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試音室
偉栢音響試音室
 文:Johnny Cheung     圖:Sidney Chan、薛應強、Johnny Cheung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胆機
偉栢音響胆機
陳升孝師傅已於2019年11月仙遊,他的侄兒Sidney不忍牛陳的心血就此煙沒而接手偉栢音響,偉栢音響的中英文名字(英文Wellpak)也是由兩叔侄商議出來的,筆者就讀電子工程時砌過最基本的胆機,之後就再沒有碰過,到底胆機跟電晶體機的音響效果有何分別,實在不甚了了,而對於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活在電腦數碼化時代,大概都是聽iPod長大,胆機彷彿已是遠古時代的產物,筆者近日有幸到訪隱藏於舊式工廠大廈的偉栢音響試音室,實在大開眼界。 
胆機聲音效果暖些、甜些,潤些,尤其是人聲,比較之下,電晶體(原子粒)機聲音有較高分晰力,這是一般音響迷可以理解,不過Sidney以更專業的意見指出,因現在訊源多數是數碼產品,用原子粒機播放,數碼味太重,搭上不匹配的喇叭會很難聽,「呱呱叫的」,發燒友的「金耳朵」會覺得很難受,而用胆機播放,使用高級油質電容及優質輸出牛,會減少聲音的數碼味,使聲音較人性化及耐聽。試音室陳列多部胆機,有最常見的直身形胆,也有不常見的波形及葫蘆形,Sidney進一步解釋,以音質來說,波胆最靚,葫蘆胆次之,最後是直身胆,這是物理的原因,電子在波形的空間撞來撞去,回落到屏極(電子真空管的正極)的時間較慢,聲音慢了就有餘韻,有人說會聽到歌手的喉底聲,原子粒機就是沒有。
  葫蘆形電子真空管
葫蘆形電子真空管
 波形電子真空管
波形電子真空管
Sidney再提出一個觀點,幾靚的器材都有聽厭的一天,所以HiFi 發燒友常常自己動手,換這樣換那樣,喜歡玩胆機,是因為換胆較方便,對於他們來說,換了胆,音質不同了,就會覺得有改善,有滿足感。胆機大概在1976~77年間漸漸沒落,至2000年開始復興,Facebook有不少談論胆機的群組,國內也有許多廠家做胆,不過因為屏極用了環保物料及塗層,效果普遍沒有英、美出產的舊胆好,而舊胆貨源越來越少,價錢越來越貴,名牌舊胆動輒過萬元一對。 
 各類電子真空管存貨
各類電子真空管存貨
現今消費者為了方便,都普遍聽數碼產品,Sidney表示,早期較高級CD機,如Studer A730,就是用了輸出牛,減低了數碼味,近年的CD機亦儘量做到接近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採用模擬方法(analog)作記錄及重播 ,是最接近原音的一種制式,數碼制式沒得比,所以黑膠唱片不單止沒有被淘汰,近年還有復興的趨勢,雖然未必十分大眾化,卻是有品味人士的玩意。 
Sidney接手經營偉栢音響之後,繼續以人手焊製胆機出售,及替客戶修理舊機,以延續陳升孝師傅在發燒音響界的神話,不過回歸現實,這大概不是一門賺大錢的生意,能否長期維持下去,是業主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