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Priscilla:後肺炎時代──工作、事業重新定義

Priscilla | 2020-11-02

Image description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發展,除了科技巨企如微軟、Google、Facebook、Twitter,其他不同行業的企業,例如Mastercard、美國運通、西門子、路透社等,都推出了不同程度的長期遙距工作安排1

辦公室工作 -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在人類千百年的歷史裏,「個體戶」在家工作從來都是主流。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辦公室工作,不過是近一百年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產物。因為電力、鐵路、鋼鐵和化學品的出現和發展,從事大規模生產的工廠開始出現,更多人口從農村搬到城市居住。隨著商業發展的需求,銀行、保險、零售、電訊行業亦因而急速增長,把文職人員集中起來處理票據、會計和商務往來文件的辦公室,亦應運而生2

今天互聯網和雲端科技已經那麼發達,很多白領的工作都不一定需要舟車勞頓,每天朝九晚五返回辦公室處理。其實,遙距工作的條件近幾年已經相當成熟,我有不少在美國科技企業工作的朋友,已經奉行在家工作好幾年,一年只需要回總部開會三四次。遙距工作還未成為主流,很大程度是習慣使然。

役症,多事時都是社會變革的推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模式。在家工作、遙距學習、智慧醫療等等所欠缺的不是科技,而是迫切性。本來以為要另一個十年才會出現的種種社會變遷,因為新冠肺炎需要實施的嚴格社交距離措施,只需區區大半年就超額完成了。

連鎖反應
根據傳染病專家的估計,新冠肺炎疫情最快要到下年2021年年中疫苗普及化之後,方會穩定下來。如此,經歷了年多兩年的適應,遙距工作,或者所謂的「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ing models),到時將會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而這種大規模的工作模式轉變,已經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1. 中心商業區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重要性下降 - 遙距工作漸趨普及,企業需要的辦公室面積減少,商廈物業空置率上升,導致其售價及租值下降。這個情況,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商業城市,例如倫敦、紐約、香港,已經出現。

2. 黃金地段住宅受歡迎程度下降 - 上班一族既然可以遙距工作,就不一定需要居住在辦公地點附近,昂貴的住宅地段,而是可以遷往離市區較遠,但居住環境更好、租值更便宜的地點。在過去幾個月,已經有不少科技企業的員工,遷離了矽谷3。部份大企業亦趁此機會節省開支。軟件公司VMware就決定了對搬離灣區的員工減薪高達18%。據說,Facebook亦正在研究類似安排4

3. 職位競爭更為激烈 - 既然員工可以遙距工作,企業的招聘亦不需再限於辦公室所在的傳統大城市,而是可以聘用位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人才。除了職位需要的特定技能,能否在線上溝通和協作,成為求職成功與否的一大關鍵。破除了地域限制,將會令求職人士直接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

4. 自由身移民更易 - 近一年來有不少香港人選擇移民。遙距工作普及化,其實令部份人更容易下定決心移民他鄉。身邊就有從事顧問工作和資訊科技行業的朋友,因為遙距工作的便利,在無需離開本身工作崗位或行業的情況下,移民外地。

5. 外籍人員(Expatriates)到海外工作誘因減少 –雖然離鄉別井,但是可以到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工作、兼趁機會到不同地方遊歷,曾幾何時是不少人嚮往的優差。一場新冠肺炎,令到不少城市實施嚴格的社交距離和入境限制。既然都是禁足在家遙距工作,與其被困於細小的海外公寓,與家人朋友分隔萬里,倒不如返回自己家鄉更為穩妥。新加坡和香港在過去幾個月,便已經有不少外籍人員因此離開。5高檔的市區公寓租金,亦因而受壓。

6.「辦公室周邊經濟」(Office Economy)受創 - 新冠肺炎疫情和遙距工作令不少倚靠辦公室而生存的生意大受打擊。美國百年洋服老店Brooks Brother宣佈申請破產保護是其中比較顯著的例子。其他受影響的行業,大型的有航空公司、商業文儀器材,小型的則有商業區的餐廳食肆、花店、乾洗店等等6

