今生。《歷史係咁話》曾討論不少得意話題,如史上最索名妓、皇帝邊個最打得、中國古代玩乜嘢,暢談古代娼妓風流史、古人娛樂史及君主爭權奪利的秘辛等。最近他在電台節目《建築意》,再次以易入耳手法剖析建築與歷史的關係。

「如果是籃球員,我應該是控球後衞。如果有嘉賓,我第一個目標是讓嘉賓發揮得更舒服自然。如果需要我講時,我要做到隨時能講到。始終是文化人,低俗做不來,說得有趣味則是一直的目標。」

八十後曾卓然,是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從小就喜愛歷史,對文學及歷史有深入研究,曾於不同文學文化講座擔任主講嘉賓,過去8年參與多個本地以歷史為題的節目,與多名歷史學者合作,加深普羅大眾對歷史的認識。

讀文史哲出身的曾卓然對社會一切也很關心。「我們會留意很多細微、不為人察覺的東西。」小時候家住柴灣,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以前柴灣的徙置區,是香港典型風貌。

他喜歡走路,沿路欣賞不同的建築和風景。「年輕時經常由柴灣步行至灣仔、上環,當時香港沒那麼熱,走路很舒服,由柴灣行到中環差不多一小時。有時走到北角汽車渡輪碼頭,有時走到七姊妹道,如果你愛一個地方,便會常常步行和看身邊的小店舊舖。」

Image description 他在新節目《建築意》之內,會透過大氣電波分享更多歷史文化故事。(陳縱宇攝)

日軍在港供奉戰犯
《北角汽車渡輪碼頭》是也斯其中一首著名詩作,他是也斯學生,著有《也斯的散文藝術》一書,探討也斯的散文及其文化內蘊。「跟老師的回憶許多,記得我們喜歡到三聖(邨)吃海鮮,他廣闊的人文關懷精神影響我很深。」

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人文教育氣息一向薄弱,他坦言不認為有得救。「因為香港產業單一,沒有那麼多人文學科相關的職位。不過,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人文素質及人文關懷,如果認為人文素養不重要,長遠而言,香港就會缺乏記憶、歷史,對過去事物不尊重。」

最近,他跳入古今建築世界,主持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建築意》(8月7日起,逢周一晚上9時,香港電台第五台),延續人文關懷精神。「建築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除了是實物,也是可觀賞的東西,具有美學價值,希望帶更多建築美學和藝術感覺給觀眾。」

節目分為3部分,他指先論述西方古典建築風格,由遠古建築說起,經歷羅馬式、歌德式、文藝復興等,再至現代與後現代主義,與聽眾一同學習如何分辨及欣賞建築。「例如羅馬競技場、雅典巴特龍神殿,大家都聽過,但細緻部分大家或許不知道,原來埃及金字塔最初是銀色,雅典巴特農神殿本身的雕像是彩色,我們會從歷史和專業角度補充建築物本來面貌。其次是講香港一些具特色、貼地的民間建築,例如大澳棚屋、新界圍村等,最後是介紹世界知名建築師。」

曾卓然像一本活字典,隨口可以講出一些歷史故事。「例如九龍寨城,今日滿布泰國食肆,跟海邊有一大段距離,但她本身是近海之地,由九龍寨城公園到海邊有一段石浮橋,現在埋藏地底,有保育意義,這部分會在節目分享。記得當年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當時海盜猖獗,英國政府受法律所限,不能隨意處置海盜,於是把他們捉了,然後乘船到九龍交給清政府官員,在今天Mikiki對出的位置斬首,有歷史照片見證了這段中英共治九龍的局面。」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香港日治時期,他說:「日本人在香港興建了一座忠靈塔,那是日本軍人作供奉戰犯之用,在英軍光復香港後便炸毀了。如果它仍保留就有二戰痕跡,作為歷史和建築角度可探索過去。」

Image description 曾卓然喜歡拍攝建築物,圖為他在巴黎聖母院前拍照留念。(受訪者圖片)

公園廁所曾是藝術
追溯歷史,他指建築物最重要是安全感,早期的建築是防避人和獸。「香港大澳棚屋由幼木浸在水中支撐,看似不穩陣,其實非常穩固且有特色。為什麼大澳是東方威尼斯,原來威尼斯(房屋)的底部亦是由大木柱支撐,人類會為適應海邊生活而有自己一套智慧。」

他最欣賞的建築是能夠與四周環境配合,另一個例子是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由台灣建築師陳其寬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合作而成。「那是一個三角流線形教堂,整體形象與東海大學草地相當和諧,跟所屬環境配合很好。其實,建築物美觀之餘,也是一個社會責任。」

談到近期首爾市區出現超大型圖書館、台北北投也有美麗圖書館,成為熱門打卡景點,他不禁說:「年輕時,香港某些公園廁所由設計師所設計,但遭受很多人反對,因為浪費公帑。如果香港公共建築要美觀,首要過公帑那關。」

近年,香港的建築多是商業項目,受限於商業元素,未必有大驚喜。「香港建築悶,問地產商才知道。然而,現代社會擠迫是必然,地方限制反而是設計誕生的機會。」

談到現代社會建築物,玻璃幕牆是其中一個標誌。「以前的人困在工廠裏面,沒有太陽照射,於是出現玻璃設計。今天現代社會看見很多玻璃幕牆,在德國可能適用,但以香港的氣候則是災難,要用窗簾遮蓋陽光,所以建築設計概念應按不同地方需要而產生。」

外表文質彬彬的他,動靜皆宜,興趣是踢足球、打籃球,現在主要興趣是做節目,花很多時間看資料,例如一些建築物要比較古今不同,介紹一個歷史人物又要專注那人的故事。

曾卓然的兒子今年3歲,平日他也會為孩子說故事,而他另一個身份是為港台兒童節目《好孩子星期天》撰寫及演出每集約10分鐘的小劇場,講述飾演歷史老師的他與學生穿越時空,遇見不同歷史大事,讓小朋友輕鬆地聽故事學歷史。

曾卓然小檔案
年齡:36歲
出生地點:香港
學歷: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
主持節目:香港電台第一台《古今風雲人物》、港台電視31《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等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