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劉晉:馴養的代價

2019-10-10

非洲豬瘟已擴散至整個亞洲,最近韓國發現豬隻受感染,當局立即撲殺上萬隻豬。全亞洲只剩下泰國、日本和台灣尚未受到疫情影響。近年全球先後出現大規模禽流感、豬流感和口蹄病等針對禽畜的疫情,有人歸咎於現代工廠式畜牧業,然而自我們的祖先馴化各種畜生和家禽後,疾病就像影子一樣,伴隨着我們的生活。

適應力強

「馴化」最廣泛的涵義是指對家居生活的適應,當初可能是貓狗、山羊,為了吃人類留下的食物殘渣,或是逃避其他較大的野獸追捕而主動跟人類一起生活。

為什麼得以馴化的是狗、羊、牛和馬而不是斑馬或瞪羚?在各種被馴養的動物中,大多有以下特點:有自己的社會等級、對於不同環境和食物的適應力都比較高,而且在圈養下仍然能夠繁殖。

當一個物種能夠在圈養環境下繁殖,人類就能加以控制,選擇性地培育出更合乎自己需要的品種。

動物在長期受到保護,且不愁沒糧食吃的環境下,漸漸在外觀和行為上都有異於牠們的野生表兄弟。馴養動物對外部刺激的反應比較低,也就是說警覺性較低。而雄性和雌性之間的差異會減少,例如雄性綿羊的角變少,因為牠們不再需要抵禦掠食者或在求偶過程中跟別的綿羊打架。經過馴養的動物與牠們的祖先相比,大腦容量縮小,這也許解釋了為何家畜變得「溫馴」,例如綿羊經過一萬年馴養後,大腦容量減少了24%。

Image description 馴養動物為人類提供穩定的肉食供應,但人類跟動物一起生活,村落成為疾病的溫床。

抵抗力低

畜養的動物被關在擁擠的空間裏,加上飼料所能提供的營養比較貧乏,畜養動物往往衍生各種不同的健康問題。考古學家在古代家畜的遺骸中發現高比例的關節炎和牙根病。受畜養的動物對疾病的抵抗力較低,而由於飼養環境高度密集,傳染病的散播率出奇地高。

同樣地,人類從狩獵和採摘轉至種植和養殖,建立屋子和村落,只要我們將馴養動物的邏輯應用在人類身上,就會明白為何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多次災難性的疫症。人類跟動物一起生活,村落成為疾病的溫床,疾病從一個物種傳到另一個物種。人類已知的病源細菌中,有大約八百至九百種是人畜共患疾病。

人類和家禽共有的疾病有26種,跟田鼠和老鼠有32種,跟豬有42種,而跟我們最親密的狗則有65種。麻疹源自寄生於綿羊和山羊間的牛瘟病毒,天花源自駱駝和其牠囓齒動物,而流感則源於水禽,所以說疾病是馴養的代價一點也沒有誇張。今天我們的生活彷彿比我們的祖先更舒適,然而來自大自然的威脅從沒有減少,各種流傳於動物間的疫症始終有變種的可能,故大家不可以掉以輕心。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