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何兆彬:超爆人氣泰片《出貓特攻隊》諜戰格局 以作弊作控訴

何兆彬 | 2017-08-16

要進入暑假尾巴了,這個夏天最矚目的兩齣外語片才要上映。今周先談泰片《出貓特攻隊》,月尾上映還有破盡紀錄的印度寶萊塢大片《打死不離三父女》。兩齣亞洲電影都有青春元素,都有描寫年輕人想打破社會規範,但談何容易。

《出貓特攻隊》(Bad Genius)在泰國票房破億,在台灣、大陸都爆收,也成了「第16屆紐約亞洲電影節」的首部東南亞開幕電影。電影以出貓(作弊)為題材,卻加入如同攻防作戰的元素,戲內鬥智鬥力,拍來仿如諜戰片。戲中深入描寫男女主角背景,都是窮人,作弊不只是為了賺一時外快,而是要階級上流。電影深受歡迎,可見觸及年輕人痛處。戲中演員真實年齡都只有約21歲,這是一齣中港台都很罕見的有腦青春片。

文: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出貓特攻隊》是真正的青春片,揉合了校園、諜戰,鬥智鬥力。

跟朋友談起兒時看的法國校園出貓片《IQ零蛋》(Les Sous Doués Passent Le Bac, 1980),大家都忘了。隱約記得是在總統戲院看的,當年這片在台灣瘋狂賣座,後來還拍了續集。

對《IQ零蛋》印象最深的是學生把鞋踭改裝成字典,那是齣瘋狂喜劇。《出貓》不同,導演Nattawut Poonpiriya把它拍來充滿實感,它像一齣諜戰片。由於戲中的出貓規矩越搞越大,要有多人參與,劇情發展下來,你必須說服別人參與,電影由女主角「超蓮」受查開始,掀起懸疑,到底成績驕人的男主女角都高材生,為何會參與集體出貓?

由超模Aokbab(全名Chutimon Chuengcharoensukying)飾演的「超蓮」,是成績超班的學生,一次心軟放水給同學,卻被引誘繼續放水。編劇成功以貧窮作為誘因,描寫她受不了金錢誘惑,把作弊規模越搞越大。出貓是壞事吧?轉校來這學校,她以為是因為自己成績超班,後來卻發現原來父親每月都要另交一筆筆費用給學校。校長正氣澟然的說:「學校不是學店!」卻一邊巧立明目,收取各種費用。超蓮受不了父親受騙受屈,才投入這場交易大茶飯裡去。

要超班高材生參與出貓大作戰,動機難寫,編劇先過一關。

然後,劇情卻安排了女主角作弊時,被班中高材男生揭破,成績優異的她,一朝名譽掃地。《出貓》犀利之處,是藉劇情跌宕來寫這鐵面無私正面男優才生,怎樣一步一步被誘進出貓大作戰內。《出貓》的作弊作戰計劃,由傳擦紙膠,到以琴音傳訊密碼,再到中後段的超大規模作戰:他們看穿STIC國際試的時差,由男女主角越洋到先考的澳洲參與考試,再強記答案,中途傳送回泰國,由另一邊的人把答題轉成密碼,造成鉛筆。這些出貓招數固然招招厲害。但戲中更難寫的,是人物的關係及性格怎樣推動劇情。正氣男「賓爺」(Non)之所以肯參與,也他雖然志比天高,但由於家中貧窮,他只有參與,才能往美國讀書。泰國的隔代貧窮顯然嚴重,階級難以超級。他成績再好,要在泰國階級向上流動也難過登天,電影走筆至此,已是一強力控訴。

《出貓》示範了出色的商業電影水平,要看娛樂的看鬥智,要看內在的觀眾看層次。

Image description 考場大作戰

社會精英為何挺以走險?

《出貓》的男女主角演出皆恰如其份。第一次在大銀幕演出的女主角Aokbab,本是型格超模,身高176cm,擁九頭身比例,至於男主角Non本是泰劇演員。大家都知泰國人口不多,但廣告屢有抵死、綴核、溫情佳作,簡言之就係識得食腦。導演Nattawut Poonpiriya今年也只有36歲。拍攝電影的是泰國Gross Domestic Happiness(GDH)影視製作公司共160名員工,是泰國頭三大製作公司,電影、電視、廣告及MV都有製作,他們與約10位導演合作,但由於重視劇本,每年生產長片不多,只有2至3部。創作《出貓》的靈感,是因為看見有中國考生的跨國作弊新聞而引起,足見生活就是創作靈感。

我對《出貓》不是全沒有批評(注意:以下有較嚴重劇透),電影中一早鋪排了男女配角都是富有人家,但也是廢人一個,成績用買的,人也是用買的,人格較低下(男主角都窮人,出貓有理;男女配角都是富有,但都是賤人。這安排多少有點面譜)。劇情中描寫有錢仔安排壞人欺負男主角,迫令他參與出貓大作戰固然精采。但看到片末,女主角受到最後的終極誘惑時,突然作出懺悔,供出所有同謀、細節,並扭轉之前想法,正氣的說不再參與這個遊戲,就多少有點突兀。

Image description 同樣係Aokbab

Image description 超模Aokbab,認唔認到係同一個人?

Image description Aokbab

Image description Aokbab@Instagram

電影劇情發展下來,其實是問了一個沉重問題:假若這社會制度的設計不公,你是否要依它來玩?例如繼續隔代貧窮,繼續代代受苦?

兩個高材生,女的被學校強收雜費,男的看不到出路。電影選擇了寫學界精英也看不到前途,要挺以走險,本來就是對社會最大的控訴。泰國也好,香港也好,當年輕一代的精英以身犯險,我們是否要問一句:點解?

出貓固然沒有打破不公制度,卻是一種反叛、瘋狂幻想及控訴。藝術創作從來提出問題就足夠,毋須提供答案,於是在當年貧富不公社會氣氛下,我們才有《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 1967)。社會不公是否依它來玩這條問題,每人大概都有不同答案,即使是想過「犯規/出貓」,參與程度也有所不同,但結局的安排,卻選擇了政治正確的極速轉軚,未知是否與泰國(亞洲)的電檢/思想自我審查有關?

至於印度片《打死不離三父女》,由於拍得實在出色,那意識上的保守其實更不為人所見,之後再談。

作者facebook專頁:午夜翻牆'Round Midnight

Image description 睇得女(Aokbab)多,登一場男主角Non畀女讀者睇下,唔好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