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欣賞華人現代建築之美:訪建築及文化評論人── 建築師黎雋維

2020-10-21

前陣子傳來炮台山皇都戲院重建消息,其拱橋式支架設計曾被國際保育組織評為獨一無二,但拆留兩派各執一詞,
其實建築保育問題在香港經常鬧得熱哄哄,在集體回憶、歷史意義、美學角度及商業價值等之間,好像無法取得平衡,假如大眾對本地建築史有更深入認識和興趣,在決定去與留的時候就會相對地更理性。

TEXT BY BILL KWOK

Image description 黎雋維從2012年便積極研究本地建築史,更經常在社交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博士論文更研究上海批盪在香港的發展,寄望論文於明年可出版成書。

向來本地都缺乏貼地的建築評論,難得建築及文化評論人黎雋維(Charles Lai)於2012年已開始研究本地建築史,並經常在社交媒體發表本地古舊建築的文章,用文字去彰顯建築與香港現代史、本土文化、身份定位的關係,最近他獲得西九文化管理局旗下「藝術紓困計劃2020」的資助,正籌備「香港摩登─華人現代建築的研究和公眾教育項目」,將挑選15幢由華人建築師設計的戰後現代建築,並以不同媒介去訴說香港建築的歷史故事,期望提升大眾對這些建築的興趣,從而懂得欣賞本地建築之美及更了解古舊建築的歷史價值。

提到建築評論人黎雋維,他在立場新聞網站發表關於本地建築研究的文章已多年,筆者在訪問前細讀他介紹香港郵政局、美利大廈、藝術中心等建築的來龍去脈,還有戰後從上海到香港的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如何在這小島發揮建築創意,其顯淺而貼地的文章就彷如帶大眾穿越時光隧道,去了解戰後香港百廢待興時,不少地標性建築物的背景和建築美學,在這個缺乏美學及建築教育的社會裡,尤其重要。「以往記載香港建築的書籍甚少,2000年開始才有人著書學術研究,其實研究以外,更應找到一個面向公眾的載體,好像網絡文化發展迅速,社交媒體增加大眾的交流和討論,另外,不少讀者也很疑惑為何書局只有一些本地建築概論的書籍,卻欠缺深度剖析,但近年所見,愈來愈多人對本地建築感興趣。」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摩登」計劃以文字、圖片及畫作去呈現華人建築師設計的戰後現代建築,由錢乃仁設計位於北角的聖猶達堂正是其中一例。

黎雋維踏上建築評論這條路,也是頗曲折,2009年於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2012年於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修畢碩士課程,回流香港加入OMA事務所,當時便開始寫建築評論文章,及後2016年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修東亞現代建築歷史,自言不愛文字而選擇建築的他,竟然走上回頭路。「在倫敦讀書時已發現建築評論對社會發展也很有建設性,要推動一個地方的建築發展,以專業的建築角度輔以文字分析,才能事半功倍,就以保育為例,我們不應只着眼於設計之上,還要了解背後社會背景和文化,更應面向大眾宣揚,而不是局限於建築界別。」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摩登」展出作品之一,由已故著名建築師何弢設計的藝術中心,巧妙地運用了貫通多層的中庭和樓梯,連貫各個展廳,帶領參觀者遊走於垂直的藝術中心空間。

戰後本地建築的百花齊放
對建築研究愈來愈着迷,Charles除了博士論文外,更希望以大眾接納的形式,如展覽、相片、圖畫等去介紹本地建築特色,「香港摩登」計劃從150幢建築中挑選了15幢出來,範圍亦收窄至戰後華人建築作品之上,在觀察和研究之中,他發現到這些建築之美,還有其歷史獨特價值。「過去大家好像覺得香港建築在國際建築界處於邊緣位置,但經過研究發現,不少戰後建築都受到當時的現代主義和粗獷主義所影響,前者更是和包浩斯有所關聯,當大家停留在匯豐總行、中國銀行大廈才是代表性建築,原來香港郵政總局、美利大廈等的代表性也不亞於前兩者。」

