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齊白石人物畫別具一格

2019-10-02

「越無人識越安閑──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覽早前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此為北京畫院美術館自2005年開館以來齊白石作品陳列的第二輪第四展,亦為北京畫院2019人物之年展覽項目,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及「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部分。

此展覽具有大量詳實文獻資料與手稿,還原畫家大寫意人物畫發展脈絡及藝術特色,事實上,齊白石繪製人物畫遠早於花鳥畫、山水畫。據他憶述,他人生第一張畫作為8歲時所摹拓的雷公像,到他十多歲從事雕花木匠時,常為鄰居繪製神像以掙錢養家。齊白石除了擅長繪畫寫真像之外,更善於繪畫仕女,因此在湘潭他贏得「齊美人」稱號;他早年的仕女畫作佳作如雲,諸如《西施浣紗圖》、《黛玉葬花圖》、《麻姑進釀圖》等民間傳說及文學作品的經典女性形象,觀眾可從作品看到他早年扎實的人物畫造型,別具一格。

Image description 齊白石筆下的人物各有特色。

描繪人生如戲

其後,齊白石人物畫的風格變化甚大,從早期畫工精細而寫實轉向簡率而粗放,經常以寥寥數筆便表現出人物神情的微妙變化,描寫對象亦已擺脫早年「齊美人」的範疇,開拓出許多全新的人物畫題材,比如仿效前人,當時論者將齊白石與門人雪庵、友人馮臼庵合稱「西城三怪」,於是繪畫作品《西城三怪圖》。此外,民間喜聞樂見的不倒翁、鍾馗、鐵拐李等人物常常出現在齊白石作品的畫面之中,在他筆下,神仙不再為莊重威嚴的形象,反而樣貌醜怪卻善良,造像或風趣幽默,或辛辣諷刺,充滿現實生活氣息及人文關懷。

齊白石利用畫筆描繪人生如戲,「越無人識越安閑」出自他一首七言絕句,有一次,門人為他畫像,而身旁好友皆說不像,惟他題詩巧妙回應,詩云:「身如朽木口加緘,兩字塵情一筆刪。笑倒此翁真是我,越無人識越安閑」;作為此次展覽主題,此首七言絕句有助於理解齊白石人物畫藝術,作為中國畫集大成者,他詩書畫印全能,長期以來,社會上都對他的花鳥、草蟲畫作關注頗多,至於對山水、人物畫的關注相對較薄弱,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他也曾對人有此說法,「40歲後較少作人物畫,在潤格筆單中,人物畫亦逐漸消失,與人物畫不受時人認可有關」,然而,無論七言絕句或是展覽的主題,都可視為他對外界的回應,從中可感受他超然的人生態度,淡於名利、堅守藝術寂寞之道的本心。

齊白石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在篆刻自稱「三百石印富翁」,晚年仍細心觀察 蝦、蟹、青蛙的姿態,其畫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蔬果、玩具俱可入畫。

其弟子計有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王漱石、王鑄九、許麟廬、陳大羽、李立、婁師白、董長青、張德文、陳國剛、秦慕儒等,其三子齊子如、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亦為其弟子。

Image description 齊白石暮年時創作的《老當益壯》。

經常借畫抒懷

此外,齊白石常借畫抒懷,將情感及處世觀、人生觀融入畫中,所以在很多展品都可看到他的影子,例如早期的《白石草衣像》,他在畫中雖衣着樸素卻身背書冊、懷抱古琴,可想見他早年所繪多為民間畫作,心中倒有文人理想;移居北京後,常因自己為木匠出身而受到同行攻擊,他對此毫不示弱,繪畫《人罵我我也罵人》作為回應。人到暮年,齊白石則非常喜歡畫《老當益壯》,畫中老人手持拐杖,充滿自信,展品不僅以藝術形式記錄他的形象,亦反映他在一生中不斷變化、豐富而精采的內心世界。

齊白石的人物畫不僅借鑑前人及民間藝術,得之於對生活觀察與自我個性表達,更得之於在畫作反覆推敲、再三修改的艱苦用心,慘淡經營。

在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畫作有大批數量可觀的人物畫稿,從早年勾摹前人畫作的粉本,到中年源於生活的寫生,再到晚年自家造稿,有許多反覆塗抹、修改痕跡,及在創作中詳盡的畫法批注,記錄他的人物畫推敲過程,可謂難得一見,此為了解齊白石人物畫作的第一手資料。此次展覽將於10月16日結束。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