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李思齊教授:乾隆「四勿」養生(二)

2018-08-09

清乾隆皇帝壽高89歲,乃得益於他「十常四勿」的養生訣,「十常」即:齒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腿常運,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上期,已述「食勿言」,今期則續述「臥勿語」。「十常」則容後再說。

「食不言,寢不語」是很多華人的家訓。這老話是怎來的?「食不言,寢不語」,字面上理解,是指在進食和就寢時不宜多話。但這話起初原非中醫養生法則,而是出自孔子的話,見於《論語.鄉黨篇》。不過,唐代「藥王」孫思邈卻極贊同這個觀點,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指:「食上不得語,語而食者,常患胸背痛;亦不用寢臥多言笑。寢不得語言者,言五藏如鐘磬,不懸則不發聲。」給了「食不言,寢不語」這家喻戶曉的古訓,一個中醫學專學上的肯定。

Image description

中醫認為,睡眠是由於人體陰陽之氣隨晝夜而變化,夜半「陽氣盡,陰氣盛,則目暝」,即人因「陽入於陰」而入寐。若睡前說太多話,甚至引致情緒有波動不安等,則神動而躁,致氣機紊亂,陽不入於陰,會影響入睡。故入睡前應少說話,也不宜過度看書、思考事情、做劇烈運動或吃東西等。

寢不語即乾隆「四勿」養生法則中的「臥勿語」。睡眠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和機體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睡眠,大腦細胞就會在疲憊中死亡,肌肉、骨骼就會在強直狀態下斷裂,呼吸、心跳就會在無休止運動中停止,生命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說,良好的睡眠習慣是人體養生不可缺少的。當機體出現疲勞感,精神活動開始減弱,寒冷感產生,甚至呵欠連連時,表示需要睡覺了,此時是睡眠的最佳時機。但若在該睡覺的時候還不停說話、討論等,就會打亂大腦的興奮──抑制節律,把經過興奮逐漸轉換來的抑制,又轉換為新的興奮,把睡意趕跑,造成整個機體生物鐘的紊亂,直接影響到睡眠質素,進而影響到身體機能健康。

能眠者 能食能長生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可見,睡覺才是「天下第一大補」。如以每天睡眠8個小時作算,一個人一生的三分一時間皆在床上度過,故懂得睡眠作為養生極重要!如壽高百歲的張學良老先生,曾被問到養生之道時如此回答:「我並沒有特殊的養生之道,只是我能睡、會睡罷了。」這話與中醫的養生法則不謀而合,因中醫強調:「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

筆者個人觀察,很多百歲老人,皆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亥時睡」。亥時,即晚上9時至11時之間,稱為「人定」時分,人定即人靜,傳統中醫認為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長期不通便會生病。人們如能習慣在亥時睡眠,則人體百脈可好好休養生息,對健康和對美容極為有益,但現實常相反,很多都市人過了亥時還未入睡,常錯過了每天養生和美容的最佳時機。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BLOG