工作、事業重新定義
「嚴格來說,我是4:45才正式下班的。現在差不多4:30,我早點下來接你,應該沒有問題的。太早的話,同事和上司在Microsoft Teams會看到我的帳戶閑置太久。」

Grace 是我的舊同學,因為疫情關係,好一段時間沒有見面,又知道這段期間她一直「在家工作」,上星期剛好在她家附近,就買了蛋糕打算聚一聚。

「在家工作,正式上班時間是和在辦公室一樣的。但是現在工作和生活的區間彷彿沒有了,我的上司只要想起有關工作的事情,在晚上和週末都會電郵或者WhatsApp我,並且期望我立即回覆。」Grace又告訴我。

工作地點因為疫情關係忽然從辦公室搬到了員工的家中,不少企業的管理卻亂了章法。一方面,有公司延續「舊世界」的一套 ,以員工上線的時間來衡量他們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了辦公室這個實體的存在,上、下班的區間變得模糊了,遙距工作對不少人來說,變成了無間斷工作。管理層在未能直接觀察下屬工作情況下,如何判別個別員工的生產力,成為不少企業和機構面對的難題。

新官肺炎在全球還未有受控跡象。歐洲第二波疫情來襲,各國又再封城,環球經濟面臨嚴峻考驗,不少企業都需要節省開支、減薪裁員,以期捱過經濟寒冬。再加上各類辦公室軟件、線上協作工具不斷推陳出新,及人工智能科技普及化,「辦公室自動化」將會加速,從事簡單工序的基層員工會進一步被淘汰;中層管理人員的職位,亦會因為企業架構精簡化而被削減。以獨立工作者身份參與短期合約和臨時職位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將會更趨流行。

「終身職業」時代的終結
Dell Technologies 一份有關未來的研究報告預言7,在2030有高達85%的職位,在報告面世的2018年尚未出現。這個估算雖然有點高,但是,我們都可以肯定,在未來十年,今天存在的不少職位,將會被淘汰;亦有更多今天尚未出現的職位,將會誕生。

我們今天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交媒體、移動通信、搜尋引擎等,出現了也不過大概十多二十年的光景。隨之而誕生並越發壯大的嶄新職業例子就有應用程式開發人員(app developers)、社交媒體編輯、線上和流動商店從業員、搜尋引擎開發人員等等。

隨着人工智能、雲端運算、大數據等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可以預期職業推陳出新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企業和機構對科技的依賴,及人力的淘汰。

當任何知識都可以在彈指之間透過搜尋引擎找到答案,以知識背誦為主的傳統教學,將無法為今天的莘莘學子的未來事業作最好的準備。當杜拜、中國和印度等都已經開始試用「機械人警察」89 ;自動駕駛巴士和的士已經在新加坡、中國、瑞典等試行101112 ;有人工智能當上了時裝模特兒13,甚至坐進了企業的董事局14,各行各業受科技所衝擊甚至淘汰將在所難免。投身一個行業、一間公司,建立一個終身事業、甚至擁有一個「鐵飯碗」的時代已經結束。一生人從事好幾個不同行業、不同職位的模塊化(modular)職業生涯將會是大勢所趨15

近來航空業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震盪,就是一大例證。包括國泰航空、新加坡航空、日本航空等本是業界翹楚的航空公司,都捱不過疫情的衝擊,紛紛裁員、減薪。縱使旅遊業有望在一至兩年內復甦,航空業最賺錢的商務旅客,因為遙距工作的普及化,在未來無可避免地會大幅減少。當同事們都已經習慣用Zoom 或者Teams 進行磋商,高管們乘搭動輒萬元起跳的商務客位去參加一個會議的日子,恐怕已經一去不返。今天離開航空界的員工,因為需求下降和服務重整等因素,需要做好轉跑道的心理準備。

在未來,類似的震盪,將會因為科技的發展,需求的改變,或者類似新冠肺炎等的突發事件,在不同的行業、工種發生。如何裝備自己和我們的下一代,以期有足夠的彈性去不斷重塑自己,是我們的一大課題。

文:Priscilla     圖:Birmingham Museums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