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公大動畫課程高級講師 揭港產製作必勝之法

2017-08-30

每年暑假都是動畫電影的黃金檔期,但戲院內不外乎是Pixar、DreamWorks、 Illumination製作的動畫。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出產的電影、劇集、音樂都曾盛極一時,唯獨動畫甚少被提及。事實上,香港早在四十年代已有製作動畫。只是直至二千年前後才受到注目,當時的港產動畫《麥兜故事》、《忍者龜》,以及真人與CG結合的《少林足球》、《功夫》均叫好叫座。

然而隨着2009年上映的《小飛俠》失利,香港動畫又再走入低潮。在這段長時間的沉寂中,其實依然有不少本地動畫師在被人遺忘的動畫界默默耕耘,公開大學動畫及視覺特效課程高級講師麥盛豐(Vincent)便是其中一員。問到港產動畫如何突圍?他從新一代動畫師的中小型班底作品得到啟發,原來「以小勝大」才能殺出血路……

撰文:陳春燕

[email protected]

在成本高、人工貴的香港,Vincent相信獨立、自主的小班底創作才是出路。「在這個數碼年代,做動畫的門檻其實比以前低。從前要有器材、空間、菲林,現在只要一部電腦,甚至是平板電腦,基本上一個人就可以做動畫。近期為人熟悉的新海誠就是出名的One-man band。這是這個年代做動畫的優勢。」Vincent所做的水墨動畫更是難以分工。「傳統動畫勾線、上色各有人負責,但水墨畫每筆都要由同一人完成。不過雖然較花時間,效果亦更獨特,有別於一般動畫。」他說。

靜態到動態

自小就對繪畫、動畫甚有興趣,但小時候學校只有傳統的美術科,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動畫製作,於是Vincent就將所有電視動畫都錄起來。他回想道:「還未有DVD、VCD時,我用錄影機將動畫錄下,再逐格回播,結果錄影機也壞掉。錄影機錄不到聲音,我就用卡式帶錄聲,錄影帶錄畫面,一起播就聲畫同步。」

過不久,還是小學生的Vincent就已厭倦了電視上的傳統動畫,開始和朋友組成一個同好會,搜羅更偏門的動畫。當大家都在看宮崎駿時,他更愛風格寫實的高畑勳(宮崎駿拍檔),還有作品富政治諷刺意味的押井守。以政治、軍事、宗教語言包裝的《機動警察》和《新世紀福音戰士》更顛覆了他對動畫的認知,「那一刻我開始覺得動畫不只是為小朋友製作,亦有了想做動畫的想法。」

上到大學,Vincent選擇了中大的藝術系,在那裏他第一次接觸到中國水墨畫這個藝術媒介,也讀了第一個有關Digital、Video的學科,讓他萌生了將水墨畫變成動畫的想法。據他所講,原來半個世紀以前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已試過將傳統國畫變成動畫,六十年代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牧笛》便取材自齊白石和李可染的畫作。

「那時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製作動畫的方法都是在膠片上逐張手畫,再放在攝影台上,用菲林一格格拍下來。中國亦參考了這個方法,不同之處是中國水墨動畫並沒有勾線,純粹在膠片上做化染效果。這個技法當年可說是非常新穎,據說更是國家機密,就連日本的動畫師也特別來中國探究。加上講求意境、氣氛,不重寫實、比例的風格,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製作的一系列動畫自成一格,成為日式、美式動畫以外的中國動畫學派。可惜文革後這類動畫便漸漸式微。」

Image description 2007年東京錄像作品節上,Vincent遇上偶像高畑勳。 (被訪者圖片)

百貨應百客

一個毛頭小子要將國畫變成動畫,亦有一班表示支持的前輩,包括當年教他現代水墨的著名畫家王無邪。正如當年大前輩對自己的鼓勵,Vincent今天也鼓勵學生在風格、主題上多作嘗試。「香港觀眾有太多選擇,所以在香港做動畫,出人意表才是出路。所謂百貨應百客,藝術最緊要就是不要Standardized,一旦Standardized,大家就交『行貨』。」腦筋轉得快,在風格、主題上捐窿捐罅,而不盲目雕琢工藝反而是香港動畫界的優勢。

