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陳仲謀醫生:危險的青春期

2017-11-30

香港特區政府一向對青少年的培育可謂不遺餘力,本財政年度更增撥數十億計的公帑用於改善教育,但主要用於薪酬和學費的支出,對一些更急切的問題似乎是有所忽略了。

最近筆者接連診治了2個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分別是12歲和13歲,就讀中一和中二,兩人都是因為在學校做出危險行為,於是校方強力要求父母帶她們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第一個女生在課堂中突然大發脾氣,情緒失控,執起枱椅擲向同學和老師,使到部分同學驚恐哭泣。

第二個女生在午飯時間獨自走上校舍天台,攀過欄外,呆坐沉思,嚇得當值老師幾乎報警求助,幸好她及時接受勸告,自行爬回安全地方。原來她上午上課時感到非常不開心,覺得周圍都充滿壓力,幾乎透不過氣來,無處抒發,所以不自覺地尋找一個僻靜無人的地方,逃避所有人的眼光。

Image description

女孩承受巨大壓力

2個女生就讀的都算是名校,她們都是中產家庭的獨生女,父母都是專業人士,工作時間甚長,很少機會陪伴她們,而兩位「千金」自小都由外籍傭工照顧日常起居生活,因此「親子關係」比較疏離。

全世界的青少年精神健康近年出現嚴重問題,香港當然也不例外: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智力障礙、自閉症、特殊學習困難、對立性反抗症和情緒問題都非常普遍。由於香港教育當局順應世界潮流,採取「融合教育」,所以這些「精神有問題」的學生被分派到全港的官立和津貼中、小學,校方稱之為SEN(Special Education Needs,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輿論認為「融合教育」是合乎公平原則,能配合現代教育理念,但要有適當和足夠的配套,才能發揮理想中的功能,否則會適得其反,變成東施效顰。

現在大部分老師都缺乏處理SEN學生的訓練,「一校一社工」的最低要求也未能達到,遑論增加專業輔導員、臨床和教育心理學家的服務。

上述2個個案的特殊情況,學校的老師早已知道卻無可奈何,因為香港精神健康的專業人士嚴重不足,病人輪候治療的時間十分長。幸好第二個個案的學校派專職老師照顧「危險學生」,及時發現她身處險境,成功勸服她不要衝動,否則可能又多一宗令人嘆息的「校園悲劇」。

香港特區政府發表的《精神健康服務檢討報告》,有篇幅提及要加強照顧青少年在這方面的需要,強調會投放更多資源,但到目前為止仍然停留於「紙上談兵」的階段。

近年香港青少年精神問題愈益嚴峻,原因多不勝數,但主要是由於電子傳媒發達,社會的動盪入侵校園,學校的職能不斷受衝擊和挑戰,教師顧此失彼,心智發展中的青少年面對種種影響,可能無所適從,尤其是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所受的壓力會更加嚴重。

上文描述的2個學生病情,不是精神分裂(思覺失調)或狂躁抑鬱症,醫治雖然不算困難,但單憑藥物如抗抑鬱素和鎮靜劑,只能治標不能治本。2個女生沒有其他大病,未逢災難,長於一個完整的家庭,生活的物質條件也相當豐裕,而她們的父母和近親都沒有精神病紀錄,所以我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

根據BBC(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英國進行了一個大型研究,當中涉及10萬名青少年。其中的一個結論是:14歲的男、女孩子,有抑鬱症的症狀分別是10%和25%。香港較小型的研究亦指出,本地患情緒病的女孩子多於男孩子。

英國的專家認為女孩子(Teenage Girls)在現代社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學業成績、個人形象(高矮、肥瘦和美醜等)、校園和媒體欺凌。如果不及時糾正,便會對社會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變為不可逆轉的問題。所以,其中一個研究員Dr. Marc Bach強調:政府一定要動用足夠的資源應對精神健康問題,以集中進行及時的介入(Early Intervention)及預防措施。

香港在這方面的困境和英國大同小異,而且危機一定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資源投放的比例上我們不及彼邦,更難堪的是本地的考試壓力和父母對子女的要求遠比英倫苛刻。

放棄望子成龍奢望

本屆政府對教育界有大筆撥款,但需要精神健康服務的學生應該得不到直接的幫助。雖然用於學校精神健康教育和預防的資源捉襟見肘,但業界絕不能放棄。我們一方面要繼續不斷發聲,希望最高當局聽到;另一方面要呼籲家長迷途知返:改善親子關係,抽空多聽兒女心底話,因應他們的學習能力調整相應的成績要求,放棄「望子成龍」的奢望,以免造成雙方的分歧對立;營造一個沒有壓力的家庭,給他們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中國歷史科因為「國情」所需,已成為初中的必修科,精神健康教育也應該順應「港情」,收編為高小和初中的課程專項,培訓老師向學生灌輸下列的知識:什麼是情緒和壓力?怎樣覺察它們?掌握應付的方法和尋求協助的途徑。

所謂「龍生九子」,專家也不能鐵板一塊地提供行之四海皆準的辦法。青少年有不同的稟賦,學習和管教都應各適其適,只要同樣付出愛心和耐性,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第一個學生性情剛愎,脾氣暴烈,經常出手打人,甚至用利器威脅父親,以抗拒不准繼續打遊戲機的命令。第二個學生則木訥寡言,生性害羞內向,就算被人欺負也不敢投訴。2個女生表面行為大異其趣,其實她們同樣是自信心低和自卑感重的青少年。她們分別有「反社會行為」的暴力傾向和「自毁」的被虐心理,兩種都是極端的行為障礙(Behavioral Disorders),背後的成因可能非常複雜,適切的藥物治療和長期的心理輔導,最終應該可以把問題解決。

不過,我們所有精神健康服務的持份者,縱然盡心盡力,但礙於資源有限,工作總是杯水車薪,希望有關當局能夠協助莘莘學子,安然渡過他們「危險的青春期」,將來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員。

撰文: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