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何兆彬:《擺渡人》越胡鬧 看得人就越是神傷

何兆彬 | 2017-01-04

因為在錢包裡發現了一張電影中心戲票贈券,再過三天就過期了,我今早去了挑戰《擺渡人》。

電影12月尾在大陸上畫,我一早已讀了大陸網上最狠的一句影評:「在你未看過《擺渡人》之前,千萬別說《長城》可笑。」兩套都挑戰了,說句實話,兩齣電影都沒有我想像中差。要數爛片,如果你說這是最爛,You ain't seen nothing yet。但步出戲院,我還是有一陣憂愁。

文: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新鮮熱辣,就先說《擺渡人》,《長城》有心情再寫。

影迷朋友們大都說失望,理由包括:全片故事單薄、品味惡俗、全片充斥歌曲、像拍MV等等等等。說電影其實不那麼難看的朋友說,電影其實是一貫王家衛式的,同樣的故事,差不多的指涉,解讀起來一樣可以有趣味云云。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我沒讀過電影原著小說,聞說是個五千字短篇,並不胡鬧,而且蠻感人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麼會拍成一齣鬧喜劇。看罷電影悲傷之處,是怎麼王家衛編劇、監製的這齣星光熠熠的電影,為甚麼那麼沒有信心。我記得幾年前有一天看罷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感覺大概相似。那電影惡俗,加入大量港式鹹濕笑話,而由於我先讀了《那些年》的小說,小說寫得十分真摯,有感動過我,看罷電影就更加氣憤。氣憤的原因,是九把刀對自己的小說本質根本不夠信心,要採用一個不只是低俗性笑話的形式去包裝,包括加入了主角在課上集體打手槍(自慰)的片段等等。這本很可能是他歷年寫得最誠懇用心,而且真人真事改編的往事,原本就足以動人。當時我想,若我有同學在課上自慰,連我這男人都不會再跟他玩,他怎可能還追到女孩?別說笑了。

不過殘酷的事實是觀眾卻十分受落,電影在台、港都破盡票房紀錄。九把刀往後再參與的電影都維持這惡俗路線。

Image description

聞說《擺渡人》是個感性小說,拍出來卻像套鬧劇。電影故事單薄,卻用上港台過去二十年最具魅力的兩位男星(梁朝偉、金城武),硬滑稽式的不斷搞笑。我看的是早場,不少是長者,全場只有一個伯伯大笑過兩聲,其餘場面冷清。我們年少時其實看過很多梁朝偉的喜劇演出,今天回看,劇情之荒謬胡搞,就算未至於令人面紅,也絕對並不令他引以為傲。但當年他還年輕,可大搞漢堡包嘴(在這戲中,這橋段幾乎是再翻用了一次,但由金城武頂上)。《擺渡人》難過的地方,是要年過半百,臉皮多少都鬆了的朝偉再演年輕時的溝女模樣,曾型爆全亞洲的金城武,在戲中演來卻像個小丑,硬著臉皮賣力的擠眉弄眼。可以想像,全影圈只有王家衛叫得動他們,但結果他們被擺了一道。

有批評說電影中充斥著廣東話及國語,無時無定向轉換頻道,這是事實,但未至討厭。我猜,王家衛寫這故事,心中背景是在香港。其實,我跟居港的台灣人、大陸人都是這樣說話的,時而國語,時而廣東話,他們居港,有時會因為廣東話不靈光而跟人講國語,但兩者都聽得懂。戲中其中有一幕寫管春(金城武)十年前跟毛毛(張榕容)去看《鐵達尼號》,結果因為遲到,買錯票看了《貞子》。1998年大陸有上過《鐵達尼號》(叫《泰坦尼克號》),收3億多,但當年中國電影潮流還沒爆發。電影到2012年重製3D版時再在中國上映(結果收了九億多),至於《貞子》,別說笑了,唯物共產中國不能上映鬼片的。(編按:之前寫《鐵達尼號》98年沒在中國上映,給朋友指正了,是有上映過的。)

要彈《擺渡人》可寫三千字,除了戥兩位男神辛苦,全片刻意的惡俗也使人難受。電影世界裡一切像卡通漫畫,這本無不可,但漫畫世界有它的自然法則,創作者必須發揮出漫畫化的特色及幽默,而《擺渡人》卻是情理之內但意料之中,意外的是它的不專業。故事前半都是簡介,每個人物寫一筆,都沒有好好刻劃,電影要到了近一個鐘後才進入主題──寫梁朝偉怎「擺渡」別人,也寫他的過去。寫他怎樣教Angelababy做擺渡人,然後大家參與一場鬧哄哄但毫不刺激的比賽。也許是假期電影,這齣戲刻意熱鬧,以音樂充塞空間,播放的有廣東歌有國語歌有台語歌,甚至有《男兒當入樽》的日文主題曲,相當無厘頭。看到這裡,我會想張嘉佳是不是像中了頭獎,可以到百貨公司玩具部任意挑禮物的小孩,結果他甚麼都愛,甚麼都塞進去,而家長是一個戴墨鏡的男子,他在旁微笑頷首,相當慈祥,像個敗家兒的慈父。

Image description

電影的美學充滿了強國特色,色彩要爆(濃度高)、音樂要Full(秒秒都有配樂)、取鏡要滿(下下都是半身、特寫),而鏡頭下,戲中每幾分鐘就有人簇擁著主角,有時是去鬥酒,有時是打架。看著鏡頭拍著那些全部一致高舉、無戲的雙手,感覺虛情假意,這令我想起了去年的《卡露的情人》(Carol),有幾幕特寫拍Cate Blanchett撥電話,她連手指都會演戲。電影有沒有用心拍,觀眾是感受到的。

《擺渡人》一如其他王家衛電影,它充滿金句。金句電影是一條本末倒置的路,因為劇情都是為了金句服務,而當戲劇沒有發生,沒有緊要。只要叫朝偉以感性口脗讀VO,一樣迷倒萬千中女。但其實有些句子是寫得不錯的,但執行上,因為太漫畫化的設定,太漫畫化的演出,把它們都浪費了。當管春(金城武)修好十年前的街機,要讓失憶的女友在上面重拾記憶,他說:「這部《拳王》我從前教過你打的,我現在再教你一次,如果你學不會,那不緊要,我會再教你,直到你識打為止。」這本身是很感人的。

電影的主題其實是王家衛一貫的記憶、時間、失落,你大可翻看他其實電影一百遍,去解讀當中的指涉及玩味,但也可以像我一樣,覺得他把那三幾招玩來玩去,都玩爛了。同一批演員、同一些主題,但更差的質素,但低的要求。

故事縱使鬆散,但戲中不欠一條可以好好發展Storyline,這才令人神傷。小說原著張嘉佳作為導演,首次執導,可以想像創作大權其實落在編劇/監製王大導身上。我們見到的不但是欠缺信心,還有的是不專業,和對群眾的瞧不起。

我們覺得中國大片、合拍片難看,但十幾億人也不都是沒有頭腦。一方面,過年前《擺渡人》在大陸票房達三億多,預計總收6-8億,但電影在網絡評價極差,撰稿這一刻豆瓣影評逾九萬人投票,評分只有3.9,比《長城》的4.9更差。

我也來講金句。我最喜歡的金句之一,是"“The saddest thing in life is wasted talent and the choices you make will shape your life forever.”Chazz Palminteri(人生之中最悲傷的事,是浪費了的天份,而你所做的決定會一直建構你的人生,直到永遠。)

跟看罷《長城》一樣,我只能說「人各有志」。

Image 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