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港故手藝】以瓷器敘述香港精神──粵東磁廠

2021-07-14

Image description 廣彩圖案絢爛繽紛,背後是一眾匠人的心血,一筆一劃都承載着絕無僅有的工藝。

出產彩瓷將近一世紀,位於九龍灣工廈中的粵東磁廠享負盛名。走進磁廠,狹窄的小路兩旁堆滿了形形色色的彩瓷餐具,圖案細緻色澤鮮艷,部分瓷器的產期更能追溯至六、七十年代,看着仍然歷久常新。在歷史的學術研究上有着「小敘事」(petite histoire narrative)一說,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都是紀錄當代文化和歷史進程的載體,粵東磁廠的產品,正好是香港製造業故事的呈現。趁着近日他們與黃大仙中心合作舉辦「瓷.茶.道」展覽,粵東磁廠第三代繼承人曹志雄娓娓道來這個關於美學、工藝和歷史的傳承故事。

TEXT BY 添子; PHOTOGRAPHY BY BEN TAM

Image description 粵東磁廠第三代繼承人曹志雄先生。

粵東磁廠的工藝源於「廣彩」一脈,曹志雄說:「瓷器本來就是外銷產物,深受外國人歡迎。早在清朝雍、乾年間,廣州開放通商貿易,流行所謂『外銷瓷』的生意。後來外國人嫌景德鎮瓷器風格過於中式,於是十三行商人便禮聘當地的瓷器師傅到廣州,為他們訂造新的瓷器花樣,如此便成就廣彩的派別。」民初學者劉子芬《竹園陶說》道:「歐土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乃於景德鎮燒造白瓷,運至粵垣,加僱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於珠江之河南,開爐烘染,製成彩瓷然後售之西商。蓋其器購自景德鎮,彩繪則粵之河南廠所加者也。」說的便是這段文化歷史。

後來清廷沒落,民國年間軍閥割據,戰亂叢生,廣州的商業港口位置被香港取而代之。曹志雄祖父、於廣州擔任海關的曹侶松老先生眼見情勢,攜同不少廣彩師傅一同南下香港,創辦「錦華隆彩瓷廠」,繼續當年十三行外銷瓷器的生意。後來二戰爆發,廠房停運至1947年香港重光,瓷廠才以「粵東」之名繼續營運,並將金漆招牌沿用至今。「當年的市民並不知道香港有彩瓷,因為訂單全由外國人一手包辦。時至今日經過媒體報導,我們才有幸廣為人知。」

Image description 經歷逾一世紀的發展,粵東磁廠在曹先生的手裡發揚光大,成為代表香港歷史文化的重要品牌,深受港人愛戴。

結合創意與傳統的「港彩」特色

粵東磁廠屹立香港將近一世紀,歷經多少風浪仍然巍然不動,靠的除了是前人根基,更是靠守業後人的變通和堅持。「想要繼續營運,必須造出貨真價實的產品,才能得到客人的認同。」自曹志雄於七十年代接受家族生意後,他一直為粵東磁廠注入新思維,除了保留廣彩獨有圖案,亦為瓷器產品帶來新設計,「傳統圖案鍾情對稱結構,色調亦濃艷鮮明,像經典的廣州玫瑰(Canton Rose)便是如此;後來我們設計了一系列中西合璧的圖案,保留瓷器上更多留白空間,並為圖案設計進行簡化。2016年受一新美術館邀請舉辦展覽,傳統與現代產品同時展出,並將粵東設計命名為『港彩』,才因而得名。」

粵東「港彩」中,最著名的設計非「督花」莫屬。曹先生笑說:「當年麥理浩夫人參觀磁廠,帶來一隻破掉的青花瓷碟,希望我們幫忙仿製。工友問起圖案中畫着什麼花,我也不知道,便隨口說是『督花』,因為這碟是港督夫人帶來的嘛!」誰知道後來物憑人貴,這『督花』圖案也成為粵東磁廠,以至「港彩」的代表作。對瓷器藝術瞭如指掌的曹先生,細說這枚「督花」的歷史淵源:「港督夫人帶來的青花碟,源自清朝年間出口中東一帶的圖案,那些瓷器後來被引進英國並深受歡迎,當地廠商便嘗試仿造。因此,這種瓷器的文化源頭,還是出自中國。」中式圖案在歐亞大陸幾經輾轉,最後經英國人落入粵東磁廠手裡,加以改良成中西文化薈萃的結晶,倒也跟香港的文化脈絡異曲同工。

