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打死不離3父女》真人真事改編 有幾真?

2017-08-31

看到電影開場打出「真人真事改編」的字幕,一般觀眾通常只留意「真人真事」四字,其實重點在「改編」。這表示:片中必有虛構情節,虛構成分甚至多過真人真事。若是全部或九成以上是真人真事,何不乾脆說「這是個真人真事的故事」呢?

任何創作人出於藝術或戲劇的理由,都有「藝術許可」(Artistic Licence)增刪、虛構真人真事,無可厚非,亦不應反對。觀眾只要明白:電影不是歷史,只是故事,不去執着真人真事便可。就以《打死不離3父女》為例,片中的瑪哈維(Mahavir Singh)父女確有其人,都是摔跤手,大女兒姬妲的確在2010年新德里英聯邦運動會奪得55公斤級摔跤金牌。但決賽卻不是《打》片描述的扣人心弦,在最後一刻反敗為勝,而是姬妲輕鬆地以11比0擊敗對手。

Image description 印度及內地的體育電影,運動員總要「為國爭光」。《打死不離3父女》還要完成「父親的自我」。(劇照)

實現為國爭光理想

瑪哈維曾是業餘冠軍摔跤手。他父親(姬妲的祖父)亦是摔跤手,瑪哈維幼受庭訓,16歲時往德里受訓,惜與國家隊無緣,惟有周遊各鄉村參加摔跤比賽賺取獎金。瑪哈維並不如電影描述般想生兒子繼承己志。他妻子公開表示,是她想生兒子,瑪哈維一直想生女兒,求仁得仁,生了4個女兒後才得子。

瑪哈維心知,印度男子摔跤,水平遠遠落後俄羅斯、伊朗甚至古巴等摔跤大國。兒子難有望奪獎牌,滿足他的夢想。女兒則不同。1984年,女子摔跤才獲國際承認。第一屆世界女子摔跤錦標賽在1989年才舉行。2004年雅典奧運正式列為比賽項目。當年,王旭在女子摔跤72公斤級為中國奪得金牌。凡是運動小國,要奪獎牌,只能向女子賽埋手。香港的第一面奧運金牌,便由李麗珊在風帆奪得。

現實的瑪哈維明白這個道理,很早便要4個女兒練摔跤。他的德里教練比他更早訓練女摔跤手,瑪哈維不過蕭規曹隨。然而,他的家鄉比瓦尼縣貧窮、落後,40%女性是文盲。瑪哈維的妻子只讀到小學五年級。瑪哈維要女兒剪掉長髮,苦練摔跤,等於挑戰女子早嫁、生子持家的傳統,非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不可。

有評論指《打》片表彰女性的尊嚴和反歧視,證據是:決賽舉行前,瑪哈維對姬妲說:為了證明女子是行的,為了反歧視女性,她一定要奪金。然而,整齣電影160分鐘,就只有這麼一次瑪哈維說過類似的話。一開始,他要女兒練摔跤,為的是完成他為國爭光的理想,奪取他無緣得到的獎牌,還講明要奪金──因為「沒有人會記得誰得到銀牌和銅牌」。姬妲起初不堪刻苦的晨操晚練,後來改變主意,並非自行覺悟摔跤可為國爭光和對抗性別歧視,而是早嫁的女友一語點醒──在做生子機器與摔跤之間,還是摔跤較好。

英美的體育電影,大多寫運動員為了證明自我而苦練,通過比賽完成自我。印度及內地的體育電影,運動員總要「為國爭光」。《打》片還要完成「父親的自我」。姬妲離開父親,到國家隊訓練中心後,找回「自我」,留長髮,改變打法,雖然打贏老父,但在國際比賽卻一敗塗地。為了奪金,她終於「浪子回頭」,向父親認錯,再次剪掉長髮,不聽國家隊教練的指導而追隨父親訓示,遵照父親的戰術比賽。《打》片最後一戰,姬妲更憑父親所教的「聲東擊西」招數險勝對手。在記者招待會上,姬妲感謝的是父親,金牌獻給父親,擁抱父親痛哭。以上種種情節,在在說明《打》片的主題,不是反歧視和為女性爭光,而是證明父親是對的(別忘記,以上都是虛構的情節)。

Image description 《打死不離3父女》片中的瑪哈維父女確有其人,圖為現實中的瑪哈維和4個女兒。(網上圖片)

表彰父權才是主題

飾演父親的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 才是《打》片的主角。表彰父權,才是《打》片的主題。反歧視女性,頂多只是副題,而且是不起眼的副題。阿米爾汗不單是此片的演員,也是出品人。他很懂得如何推銷寶萊塢電影。加上反歧視女性的副題,肯定對外銷《打》片大有幫助。觀眾細心一點看這部片,應不致誤將馮京作馬涼。

值得一提的是,寶萊塢電影雖然90%是說印度語(Hindi),但當中夾雜了不少英語,如姬妲叫教練coach sir,和港產片如出一轍,反映了曾是英國殖民地的歷史。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