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人物】香港綜合格鬥女選手:最大恐懼是做了讓自己後悔的事

2018-06-21

綜合格鬥(MMA)運動在港屬小眾玩意,投身的多為男性,達到國際水平的選手甚少。在香港長大的Ramona Pascual,是本地罕有登上國際舞台的MMA全職女選手,雖然獲獎纍纍,多年來卻在缺乏支援和資金的環境中單打獨鬥。

她兩條手臂上結實的肌肉,透露着這些年來的艱苦訓練。能一拳將人擊倒的她,說到付出的代價時,眼泛淚光,但提到夢想,眼睛又閃耀着熱情的光芒。她早前以「恐懼管理」為題在TEDxWanChai演講,問到她最大的恐懼是什麼?她馬上答:「我最大的恐懼就是做了讓自己後悔的事,如果我因為不夠膽而放棄嘗試,如果我沒有毅力去發掘自己潛能,都是我最害怕的。」

Image description 在香港長大的Ramona Pascual,是本地罕有登上國際舞台的綜合格鬥全職女選手。(吳楚勤攝)

成為職業選手後,Ramona坦言,自己每天都在跟恐懼搏鬥。尤其是與實力強勁的選手困在八角籠中,在數百個觀眾面前打鬥,每次她都確保自己有足夠強度的訓練,才邁步上台。「我的工作就是要被打。每次我走進健身房,都要預備自己連續兩小時被痛打一番。心理上和身體上都要經歷一個很艱難的準備過程。」

在這條路上,讓她恐懼的理由還有更多。美國出生,父母為菲律賓華僑,一家人從她4歲開始定居香港,「我在香港長大,父母都是比較保守的,他們把我送去國際學校,期望我能找份穩定好工作。」在學校裏她成績在中游,唯獨體育表現得最好,中學時熱愛籃球、欖球,同時也開始學泰拳,後來又學柔術。

她在大學主修商業,畢業後她如父母期望在冷氣大開的寫字樓找到工作,但愈做愈覺得那不是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我真的很喜歡武術」。仍有正職的時候,她已經是香港女子橄欖球隊隊員,隨團參與國際賽事,同時也從2011年開始參與泰拳比賽,多次奪冠,「每次我都沒有跟父母說,先斬後奏,比賽完才告訴他們,不想他們擔心太多。」

Image description Ramona(左一)表示,在綜合格鬥的路上朋友給了她很多重要的支持,圖為她與朋友度假時攝。(受訪者圖片)

厭倦打工生活

別人眼中的安逸,在她來說卻非常難熬。「我記得那時候每一天回到辦公室,看着窗外同樣的景色,愈來愈覺得挫敗,因為我一點都不享受那份工。每天醒來都要用很大力氣才能上班,坐在辦公室裏卻只想去訓練,心中充滿憤慨,覺得為何明明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卻不斷否定自己,說因為父母和祖父母都會瘋狂反對,因為身邊沒有朋友這樣做,所以我也不能?」

數年過去,壓力愈來愈大,她請大假去美國洛杉磯,不是去海灘放鬆,而是天天去體育館受訓。「我簡直愛上了訓練。在那裏我認識了其他格鬥選手,他們就像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有着奇妙的內心,有着豐富的智慧。格鬥選手不是危險人物,他們通常都很平靜,要有一個很穩定的心理狀態,因為如果你帶着情緒去作戰,一定會輸和讓自己受傷。」

假期完結,她也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不回去辦公室了。懂得不同格鬥技術,選擇成為MMA選手非常自然,但當時香港卻沒有太多相關訓練和比賽,到外國受訓是唯一選擇。「本地的MMA還在起步,支援仍很少。」毅然辭職全身投入,對於父母來說卻如災難,大加反對,擔憂她的健康與安全,「他們經常問,你想清楚了嗎?為什麼非做不可?比賽有很大風險,而亞洲父母總希望子女承受最低風險。」

Image description 每一次比賽之前, Ramona(右)都確保自己有足夠強度的訓練,才敢上台。(受訪者圖片)

節衣縮食受訓

父母從不到場觀賽,對於女兒因訓練或作賽受傷,也會感到氣憤不已,但也知道無法阻擋女兒的熱情,慢慢也接受了她的選擇,「但離支持仍很遠。綜合格鬥員是很艱苦的工作,在賽場上,常看到選手的至親到場幫忙,雖然我沒有這方面的支持,但也學會自己支持自己,撐過每一場賽事。」

