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Peter:摩登農夫雜誌

Peter Wong | 2015-01-05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大概年多前開始構思創辦新的雜誌,很多朋友第一個反應都會以為我會做一本講農夫談耕田的生活雜誌,可能和我一直崇尚自然生活有關吧。但這概念在香港卻很難成功,因為市場太細,也許將來政府倡議的農業園真的成立,這類雜誌才有可能以一種社區傳閱式的宣傳及交流期刊出現吧。

最近讀《紐約客》,卻發現了美國一本真的以農夫生活為主題的新雜誌,叫做《Modern Farmer》,以季刊形式發行,當然你會說,以美國市場的龐大,這類雜誌實在有其生存空間,但閱讀這篇採訪雜誌創辦人的文章,卻發覺原來經營亦甚困難。

創辦人為Ann Marie Gardner,1964年於紐約出生,擁有哈佛學位,1990年代婚後移居倫敦開始替《Tatler》撰稿,不久回歸紐約加入《W》雜誌,跟着擔任《New York Times Style Magazine》旗下《T》雜誌當中旅遊特刊主編,然後過檔《Monocle》成為創刊編輯之一。2010年便開始構思有關《Modern Farmer》的創刊事宜。

雖然《Modern Farmer》是以季刊形式出版,但出版了短短三期便迅速贏得美國National Magazine Award,史無前例。而AMG的概念並不單止於一本雜誌,她更想創立的是一種嶄新的國際生活方式品牌,她是這樣形容她的顧客對象,

“This is the lifestyle of people who want to eat food with a better backstory - from slaughterhouses that follow humane practices, and from farmers who farm clean and treat their workers decently. Also, food cultists who like obscure foods and believe that fruits and vegetables tast different depending on where they are grown. Also, aspirational farmers, hobby farmers, intern farmers, student farmers, WWOOFers – people who take part in programs sponsored by the 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 movement – and people who stay at hotels on farms where they eat things grown by the owners. Plus idlers in cubicles searching for cheap farmland and chicken fences and what kind of goats give the best milk. Such people have a foot in each world, rural and urban.”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於是AMG把rural和urban二字合併,為他們起了一個名稱:Rurbanistas,靈感從西班牙文rurbanisimo而來,意思是從城市邁向郊外生活。其實她的定位頗為清晰,相信大家看後也很可以想像這類讀者群到底是那一類人,更有可能已發現自己身邊有些朋友便是屬於這類。畢竟,在環保及健康意識當道的21世紀,健康的好味的食物已經成為先進城市人的重要課題。

《Modern Farmer》由2013年春季開始發行,至今已出版了七期,而相信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每期的封面都不是人物,而是動物,第一期是一只雞,然後有牛、羊、豬及狗等等,全部都以大頭充滿靜物美的方法造像,光看封面便已經像在看一張藝術照片的感覺,還可以感受主角們的眼神,雖然其實我內心有點不安的感覺,因為大家都知道牠們最終的下場(當然,狗不在此考慮範圍了),但封面本身水準之高無疑是引人入勝的,亦立刻能為雜誌定立獨一無二的風格。

至於怎樣以一個國際生活方式品牌經營,只要大家到他們的網站瀏覽便會明白,原來除了雜誌平台,他們的網站平台更兼營網上商店,售賣所有和農業有關的東西,由衣物到廚具到工具到日常用品等等。此外,他們亦開始製作視頻,希望真正做到多媒體創作,迎合21世紀媒體生態的發展。

相信看過他們網站的朋友都會覺得這是十分有潛力的類型市場,較早兩年出版現已非常成功的《Kinfolk》慢生活季刊更聚焦更專業,事實上,在現今資訊泛濫的年代,開創嶄新媒體的定位必定,無論是印刷或數碼都要愈小眾愈好,除非你是做新聞媒體。

Image description 網上圖片

可惜的是,《Modern Farmer》還是遇到創辦人和投資方對經營方向和方法意見不一致的問題,因為始終未能於最短時間來自負盈虧(畢竟以一年四期的頻率有點疏,還有網上商店回本需要時間),於是在需要投資方再注資的時候便產生矛盾。希望他們最後能夠好好解決,不然又要應驗了近年自己覺得愈來愈對的說法,在資訊發達的21世紀,要經營一本做到生意又有創意的雜誌,難免要向生意妥協歸邊,不然便要找到一些志向相同的基金贊助才能生存,而其實在美國已經有很多這類例子。

未來的雜誌,如果沒有基金贊助的話,可能便要像近年歐美許多做得很好的雜誌般,一年只出版兩次或四次,其餘時間雜誌幕後班底都要從事另外的創意工作賺收入養活自己,如此雜誌變相成為省招牌的作品portfolio了,讓大家能看見幕後班底的創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