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時裝老友記

2017-03-13

Image description

今天是巴黎時裝周倒數第二天,趁着騷與騷的空檔,趕回酒店寫稿,之所以這樣趕,某程度上是social media惹的禍。自從Mark Zukerberg在2004年發明了facebook,十年後,近乎隻手改變紙媒生態,多得他唔少。

當年入行,純粹是喜歡寫字,又愛買衫買波鞋,最好就是做雜誌啦,亦幸運地遇上機會,很老土地夢想成真。可是,當初?居居只有一股傻勁的小朋友,怎會預料,十多年後,世界會快得如此恐怖,做雜誌已不只做雜誌,除了傳統紙上工作,還要兼顧網站、facebook、instagram,國內及外國媒體還有一大堆多到連名都記不到的social media,聽到就頭暈。

記得前輩黎堅惠(Winifred)曾說:「做雜誌是要做突的。」天呀!一針見血。話說回來,她實在超級先知先覺,今時今日,人人selfie,連兩歲BB都被父母拍look of the day。這件事,她早在十多年已開始做,每天在鏡子前,手握傻瓜機,記錄每天打扮,這種時代觸覺,點到你唔服。

言歸正傳,「做雜誌要做突」這句說話,對於一班親身經歷媒體轉型的編輯記者,一殼眼淚。近兩、三年,不知誰吹起的風,網上媒體慢慢流行拍片。風一到,大件事,人人密密拍,揸電話相機多過揸筆。來到時裝周,一班時裝編輯,曾幾何時只是着靚靚睇騷,回到香港才捱更抵夜同文字搏鬥。現在呢,繼續著靚靚,不過未開騷,有些忙着捕捉現場氣氛,有些忙着野生捕獵各地明星名人及blogger。開騷之後,大家只顧拍拍拍,即時上載社交媒體,或者索性做facebook live。十分鐘後,完場,看過什麼?很多時候一頭霧水,電話除了食先,仲會睇先。

跟很多同輩時裝老友記傾過,我們這一輩,捉住紙媒尾巴入行,風向一轉,來不及反應,已身處social media風眼。忽然間,幕後走到幕前,編輯突變主播,明明是時裝周,卻要把時裝當旅遊節目拍攝,在鏡頭前笑面迎人,開開心心帶大家食買玩,鏡頭後的辛酸苦澀,深表遺憾。自問不是洪永城,天生悶棍一條,惟有調整策略,學習拍片。於是乎,今次嘗試在可能的情況下,不只拍攝模特兒finale一幕,而是剪輯一條有些少製作及鋪排的片段,希望盡量在facebook搏取多一點收視,暫時來說,成績稍有改善,只是有苦自己知。

以一條四十五秒至一分鐘的短片計算,至少需要二十幾個鏡頭,換言之,在行騷的十分鐘,四十套衫,最好一套不漏地拍,畢竟是業餘水平,總會出現手震、對錯焦、爆光及撳錯掣等等蝦碌情況,七除八扣,片段只是僅僅足夠。每天跑完騷,通常會跟相熟PR小姐食晚飯,以巴黎的驚人效率,十點前埋單走人機會接近零,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回到酒店,沖個涼醒醒神,剪片惡夢正式開始,一條片,剪接加配樂,以及寫下facebook那條news feed,三、四小時似水流連,眨下眼就過。完了嗎?當然不,因為放facebook不能太遲,唯有第二天一早又爬起床,這種沒完沒了的煎熬,空虛寂寞又絕望,不只一次,腦中閃出擲電話落街的想法,那就一天都光晒。明知是假,發下白日夢消消氣,心裡面會好過一點。

大概是這種模式、節奏,跟以往太大差別,我們這些老友記,實在吃力。相反,年輕貌美的青春少艾,她們在分享文化中成長,跟工作是無縫接軌,出鏡當做騷,不知幾享受,看着她們,只能輕嘆青春無限好。

文、圖:Ben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