Image description 由朱彬設計的嘉頓中心,外觀設計好像四平八穩,原來它的窗門佈置方式偏離正常,為現代主義風格中增添設計元素。

香港開埠只有百多年,依黎雋維的研究,從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香港建築大概可分作三個派系,第一類是30年代土生土長的建築師,有些是留學外國回流,有些則是香港出生的外國人,或是歐亞混血兒,他們選擇落地生根,土生土長的建築師如Chau & Lee,曾經負責過蘇屋邨劍蘭樓的興建,不過,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批人不少已逃亡或去世,適逢戰後香港百廢待興,需要大量建築師興建新項目,此時一批從中國內地逃難到香港的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就成為港英年代公務局以外,建築界的中流砥柱。「民國時期中國為了加快現代化步伐,送了一批學生到海外留學,其中大部分都在美國修讀建築,受當時現代主義所薰陶,回流後選擇上海紮根,同時遊走中國各大城市,這些海派建築師跟外國人打交道,語文能力高,又擁有建築專業背景,當二次大戰後選擇逃難到香港時,他們便大派用場。」這些被冠以「上海摩登」的建築師,在香港負責不少私人住宅、工廠大樓、甚至學校和大型公共屋邨等項目。比較著名的,有范文照的銅鑼灣豪華戲院、觀塘銀都戲院、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九龍靈糧堂教堂、北角循道衛理堂等項目。至於陸謙受,就有原中國銀行大廈、 蘇屋邨第二期、鰂魚涌麗池花園、淺水灣保華大廈、瑪利諾修院學校、九龍華仁書院小教堂等。

Image description 黎雋維認為中環郵政總局這樣的歷史建築,以現代主義的務實態度來設計,沒有冠冕堂皇的外表,卻絕對不等如它沒有保留的價值。

當中,黎雋維從土地發展的學者朋友送來的一批舊圖則中,發現了設計深水埗嘉頓中心的著名建築師——朱彬,作為中國第一代建築師,朱彬在中國設計了不少著名建築,如大新公司等,更成立建築師學會,而嘉頓中心更讓黎雋維發現到朱大師如何將古典主義元素運用在現代主義建築之上。「嘉頓中心的外觀設計好像四平八穩,但只要細心留意,它的窗門佈置方式偏離正常,全部都是稍為偏向一側,這種在細節上滲入設計元素,當時在上海摩登派別中是頗普遍。」

以上兩派系以外,當然要提到公務局,當時英國派了不少建築師到港,他們開始摒棄充滿殖民色彩的建築手法,改以現代主義及粗獷主義去處理多幢重要建築,如政府合署、美利大廈、大會堂、香港郵政總局等,而由於當時公務局的規模不算太大,不少項目也外判給「上海摩登」建築師負責,因此在盤點戰後代表性建築時,「上海摩登」也佔了一個重要的席位。「這次「香港摩登」計劃挑選15幢建築物的準則,時間上包括1950至1980年初期的華人建築作品,當中包括公務局體系的作品,當中不少是公共項目,另外就是「上海摩登」海派建築師作品,還有50年代香港大學第一代建築系畢業生的作品,當然亦包括一些在香港成長,及後到美國修讀建築的大師之作,好像何弢設計的藝術中心就是一例。」在審視這些作品時,黎雋維發現實驗性較高的往往出現在大學之中,譬如司徒惠負責的中文大學崇基書院,運用了不少清水混凝土,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相當前衞的處埋手法。「當時司徒惠的作風大膽,有些處理手法,驟眼看還以為是未完成的作品,而校園其他地方也看到粗獷主義的色彩。」

彰顯現代主義之美
黎雋維的評論文章經常強調欣賞現代化主義建築之美,他寫道:「香港本土的現代主義建築,尤其是戰後的例子,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裝飾和冠冕堂皇的建築,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悶』。」雖然不少本地現代主義建築都是四平八穩,但其不張揚的風格,在內歛的風格中顯露不經意的創意思維,以及如何運用比例及幾何的建築元素,還有建築物在當時社會扮演的角色,背後跟大眾生活的關係,都構成這些建築的有趣之處。

因此,「香港摩登」計劃希望從社會及文化角度論述它們背後的香港故事。除了研究、展覽、研討會和導賞團外,更會與藝術家和設計師合作,將歷史建築發展成文化產品,希望可以從多方面吸引市民大眾認識這些建築。「除了多方面去呈現這些華人建築外,更打算舉辦導賞團,帶領大家親身感受這些建築優美之處,而更重要的是,以華人建築師作為原材料的文化項目,在香港是一種新嘗試。我希望這個計劃可以鼓勵大家思考建築的意義,重視我們的歷史故事之餘,也借此思考香港人的定位,從建築設計去看香港人的身份,也是計劃其中重要的部分。」

最後,回到保育課題上,黎雋維表示過往港英年代以港英古舊建築物作為保育重點,確是無可厚非,回歸後卻沒有既定的準則去保育,單以外觀和年份去判斷也欠周全,是否應該以香港人的歷史觀去釐定保育準則,也許會是另一個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