他續說:「外國動畫最初到韓國加工,之後去到台灣、內地,近年甚至轉移到泰國、柬埔寨。香港成本高,始終難以做到大規模的動畫製作。外國大型動畫公司有R & D部門,香港動畫與他們比併技術未必有大優勢。而且大公司在作品上映前已做好商品化、分銷計劃,只單一依賴票房收入而作出大投資其實很危險。當年Imagi(意馬動畫工作室)便是因《小飛俠》票房失利而清盤。」

然而小本經營,麵包與理想是兩難。「香港廣告動畫其實很多,所以畢業後自己成立公司的學生大多會一邊接商業製作,一邊做自己想做的動畫。除政府對初創動畫企業的資助,網上集資、將作品商品化也是本港小型動畫公司的生存方式。」至於作品的上映途徑,傳統的影片作品節如ifva外,電視節目如港台的《動畫八拍》、《8花齊放》,以及網上平台都是讓大眾接觸小眾動畫的新媒介。

創作絕不能夠標準化,教書亦然。Vincent以護理學作對比說:「每個學科都有標準,如做護理,量血壓有個準則。我們對於學生的2D繪畫、操控軟件等基本能力當然也有標準,但卻並不希望所有同學的作品都一模一樣。這個年代,網上的免費Tutorial多得很,年輕人從小就接觸電腦,要學識一種技術不難。所以除了傳授技術,大學更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尤其是在密集式的學術操練下,香港中學生少了很多時間接觸社會,人生體會不足,也就缺乏能令人產生共鳴的話題與說故事的能力。當沒有老師或客人給他一個主題時,有些同學就想不到要做什麼,自主創作的思維正是他們最薄弱的地方。」

因此Vincent經常叫同學多去做義工,又會帶學生到各地交流,「做動畫不等於要在電腦面前坐定定」。而人文社會科學院的動畫及視覺特效4年課程也循序漸進。頭兩年會以素描、繪畫、講解分鏡、2D手畫動畫、3D立體動畫、結合真人影片等學科,先打好美術和電影理論的基礎。同學掌握好基本的繪畫、軟件操控技術,第3年就深入講解合成畫面、拆鏡頭、構思故事、塑造角色等理論。最後一年則主力做Final year project(FYP),讓同學自主完成一套動畫。

「我們的課程沒有選修科,所有動畫和視覺特效科目都要修讀,好處是學生對動畫各個範疇,如手畫、2D、Digital、電影後期合成都會有全面知識。至於FYP就可專攻一個範疇,跟隨一個Advisor,就似學徒制。」

Image description 同學可以在繪圖工作室、電腦動畫實驗室、動畫影棚、電影剪接室和錄音室親自製作動畫。(公大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學生Isaac以顏色、質感營造出畫面的氛圍,單調的黑白灰帶出父子關係的Intense。(被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今年Vincent帶着動畫和視覺特效的學生到東京交流,學習日式的手繪動畫。(被訪者圖片)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成立年份:1989年

院長:譚國根教授

學院概況:以多元化為宗旨,學位課程主要涵蓋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語言與翻譯及創意藝術學術領域。近年學院重點發展創意藝術課程,開辦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創意廣告及媒體設計、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動畫及視覺特效課程,培養本土創意工業人才。

學士課程:學院共設23個全日制面授本科學士課程。當中「動畫及視覺特效榮譽藝術學士」課程以全面為特色,課程包含世界藝術和美學、素描和繪畫、二維/三維動畫、戲劇人物動畫、動畫故事創作以至媒體製作及數碼視覺特技,理論與實踐並重。

DSE成績:基本收生要求為33222,個別課程有額外要求及其他考慮入學因素,對個別科目比重不同。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創意廣告及媒體設計、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着重中英文,動畫及視覺特效則沒有側重的學科。以動畫及視覺特效為例,2016聯招DSE成績中位數為16.5分。

面試資料:「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榮譽文學士」、「動畫及視覺特效榮譽藝術學士」、「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榮譽藝術學士」及「創意廣告及媒體設計榮譽文學學士」預計於每年7月中至下旬設有小組面試,學生可攜帶創意作品展示。

參考網頁:www.ouhk.edu.hk/ass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