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張肇基:寄語諸君 今宵多珍重

張肇基 | 2020-12-16

Image description 今宵多珍重

「我倆臨別依依,怨太陽快昇東
我倆臨別依依,要再見在夢中⋯⋯」
(《今宵多珍重》曲:王福齡 詞:馮鳳三 主唱:崔萍)

前文「從《雨夜花》說起」,提到名作家沈西城筆下的國語時代曲歌后,意猶未盡欲罷不能,今回再續。

Image description 古典美人歌后崔萍

對於國語時代曲(尤指40-60年代的)這個音樂品種,筆者大概在二十歲之前都不太認識,當然亦錯過了幾位時代曲天后的當紅時期,然而,名作家沈西城卻擁有非一般的童年⋯⋯「十歲時,隨母到北角燕雲樓吃飯,聽金魚美人崔萍獻歌,第一首便是《今宵多珍重》,節奏輕快,入耳不忘⋯⋯那年代,正常人家多不喜歌星,視之為與戲子同級,我不同意。年輕時候的崔萍,只愛唱不應酬,歌罷即挽起皮包離場,對巨賈富豪從不假色,這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九十年代中期,終承武俠小說家張夢還之介,結識了崔萍姐,江蘇美女志氣高,白菊不隨東風舞,初識,高不可攀;熟了,和煦可親。那時,丈夫江宏已去世,崔萍不戀舊地,移居上海,學京戲渡日,快活如神仙。一別二十年,夢還大哥早去,不知崔萍姊今如何?⋯⋯」(《西城憶往》p.94-97)

「六嬸」方逸華權傾TVB王國,但年輕時是五、六十年代紅歌星。「對面走過來一個女人,頎身玉立,皓齒明眸,異常出眾。十歲的我,已懂分辨女性的美⋯⋯這時耳邊響起母親招應的嗓音:『哎喲!方小姐,你到哪裏得去!』女人止了步,沙啞地答道:『葉太太,我去修高跟皮鞋!』我看到叫方小姐的女人手上正挽著兩對高跟鞋子:『脫了底,去叫老皮匠打個掌。』⋯⋯母親口裏的方小姐,就是十一月二十二日仙逝的六嬸方逸華,其時駐唱都城酒樓夜總會,店為先父舊部下黃瑞麟所開,母親隔週去捧場,因而跟方逸華善⋯⋯方逸華十七歲時在南洋遇到邵逸夫,驚為天人⋯⋯種下情苗,天不老,情難絕,擾擾攘攘五十年,方修成正果。」(《懷舊錄》p.233-234)

筆者未算方逸華歌迷,但個人覺得她唱的《晚霞》(曲:印尼民謠 詞:梁佩瓊)就比原唱的葉楓好,更能唱出「⋯⋯晚風輕輕吹送到長堤,帶來了一陣清涼意⋯⋯」的意境。

Image description 鼻音歌后吳鶯音

七十年代以前,聽粵曲睇大戲仍然是民間普遍娛樂,當中一齣《鳳閣恩仇未了情》其中一段小曲,筆者後來才知道,旋律是來自世紀金曲《明月千里寄相思》。「八十年代初的夏天,蝶老(陳蝶衣)給我電話:『小沈,明早夜裏儂有空弗?⋯⋯』第二天匆匆到銅鑼灣鄉村飯店⋯⋯那位身穿素色套裝的女士,臉熟陌生,一時又想不起。蝶老開腔『小沈!你熱暈啦!大名鼎鼎格吳鶯音也認弗出來?』啊!一言驚夢,眼前的⋯⋯正是以一曲《明月千里寄相思》聞名大江南北的鼻音歌后吳鶯音,相隔廿多年重臨香江,汪老闆作東,蝶老為陪,飯敍於鄉村飯店,因我好研時代曲,蝶老特意預我一席⋯⋯見到吳鶯音,心情激動⋯⋯我問『吳阿姐,儂格鼻音,是天生還是後天?』吳鶯音吃了口豆板酥:『我自己弗曉得,是黎老師講俾我聽有鼻頭音。』黎老師便是吳鶯音的伯樂黎錦光,1946年為她錄製了成名歌曲《我想忘了你》,一唱暴紅,從此光耀歌壇。」(《舊日滄桑》p. 252-254)

Image description N年前的卡式錄音帶,筆者從中認識國語時代曲

說回文首的《今宵多珍重》⋯⋯「我倆臨別依依,要再見在夢中」。當前國際風雲變幻莫測,今日不知明日事,重聽此曲,有了比一般情歌更深層次的感受,「我倆」是誰?跟誰「依依」?人?事?物?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有很廣闊的想像空間。

今宵好好睡一覺,明天又是新的開始。

寄語諸君:今宵多珍重!

文、攝:Johnny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