她到外國訓練作賽幾乎全是自費,全職工作那五六年儲下的錢,全都花上。「在本地很難找贊助,沒有人知道MMA是什麼。我能找到產品和服務的贊助,但金錢的贊助就沒有。」為了堅持下去,她省吃儉用,原本在外自住的她也搬回家中,而在外國訓練營中,她控制自己每天開支在20美元內,「包括租金和食物,因此便宜的泰國是我常去的地方。」

她代表的體育會可資助她出賽的機票,但日常開支要靠自己。「我所有在比賽中贏得的錢,都花在準備下一場比賽上,我幾乎沒有錢賺。惟有希望在未來兩個比賽有更好表現,能收支平衡。」

她曾到韓國知名訓練場接受訓練,更被挑選拍攝電視節目,但風光背後滿是辛酸。在韓國5個月,言語不通,剛到達的時候是嚴寒的冬天,身上的錢不多,她找到一個用250美元便能住6個星期的居所,但只得地牢房間的半張床,與另一個女孩擠在一起。

很多韓國人不諳英語,她生活苦悶無人傾訴,卻不敢打電話回家。「我知道他們一定要我回去,而我會控制不住流淚。我要支持自己撐過去,還好我有一些密友可傾談,雖然他們未必明白選手生活,但給了我很多支持。」

另一樣最大的恐懼是傷患。她的訓練非常密集,每天都會與不同選手對戰,模擬真實戰鬥。「被拳打腳踢,打到趴在地上,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被打不但痛,也很疲累。每天持續格鬥兩三小時,簡直是筋疲力竭,肌肉都變得非常痠軟。當你疲累的時候,特別容易受傷。」

早前進行訓練時,她更受了一次嚴重的傷,一邊膝蓋韌帶完全撕裂,需要做移植手術,再等待身體接受,重新學跑學跳。那時候距離比賽只有兩星期。「我訓練過度,身體太過疲累,不懂得作出適當反應。」

不比賽便沒有收入,將來出賽的機會也減少。膝蓋韌帶撕裂,她需要花一年時間養傷,看着其他選手朋友的Instagram全是作賽畫面,更覺失落難受。那時候她開始胡思亂想,經常哭泣,問為何這件事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何其他選手可以一生不受傷,自己卻為了手術和物理治療大花金錢?「過了幾個星期,我也接受了,生命從來就是不公平的,開始從正面角度思考這件事。如果我悲傷或憤怒,就會卡在這個難關中,不能前進。前進雖然緩慢,但始終也是向前踏出一步。」

Image description Ramona早前應邀出席TEDxWanChai演講,分享在綜合格鬥的路上如何與恐懼共處。(TEDxWanChai圖片)

流過很多眼淚

如今她慢慢恢復訓練,也不斷問自己同一個問題:究竟為了夢想,是否真的值得奉上如此大的代價?「那受傷的回憶一直在我腦海。心裏總有一把聲音說:我不能繼續下去。但認真想想,除了這個,我再也不想做其他東西。花了那麼大力氣才走到這一步,與夢想是如此接近,可以在亞洲闖出名堂,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東西未做。就此放棄,我也會憎恨自己。」

她把這次受傷當作生命給自己的教訓,讓自己鍛煉出更強大的心靈,迎接日後的挑戰。「我3年前才開始職業生涯,那時的我跟現在已經有很大差別,我從不知道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這麼多,為此也感到震驚。從前的我,從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如此強壯、自信。就如這次TEDx的演講,從前我非常害羞,不敢在那麼多人之前說話。單單3年就改變了這麼多,未來應該可以有更多變化吧!最重要是我堅持改進。」

在這條路上,她流過很多眼淚,對自己有很多質疑,也承受了很大壓力,加上沒有家人支持,很多時都是自己一個在走,過程中也學會如何照顧好自己。

她可覺得自己是堅強的人?她想了想,笑說:「每天我面對困難時,心裏總是想,天呀!我沒有自己想像那樣堅強,因為每天的訓練都是在挑戰極限。我有時會想,我撐不下去了,但最後卻能撐過去,成為更強的人。我總是辛苦挫折到流淚,但這是自然的,是讓我的心不斷變強的過程。」

Image description Ramona(右)父母為菲律賓華僑,4歲開始定居香港,並入讀國際學校,因此她的朋友也很國際化。 (受訪者圖片)

Ramona Pascual小檔案

出生年份:1988

出生地點:美國

學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學士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Ramona表示,在成為職業選手前,從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如此強壯、自信。(吳楚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