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李思齊教授:慈禧讚「盤龍鱔」

2017-12-20

本欄早前介紹,黃鱔為滋補佳品,其營養價值頗高,還是國宴御膳食材,連慈禧都曾讚不絕口。

相傳,清朝同治13年(1874年)慈禧太后四旬壽典之時,朝廷大小官員紛紛獻禮祝壽。時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戶部左侍郎的袁保恒(袁世凱叔叔),整日為祝壽之禮愁眉不展。袁保恒的祖母郭氏詢問得知,便向他建議:「慈禧太后嘗遍宮廷御宴和山珍海味,但沒有吃過地方小吃,你何不用家鄉項城的名吃為其祝壽,讓她歡心。」一語驚醒夢中人,袁保恒便命姪兒袁世凱回老家項城,遍尋家鄉名吃。

Image description 據傳袁世凱叔父袁保恒曾向慈禧獻「盤龍鱔」,才致袁世凱仕途順遂。

袁世凱與父親袁保中四處尋訪名廚時,聽說孫店(當時為孫灣店渡口)崔家飯館的「乾煸盤龍鱔」很有名,便來到孫店先行品嘗,食後皆認為風味獨特,堪稱一絕。於是便高薪聘請崔家飯館老闆崔世昌,將其帶到京城。壽宴上,「崔家乾煸盤龍鱔」深受慈禧喜愛。慈禧便將崔世昌留在宮廷,封為御廚,並對袁保恒大加封賞,還特別恩賜其祖母郭氏匾額、如意、文綺等。從此,袁家仕途一帆風順,以至於後來袁世凱稱帝。

成為國宴菜式

現在,黃鱔在國宴上也佔一席。人民大會堂編的《國宴菜譜集錦》中, 就有鞭炮鱔段、生炒鱔片、清炒鱔糊和油烹脆鱔等4道黃鱔菜。

民俗有「雞鴨魚蛋,不如火燒黃鱔」說法,足見黃鱔食用價值之高,且黃鱔還是一味祛病療疾的良藥,如清代《本草綱目求真》載:「(黃鱔)能通經達絡,治十二風邪,並治耳目諸竅之病,又能治婦人產後惡露淋漓不止,腸鳴、濕痹、老人虛痢。又治男性陽痿,不能續嗣。」《本草求真》讚黃鱔能「強筋壯骨」,並介紹用鱔肉合熊筋、虎骨、當歸、人參等藥製丸,稱「大力丸」。可見,鱔魚確有強身益力作用。民間常用黃鱔的血、肉、皮,治療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下肢潰瘍老爛腿、濕疹、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傷出血、內痔出血、氣虛脫肛、虛癆咳嗽、腎虛腰痛、嬰兒臀部赤爛、久痢、婦女乳核硬疼等多種疾病。

黃鱔在生物學上還有一個奇特現象,它從胚胎發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時均為雌性,但產卵後,其卵巢逐漸變為精巢,就由雌性變為雄性。

家傳治病驗方

筆者上期已強調,黃鱔血液中可能含毒素及寄生蟲,故民間偏方不可盡信,特別是直接取鱔魚血使用的方法,最好先諮詢醫生。今期介紹幾則家傳「黃鱔治病」驗方:

1.治面癱:面癱即面神經麻痹, 又稱口眼歪斜、「歪嘴風」等。可用活黃鱔一條斬掉頭尾,接取鮮血一湯匙,加入冰片0.3克調勻,塗擦面部。一般左臉歪斜塗右臉,右臉歪斜塗左臉。乾後再塗,塗後一小時左右,將黃鱔血洗乾淨即可。待3日後再重複塗一次。此偏方可使癱瘓的面部神經慢慢恢復正常。

2.治脫肛:黃鱔200克、黃芪30克、大棗10個、植物油、食鹽各少許。將黃鱔宰殺後去內臟、洗淨、切段,與黃芪、大棗一同入砂鍋,加適量水和植物油,小火煲煮至黃鱔爛熟,加食鹽調味即可。每日一次,連服有效。此膳有補氣、養血、升提之功,用於氣虛所致子宮脫垂、脫肛、乏力等症的調補。

3.治腹脹:黃鱔250克、大蒜瓣25克、高粱酒一杯,混合煮熟。口服可治癒長期腹脹。有腹脹、便秘者可常服此膳,切勿用「黃鱔塞肛門」(見前兩期)通便。

文:李思齊教授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助理:文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