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Aperture優雅靈犀】收藏之樂:收藏家Francis Li 文化研究 專攻神獸

2018-10-24

Image description Francis(李宗鴻) Photography by Ben Tam

8歲就在荷里活道購入第一件文物,初中讀《史記》,Francis(李宗鴻)對歷史有無比濃厚的興趣,「我關心的是中國與外地交流的文化。」收藏眾多,其中一項是「神獸」,Francis近日在藝術餐廳都爹利會館展出他的藏品。但Francis說:「我不是收藏家,我是文化愛好者。與其說它們是收藏品,不如說這是我做研究的工具。」

八歲買第一件
「我由讀小學開始,家人就常跟我談中國歷史,我會問:那有什麼可以捉摸到的?」Francis Li:「當年香港政府辦過一些展覽,記得的包括1993年洛克菲臘辦的展覽,他不只收藏中國的文物,也收藏西方、印度文明。」年紀小小,他就想接觸更多這方面的東西,「我們是中國人,我會想慢慢衍生到中國與其他國家交流的文物,中國不是一個孤立的國家,而是與世界交流的一個整存體。」那一年他才八歲,就自個去逛荷里活道,「我想接觸這方面的收藏,一些可以觸摸到歷史,記得當年商人會賣一些平價貨給我。第一次購入時我才八歲,我買的是一個80元的元朝陶罐。及後一直購買,其實當初我也不知道當年那陶罐是元朝的,只是當年假貨不多,東西都不昂貴。」

中學畢業,Francis考進中大修讀哲學,副修宗教,也選修歷史,「當年在中大的文物館,我認識了館長林業強教授,我給他看我收藏的寶物。他很驚訝,怎麼你年紀小小,購入的全部都是真貨!我小學買時也不知道,但大學館長說都是真的,原來我擁有了一批真的古董!後來,我捐了一批給中大文物館。」

Image description 陶加彩人面鎮墓獸(北齊) 牠頭上有角,象徵能通天;牠耳朵好大,聽覺靈敏;腳幼,因此能跑得快;會飛天,能保護墓主人

畢業後工作,有了收入,收藏既成了他嗜好,又是他工作的夥伴,「有的在荷里活道購入,其他國家?括日本、歐美,也買到不同的東西。我會買中國能跟西方比較的文物,例如中國有這款花瓶,原來西方也有類似的形態。例如我對南北朝興趣很大,北朝統治的是鮮卑人,他們是外族,這民族一直有跟西方交流。他們統治時代,會將那種美學放進了文物裡。當時中西交流很旺盛,例如有人面、花卉形狀、紋飾、古希臘?有相似的紋飾,我就會去找。」

饕餮本是皇帝
現正在都爹利會館展出的《不如腦海漫遊》(We Travel In Our Minds),展出他以齋號鴻踪里收藏多年的神獸/鎮墓獸。神獸是什麼?就是人類幻想出來的動物。「牠們是現實中不會見到的,這方面源遠流長,最早在商朝有一個動物是饕餮,它是貪吃的動物。但張藝謀《長城》說得不對,他的饕餮跟商朝的饕餮有距離。商朝的饕餮是貪吃的,是統治?用它來代表自己,象徵自己控制了人民的衣食。饕餮在當時不是負面的,它是權力的象徵。」據他解釋,饕餮在歷史上有兩個解釋,「一是權力象徵,二是相傳它貪吃的猛獸,代表人類的禍害。古典中有記載,說它會帶來禍害。饕餮有其兩面性,但是有系統地控制,是猛獸,牠也跟龍一樣,像徵了至高無上。」

在古代,神獸跟宗教關係密切,人死後墓裡總放着鎮墓獸,相信可保護墓主人,「神獸關乎宗教,例如饕餮。商朝有一種是虎跟人抱在一起的造型,它是薩滿教(Shamanism)的影子,當時有傳說祭師會以動物做助手,而人透過動物,能跟天地溝通。因為人沒有動物的一些特質,例如老虎吼聲,古代人相信老虎吼聲可以將人送上天界,這樣人就可以跟神溝通。後來出現鎮墓獸,大家相信它們可以保護靈魂。」