Image description 粵東磁廠的每個角落都堆滿彩瓷,訪問期間曹先生總是笑着邀請我們多上去「尋寶」。

匠心成就精緻工藝

訪問期間偕同曹先生走訪磁廠不同角落,只見幾個老師傅專心一致繪畫瓷器上的圖案,攝影師在側仍然氣定神閒,像入定般絲毫不受干擾。曹先生解釋:「餐具上的圖案全部由毛筆繪畫而成,師傅們稱之為『屐筆』,因為筆尖可以更換,像穿木屐一樣。」不同圖案需要不同粗細度的毛筆,卻還是清一色由人手包辦,包括碟緣的邊線。「這個工序稱之為『車線』,師傅一手拿着毛筆,一手拿着瓷碟,手腕一轉便畫出流暢的圓線。」而廣彩常見的公雞圖案、玫瑰花苞等,則是用較粗的毛筆把顏料捺在碟上,「師傅們稱之為『撻色』,兩三筆便把公雞的外型畫出來」。單計繪圖工序,彩瓷師傅每日只能畫到一隻傳統花樣的碟。「因此以前一隻廣彩碟的價錢,堪比普通人一個月的人工呢!」

描線、繪圖過後,師傅便會為圖案填色甚至貼上真金,這個步驟同樣是彩瓷製作的重中之重。「廣彩是工藝與化學的結合,填色尤其能夠呈現這一句話。我們用水稀釋顏料,為瓷器上色後放進800°C的燒爐裡進行定色,在高溫的作用下顏料便會出現變化。」在這個定色的過程中,火候直接影響彩瓷色澤的濃艷度,「不能過火也不能不熟,很靠燒瓷師傅的經驗。」每件瓷器都歷經多少工序才能出爐,當中的一筆一畫,都是獨運匠心的呈現,難怪廣彩技藝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榜上有名。作為傳承這種傳統工藝的重要一員,曹先生只是笑着說:「別的人可能會自稱是『非遺的傳承人』,我們可沒有那麼厲害,只是工匠罷了。」

Image description 傳統廣彩瓷器講究圖案對稱、色澤濃艷,儘管是七十年代出產,如今依然歷久常新。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製造是質素保證

從祖輩到現在,曹氏一家經營的粵東磁廠紮根香港近一世紀,透過非凡工藝奠定地位。粵東磁廠亦成為「香港製造」的標誌性品牌,深受國內外客人歡迎。「不少國外政要和明星,像前港督彭定康、愛丁堡公爵、伊莉莎伯泰萊等,離港前都曾經在我們廠裡買過餐具呢。對他們而言,這些彩瓷便是香港的代表性文化產物。」當年中國改革開放,曾有官方人士邀請曹先生北上設廠,他笑說:「我們哪有魄力上去開設工廠?雖說人工便宜,但員工大多是外省人,難以溝通,加上內地設廠大多是量產製作,與我們的路線不同。」

曾經的外銷瓷器商,八、九十年代轉型為內銷,如今主要客人是高級酒店、商人以及名流仕紳,說得出的香港望族,都是他們的熟客。「我們產量較少,希望保持水準,開拓高檔市場。香港製造,代表的是品質保證。」雖說世界工廠從香港移師內地,粵東磁廠仍不改本色。或許正如曹先生所言:「時代變,做廠的也要變通,才能堅持。」香港製造的精神,本該如此。

 

Image description 即日至8月15日,黃大仙中心舉辦「瓷.茶.道」展覽,特別與粵東磁廠聯乘推出「繁花似錦盤碗套裝」及「仙山瓊閣青花對碗」,顧客於商場以電子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換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