不同造型的神獸,各有所長,「像這一件人面獸身,牠頭上又有角,象徵能通天地。牠耳朵好大,腳好幼,表示牠能跑得快,又會飛天,能保護墓主人。人們通常會放一隻獅面獸身的,一隻人面獸身的在墓裡,牠們是一對的,為了保護墓地的作用。」他說:「牠的設計意念有機會來自獅身人面像。其實除了獅身人面像,伊朗、阿朮、也有這種人面獸身的造型。」為何人間會動用這麼大的資源,去做這些死後世界的事情?「荀子說『事死如生』,即視死如生。為何人會用這麼大的投資去死後世界?因為人世間,一百歲已很長命,但人們相信死後時間會遠超一百年。」

Image description 陶加彩獅型獸(初唐) 這是陶器素燒,燒成後再施以各種色彩。

獅子有代表性
要數最具代表性的神獸,Francis不選龍、不選麒麟,反而選獅子。獅子不是在現實中就有麼?卻原來中國沒有獅子,牠在古代一直是口耳相傳,有一陣陣神秘色彩,「與其說龍具代表性,不如說獅子。因為中國好多(幻想)動物都用獅子做原形,包括鎮墓獸,或是佛教相關的動物造型。獅子是外來的,但它在中國又在地化了,例如麒麟會有龍的外形,但它也參考了獅子的力量及形態,?括了它的爪。獅子的概念,其實一直根植在中國人心中。」

中國人也不是沒有見過獅子,只是從前的獅子是貢品,只有皇室才能得見,「獅子在漢朝?有在西域進貢,但數量不多,只有皇帝皇室能看見。到了南北朝,人對獅子的形象?來自佛教的經典。佛教有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樹下有獅子陪他,文殊是智慧的象徵,獅子也用牠的吼聲來傳播佛的義理,所以吼聲是善意的,獅子在佛教來說,正是神獸。」

到了唐代唐太宗,獅子由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進貢,唐太宗高興,叫虞世南寫《獅子賦》,獅子開始普及,「你會見到,在唐朝開始,獅子的形像由佛教式的,一下子變成了較寫實。」他說:「而即使獅子滾繡球,也是來自北方遼國的。到了金朝,北方的墓才出現了獅子。」

Image description 黃褐釉馬面人身俑(唐朝) 牠像牛頭馬面,但其實不是。像這麼大的馬面人身俑,很罕見。以我所知,西方某大古董商售出過一件,是坐姿的。

人棄我取
Francis的房內堆疊着一座座小山,藏量不少,但其實他另有一處,放更寶貴的珍藏。Francis強調自己不是收藏家,只是文物愛好者,「因為我的目標是透過文物,去了解中外歷史交流的見證。與其說這些是收藏品,不如說是我做研究的工具。」他說自己喜歡的是比較,研究中外交流的軌迹,「又或者同一器形,怎樣由古希臘,一直經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有可能是羅馬做了一件玻璃,中國又有一件陶瓷雙耳瓶,二者好相似。另外,元朝青花瓷的那種藍料,原本來自現今伊朗,當年波斯商人把藍料帶到景德鎮,造出青花瓷,再賣回伊朗。」

不重視升值潛力,只跟隨自己興趣,Francis形容自己購藏習慣是人棄我取,「因為跟別的藏家目標不同,我是人棄我取。市場上講有人追捧,但不是說在藝術上、在學術上地位就會高。學術及藝術界的高低,要看它的文化底蘊有多少,可以透顯出多少歷史。

從前文物不值錢,如今中國國勢向上,東西價錢都升了,「現在市場上十居其九?是假的,因為好多人喜歡中國文物,這是以前我始料不及的;國內建好多私人博物館,又需要大量的藏品。」不斷購藏,Francis說自己其實心態矛盾,「我們好矛盾,又希望它無價。但同時,市場賦予的價值會讓人留意,不會忽視它!」

《不如腦海漫遊》
Duddell’s (都爹利會館)
中環都爹利街1號
上海灘3至4樓
展期:即日起至2019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